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伊利集团举办了高唱革命歌曲、重温红色经典的红歌大赛。歌舞升平,大海航行靠舵手。

半个月后,从6月12日开始,国内主要网络论坛先后出现署名为伊利原董事长助理张三林的题为《内幕惨不忍睹:伊利被这样掏空》的举报信。
称,潘刚妻子及相关亲属成立公司,骗取、侵吞国有资产,利用内部消息炒作伊利股票。并称潘刚与内蒙古原区党委书记的儿子储惠斌(已外逃)联手非法获得伊利股权。

6月13日,伊利股份放量跌停。随后,伊利股份发布辟谣声明并报案,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正式立案。晚间伊利再发公开信,并表示,伊利职工资料里没有张三林这个人,张年轻时曾组织反革命活动。


老秦始终不解
伊利职工资料里既然没有张三林这个人,你又怎么会知道他年轻时曾组织反革命活动呢?有评论认为无论是言辞简约的书面声明,还是明显带有公关色彩的公开信,伊利集团一直都没对举报信的核心事实做出任何回应。联想到多家媒体的记者宣称稿件“被公关”,以及大量网帖离奇“蒸发”,人们不禁对相关方面的举动产生疑惑。

什么叫反革命呢?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在改革开放以前的毛泽东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有随时被打成反革命的可能。邓小平改革后,对广大反革命活动进行了平反。可以说,在中国,反革命几乎全是冤案。
“张三林年轻时曾组织反革命活动”并不生疏,是典型的四人帮的文革用语。而且本博坚信,早在30年前就被平反昭血了。

反革命的原意为反对革命,原来“反革命”与“革命”一样同属于中性词(因为革命不一定是对的,反对革命亦不一定是错的)。
在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前,反革命属于刑法规定的罪名之一。后来,随着政权稳固、社会发展,革命一词因为不符合国情(建国数十年,已不适合再称为革命),所以在刑法中取消了该罪名。

尽管沒有了反革命,中国开始了和谐社会。但树欲静而风不止,阶级斗争新动向,又有人大张旗鼓唱红歌。可让本博秦全耀万万沒有想到的是伊利集团却重拣“反革命”这个词汇,要开历史倒车。

伊利董事长潘刚贪不贪污尚需调查,贪污了也不会让人意外,大权在握,又沒有制度和监督,是圣贤也会贪污。

但身为中共十七大代表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副主席,潘刚又把早被改革开放淘汰的“反革命”当成武器。本博要问,他们这些即得利益集团的权贵们为什么还是文革语言?要干什么?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