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了,欧美经济仍在衰退边缘挣扎的时候,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
27个成员经济体经过9个月的磋商和讨价还价,最终在912日就全球银行业的监管达成了新的协议,即《巴塞尔协议III》。


新的巴塞尔协议无论在银行资本构成、资产质量还是在资本充足率以及其他流动性指标方面都大幅度、甚至成倍地提升了监管要求,从协议的内容看,这绝对可以称之为最近
30年来2全球银行业在监管方面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改革。比如,要求全球各商业银行5年内必须将一级资本充足率的下限从现行要求的4%上调至6%;同时,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则提高得更为明显,将达到7%,其中要求截至201911日,全球各商业银行必须将资本留存缓冲提高到2.5%。另外,协议维持目前资本充足率8%不变,但是对资本充足率加资本缓冲要求在2019年以前从现在的8%逐步升至10.5%


毋庸讳言,对商业银行各项安全指标的大幅提升,意味着人类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全球银行业的监管迎来了
3.0时代。而3.0时代的最大特征是,在银行业监管的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上,安全已经远远超越了效率,对银行业安全的关注可谓史无前例。很显然,这对目前仍然在泥潭中挣扎的欧美银行而言,无论是资本充足率,还是资产质量的其他指标,要立即达到新的协议的要求,的确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基于此,新的协议规定了长达
8年的过渡期,从而给全球银行业提升自身的安全级别提供了足够的转型期,即便如此,欧洲一些资产严重不足的银行,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德意志银行、爱尔兰联合银行、爱尔兰银行和奥地利第一储蓄银行都将陷入资本充足率不能满足新规定的麻烦,下一步将面临急迫的融资问题,在未来几年,为了监管达标,全球银行业需要从不同途径融资高达上千亿美金。


从巴塞尔协议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而言,由于中国银行业的安全性指标目前远高于欧美银行。以
16家上市的银行为例,16家上市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都在6%以上,而且中国银监会目前对国内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底线为11.5%,核心资本充足率底线则为7%,而《巴塞尔协议Ⅲ》只是分别提高到6%4.5%,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标准仍远高于国际标准。因此,即便巴塞尔新协议马上执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也将是微乎其微。


尽管如此,巴塞尔新协议事实上为中国银行业预防风险及时敲响了一记警钟。我们看到,历经两年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银行业的隐形债务和不良资产事实上在大幅度的提升,而资产不良的地方融资平台的巨额债务更是压在中国银行业头上的一块随时可能滑落的山石,加之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来源主要靠政策性的存贷差,真正的竞争力和欧美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实事求是地评估宽松的信贷政策对银行业带来的巨大风险,另一方面,以新的巴塞尔协议的实施为契机,努力提高中国银行业在中间业务等方面对利润的贡献,实现银行业真正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