http://www.iceo.com.cn/zazhi/2010/0528/194503.shtml 暗战电子书中国企业家网 2010年05月28日 2009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上,来自世界各地出版人的预测是,到2018年,数字出版将超越传统图书。中国电子书市场也是一片光明前景:电子书市场销售额从2003年的5000多万元上升到2008年的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5%。其中,移动阅读行业发展潜力尤其被各方看好。 在电子阅读各类终端中,移动阅读终端(如电子阅读器、手机、PSP等)占比从2006年的3.5%增长为2008年的6.6%。2010年2月,工信部明确表示,将积极推进移动阅读产业发展。4月,工信部更进一步提出,要积极推进移动阅读产业相关标准的制定。 作为移动阅读终端的一大主角,电子阅读器能否借此东风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电子产品明星呢?从现实来看,电子阅读器的未来发展面临一些严重的障碍: 首先,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一触即发。电子纸显示器模组化,成为电子书阅读器公板,有可能促生山寨电子书的大量生产,对品牌企业发展造成打击。这从市场玩家的增多可以清楚地看出来:2009年电子阅读器厂家不超过30家,而在2010年将有400家企业抢食。这显示,靠单纯的硬件设备盈利困难较大,内容层面的竞争逐渐成为关注焦点。 纵观整个电子阅读市场,目前活跃着三类企业:一是传统电子阅读器厂商,如汉王,它们对阅读终端的掌控力较强,有先发优势;然而,它们将面临收费渠道、内容资源整合等问题。二是有自己的内容服务平台的公司,典型的如方正,它于2009年10月推出文房阅读器,其优势在于,旗下有专门从事数字图书出版的方正阿帕比公司;又如盛大文学,它把握了产业链的最源头最核心的东西版权,这是无可比拟的内容资源优势。 第三类企业最可怕,它们是与电子阅读和电子出版本无多少瓜葛的电信运营商,通过推出运营商定制阅读器,利用资源版权带动自身硬件销售。例如,2009年3月,中移动宣布未来5年将在浙江投资5亿元建设手机阅读基地,2010年与多家制造商推出定制的3G电子阅读器,用户只要持有它,小说、博客、新闻等内容都可以随时上网更新下载。 第二大障碍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电子书的付费、重度阅读市场还不成熟。从价格方面看,电子书价格较高,用户群小,愿意付费阅读的用户少。目前电子阅读器主要还是作为电子礼品,而不是面向普及的大众市场。移动电子阅读用户约8000万,其中付费用户不超过20%,这20%基本上是轻度阅读者。这里的轻度阅读,指的是快餐式阅读,武侠/奇幻/情感这样的小说是主要消费品。 从内容方面看,电子图书资源不足,企业对内容的控制力也不够强。出版社参与电子阅读的程度普遍不高,这与尚不明朗的利益分配方式有关,不完善的版权保护措施也是重要原因。在这一点上,中移动向出版社伸出的橄榄枝无疑比硬件厂商汉王们更具吸引力,因为它有成熟的收费模式,又在电子阅读器行业的整个链条中具备链主的地位。这个链条共有5个元素:终端、内容创造者、网上平台、无线信道、数字化,网上平台和无线信道都是中移动的拿手好戏。笔者曾经同一家知名出版社的老总交谈,他明确说,他可以不为汉王所动,但不大可能不理中移动,如果后者向其寻求版权资源的话。 Kindle成功以后,不少中国厂商都企图在中国移植这一模式。然而,由于大量免费电子书资源的存在,Kindle模式在中国市场的可行性并不高。Kindle在美国的成功依赖两个方面:第一,美国有一个庞大的阅读市场;第二,亚马逊掌握着庞大的数字内容资源,读者需付费下载。这两者在中国都不存在。 而Kindle本身,目前正遭遇iPad电子书阅读功能的强大挑战。目前苹果公司为iPad电子书功能,专门建立了自己的iBook Store销售网店,正式涉及内容源。未来电子出版复杂局势的演变又多了一分不确定。Kindle支持者说,我们还是喜欢安静读书的时候不被那些游戏和视频打扰;而iPad的拥趸者则认为,读者会爱上从纯文字阅读到多媒体阅读的转变。亚马逊和苹果在未来电子书的出版和零售领域必将展开一场争夺,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对于中国市场相关企业而言,如何才能把握住这触手可及的商机呢?要同时做好多方面的配合,搭建一体化的硬件、软件和平台架构,再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硬件;还要拥有大量的优秀图书资源,配以好的排行榜、书评机制,建造让好书成为畅销书的网络平台。(供《中国企业家》专稿)

View post:
暗战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