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频道《数字与人》 专栏供稿

—————— 正文的分割线 ——————

人们对于微软的忧虑一直围绕“垄断”,但对于google,则相对而言更集中在“隐私”。从一份AOL公布的搜索数据库表明,人们通过搜索,很容易泄露大量的个人信息。而对于google而言,它的搜索引擎所承载的搜索数量频次远远高于AOL。

通过cookie可以获取用户的一些隐私信息,google刚刚开始的时候设置的cookie到期日是2038年。在一番舆论抨击后,google将这个时间调整为2年后。但争辩者依然认为是不够的,因为现在很多用户两年就会换台电脑或更换使用的浏览器,这个有效期为2年没有什么意义。更重要的是,google的cookie会自动随着用户每次对google的访问而延期,持续两年不访问google的原google用户,几乎没有。

不过,在我看来,这种争议对google委实有点苛求了,因为你很难想像离开了cookie你还能顺畅地体验良好地使用google服务。但Google对隐私的威胁,如果仅仅看到cookie,那就未免太简单了。事实上,google远远不止是一个搜索引擎。

比如说街景,一项很有争议的服务。今年以来,围绕这个服务的麻烦不断:都出现了政府部门插手的态势。5月份在德国,google向政府部门妥协,同意限制它的街景服务;在澳大利亚,6月间,总检察长表示对google街景侵犯隐私展开调查。而就在本月,还是因为街景服务,韩国警方搜查了它的办公室,并带走了相关的硬盘。

Google庞大的业务体系,几乎可以笼罩一个人在互联网上的一切行为。通过calendar,它可以获知你的日程表,通过finance,它可以获知你的投资,通过igoogle,它可以获知你感兴趣的信息源,通过picasa,它可以获知你和你熟人的照片,通过product search,它可以获知你想购买的商品,等等等等。这些数据被保存在google的服务器上,在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后,google声称它可以向你提供更好的服务。但问题在于,google会不会泄漏这些数据?

不要觉得不可能。

2008年,一名22岁的印度男子在google的社交服务orkut中张贴了一些对印度国大党主席攻击的内容,印度警方根据此男子使用的帐号是一个gmail邮箱要求google提供帮助。Google追踪了这个账户的信息并将其定位,此人被抓捕后,获刑5年。——google并非你想像中的那么桀骜不驯。

人们不仅抱有政治上对隐私的担忧,还有商业上的因素。虽然google信誓旦旦说它绝不会因为商业目的泄漏这些数据,但问题在于,google今天的毛利率高达60%,它自然无需做这种事情,可毛利率一旦下降呢?华尔街日报本月11日披露说,google的一个内部文档显示它一直在策划如何使用他们庞大的用户信息来直接盈利。又或者是,google中某个道德低下但又能掌握一部分数据的人具备去干这种事的可能,google全球那么多员工,三巨头能量再大,也不可能为他们一一背书担保。

更令舆论感到有些危机的是,google高层的态度似乎也发生了变化。Schmidt已经不再信誓旦旦地保证隐私不受侵犯了,他的话风改变为:在未来,一个人是很轻易地可被定位的。他甚至援引了爱国者法案,来说明政府也需要这种服务。这很是让舆论担惊受怕了一阵。

Google至今还没有直接介入ISP业务,但一些行业分析师坚信它在设法成为一个ISP。它从05年开始就已经购买了数百万公里的光纤,08年参与了700MHZ无线频谱竞拍。如果google一旦成为一个ISP,凭借它的网络服务和ISP高强的唯一标识用户能力,它对隐私介入的力量就更大。近年来google在无线业务上的一系列动作(包括5亿美元投资无线宽带业务商clearwire),使得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的确,有时候,google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Copyleft © 2010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注意:转载勿改标题!
ItTalks — 魏武挥的Blog (digitalfingerprint:fc4f8fc31f70097eea4b780b13146415)

欢迎 follow我的微博 分享我的分享

与本日志可能相关的文章有: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