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译者》(iyizhe@gmail.com)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邮件组Google Reader和推特(@yigroup)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时政热点】

大赦国际 随着中国加强压制,律师面临困难处境——“这类压制最终会适得其反,削弱公众对领导人的信任”

美联社 内蒙牧民抗议铅矿——巴彦淖尔600多名蒙古族牧民抗议当地铅矿污染被警察驱散

《信息日报》(丹麦)中宣部文件被泄露,揭示出中国的两副面孔——有人将中宣部今年一至三月间的一批保密文件泄露给了丹麦这家报纸。

法新社 中国拘捕梵蒂冈支持的天主教牧师——中国和梵蒂冈的关系近年来有所回暖,但是关于主教的任命问题双方依然各执己见

美联社 中国禁止对宣传影片网上评分——为了确保《建党伟业》的成功,当局禁止禁止网友发出负面评价

《福布斯》 中国面临的七大风险——中国一感冒,全球都发烧,因此需要提醒它注意吃药。

我看中国 下一波骚乱即将来临——虽然中央要求减少非法拆迁,但地方政府的卖地活动只会更变本加厉,因此更多的骚乱难以避免

《大西洋》月刊 中国的腐败和骚动威胁着当局的统治——各地对腐败官员的抗议此起彼伏,中共还能统治多久?

中国见红 毛主席的三分过(约三千万人的死亡)——对中共统治神话进行系列分析的第四篇文章

《每日电讯报》 中国无法甩开毛主席——到底该不该认真对待中国的红色重现?比如文革主题餐厅,你能想象有人开“奥斯威辛”咖啡馆吗?

路透社 低调的画家让毛泽东活在天安门上——中国画家葛晓光30年来一直是广场上的毛主席画像作者

《纽约时报》社论 中共90——在全国掀起的庆祝活动,也遮不住党的不安全感和对未来的恐惧感

《纽约时报》社论 党是很伟大,可是共产主义在哪儿呢?——当年党很弱小,但至少有理想和使命。如今党有八千万成员,可谁还记得共产主义呢?

The Daily Beast – 中国的领导人欢庆节日——不要被他们释放艾未未的姿态给骗了,其实他们在一如既往地无情打击

《纽约时报》 重新包装革命经典——红色文化的核心原本是造反,但党的领导人现在却靠它来维持社会稳定

《华尔街日报》 无歌不成党——对红歌历史和内容的介绍

《华盛顿邮报》 中共试图重获光荣——尽管党的机构无孔不入,但仍要竭尽全力去试图唤醒群众的激动和支持

《每日电讯报》 中国购买马克思信件原稿——两封无关痛痒的信件让中国如获至宝

路透社 在美国施压之后,中国放松政府采购限制——中国在政府采购规定中取消了一些对“自主创新”的要求

亚洲哨兵 香港的自治在崩溃——香港的问题不在于北京的秘密干预,而在于缺乏有力的领导和政治体制的失灵

法新社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批评中国没有逮捕巴希尔——“对于有关政府没能履行自己的承诺,我深感遗憾。”

NPR – 中国的崛起:内增型还是扩张型?——中国人自己常把国力增强看作是为了避免再受屈辱,而不是为了要统治外国,但外人的印象却并不总是如此

外交学者 把中国当“恶人”的局限性——南海的紧张局势实际上是有关各方的集体失败,单单责怪中国有失偏颇

东亚论坛 清迈倡议:中国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人出任东盟+3的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主任不是一个偶然事

《经济学人》 交友不慎——为什么中国对北朝鲜的担心不亚于美国——虽然中国如此强大,但对金氏家族也无能为力

《卫报》 中国与非洲的接触——赞比亚是中非关系的典型例子,在非洲的中国人已达百万之众

《外交学者》 世界最大的网络威胁?——很多人把中国当做最大的网络敌人,其实俄罗斯比中国更厉害

 

【经贸动向】

《经济学人》 当基金经理们变懒之后——随着浑水公司对嘉汉林业的调查和获利,越来越多对冲基金开始通过香港来寻找短线炒作机会

Isidor’s Fugue – GoogleFacebook在中国面临不同障碍——从内容过滤角度来说,Googlefacebook更容易在中国生存

商业内幕 中国人打算买下大量facebook股权——记者从多条渠道得到消息,中国买家在试图收购facebook股票

《商业周刊》 孔子故乡借高铁东风——高速铁路给沿途各地带来新的商机,曲阜也在抓紧机会全面扩建

路透社 中国实际购买的美国国债比声称的更多——美国财政部修改了国债拍卖规则,发现中国实际购买量更大

 

【社会百态】

《福布斯》 中国和美国,谁更爱购物?——美国人一向以消费无度而闻名,但最近的调查显示,中国人的购物热情是美国人的两倍

南开罗博 无处不在的宣传——洋留学生路遇抗议所引发的思考

 

如果您的iPad可以翻墙,请点击这里即可看到最新译文;如果您的iPhone可以翻墙,请点击这里并加入书签;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