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

在我过去的文章里,有一篇题为AIDS:数字时代的“艾滋病”的博文,我在最后这样写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变得越来越重视信息的说者是谁,而不是信息本身。

其实,在那篇文章里,这句话是我最重要的观点。不过限于那个专栏的性质,我并没有展开。倒是有位读者,在我人人的同步日志下这样留言:

所以信源的权威性是传统媒体不死的资本啊。

该读者读到了这一点,我几乎要引其为知音。

在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里,who(谁说),是一个重要的维度。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的效果完全不同。我魏武挥说人类要灭亡波澜不惊,但霍金前一阵子说人类要灭亡,便引发了广泛的注意,以及,相当的说服力。

信息时代的信息泛滥,使得我们不得不越来越去关注谁说。一个看上去比较权威的信源发出来的声音,会得到更多时间的注意。梅罗维茨论证了在电子媒介世界中,权威在逐步消解。但我以为,社会的发展永远不会是一条单向道。在权威消解的同时,是不是同样存在着这样一种反动:权威也在加强?

比如说,在最近那个国学天才的事件中,当人们看到“复旦教授们”都认为他是可以被破格录取但却由于招办的原因,这位天才没有去复旦时,不禁又开始拷问高考制度。我当时的看法依然不变:这种制度没什么需要拷问的,因为的确是一个最不坏的制度。但我和争辩者都没有看到一点,复旦教授们,这五个字起了多大的作用。是的,今天教授专家们在某些场域中口碑的确不佳,但在需要的时刻,一下子就变成了一种金字招牌。其实,我们都是相当荒谬的一群人。—— 所以,不要轻言,权威已被彻底消解。

江山代有新人出,今天权威易主我倒是相信会很快——这某种意义上,也是大师二字事实上不复存在的原因——但权威本身,我们并不可能单纯地把它消灭掉,道理就在于:信息实在太多了,我们太需要一些人为此背书。

怎样说

6106a4f0x8ee2ad3e5780&690很多人都知道,一图胜千言。这句话的本意是,有很多东西很难用语言将它描述得完整,但图片却可以做到。不过,我注意到另外一种“一图胜千言”的情况。

这幅图,是国外一个机构(Online Schools)对某种类型网站的数据分析。我没有展示完整,原图实在很大,一共有14个结论,我这里只截取前四个。

必须承认,把最终的结论凝聚为14点,已经变得“看上去”很有说服力,但长篇大论的传播速度绝对不会有这张图快。把这14点做成一张图,不仅传播速度增加,而且说服力也提升了一个档次。但如果仔细考虑一下,就很难说这里没有值得怀疑的地方。

××内容,其实是相当难定义的。退一万步讲,即使得以一个定义,那么一个网站是全部都在提供这种内容算是××网站呢,还是只要提供了这种内容就算是××网站?在这点没有看到的情况下,说12%的网站都是××网站,未免有点耸人听闻。—— 也许有一个可能,网站一开始就警告说你得到18岁才能进入浏览,就被它当成××网站。如果是这样一个标准,12%就未免太少了,因为的确有些××网站是没有警告的。不要只想着美国网站,这张图说的全互联网。

第三点,老顾客?什么叫老顾客呢?注册用户计算是老顾客?还是每天到访一次?这也是含糊不清的地方。

好吧,我并不是想正儿八经地来琢磨××网站的统计报告,这张大图底下有几个出处,我也懒得去一一考证了。我只是想说,如果用图这种形式来说话,显然比文字来得更容易传播和更有说服力。这依然是信息爆炸的特征:我们需要快速被说服。

顺便说一下,在拉斯韦尔经典的5W模式中,怎样说(how)是没有被提及的。我认为,这是一个缺陷。

说什么

信息本身(what),当然还是重要的。被某条信息说服,一方面是因为某个人说的,一方面也是因为某种方式说的,还有一方面,就是信息本身看上去符合不符合“我的常识”。

常识这两个字,真的有点被滥用了。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我的常识”,而不是“我们的常识”。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信息的可信度。“我的常识”是主观的,“我们的常识”才是客观的。一个人死活不相信一件事,又有什么办法呢?

轻易地拒绝某种信息,本质上,和轻易地接受某种信息是一模一样的:因为都不需要思考以及求证。故而,这个时代虽然是个人难以被说服的时代,但其实,又何尝不是一个个人急需被说服的时代。


Copyleft © 2010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注意:转载勿改标题!
ItTalks — 魏武挥的Blog (digitalfingerprint:fc4f8fc31f70097eea4b780b13146415)

欢迎 follow我的微博 分享我的分享

与本日志可能相关的文章有:

  • 无有相关日志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