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月下旬到昨天,《人民日报》以“本报评论部”的名义发表的多篇文章值得同业和社会关注。它们以关切民生的主题、平和说理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以往对于人民日报言论居高临下、官话十足的“刻板印象”。这些文章多次被《南方都市报》言论版推荐转载。凤凰网还专门为其做了“系列”链接。  

   
昨天的评论是:《执政者要在众声喧哗中倾听“沉没的声音”》。其标题与4月29日发表的《执政者当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句式几乎完全相同,反映了这个言论系列基本的姿态:为民间社会代言,向执政者诉求。这样的句式使我联想起今年3月出版的《凤凰周刊》第8期有一篇评论的标题的相近句式:《共产党要对自己的人民有信心》。  

   
在 4月29日《执政者当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这篇文章的结尾,甚至不避“敏感”,明确地提出“ ”这样的命题——这对于《南方都市报》这样的媒体虽然司空见惯(也主要在经济学语境),由《人民日报》明确表达出来,就不同凡响。  

   “人民日报评论部”这个系列的言论,在话题、语态、语汇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已同“其他媒体”融为一片。  

比如5月19日发表的《希望杜绝一切非理性言行是不现实的》的最后两段:  

理性是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理性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现阶段,这个责任主要在社会管理者,在拥有更强实力、更丰富资源的组织和个人。而每一位公民也应该意识到,任何利益诉求和价值主张,都应在法治的框架下有序地展开,“有理”固然不一定走遍天下,但“无理”注定寸步难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程序理性、目的理性……理性建设的内容包罗万象。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当从培育平等、真实、诚恳和可沟通为原则的交往理性开始。  

少一点“我办没时间跟你闲扯”的粗鲁,多一点平等耐心的沟通;少一点“不信谣不传谣”的训导,多一点公共信息的及时披露;少一点“买不起房为什么不租”的不解,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记住,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才是消除非理性最有效的解药。  

  说得真好!平衡、平等、平和。看不到这家最高党报的言论往往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权力感”,却透露了作者在处理“理性”这个话题的学理修养。  

这使我想到:党有权力,党报作为党的喉舌,也就也就总会发表一些有着权力来源的言论。但是,党报自身作为媒体,党报评论员作为新闻人,却不应该被“权力感”所“毒化”,否则,就会失去懒惰人民交流的语言能力,最终使党报失去人民。  

什么叫“本报评论部”的文章?大可玩味。在西方新闻人看来,这不是就是社论吗?但《人民日报》的社论可绝不是可以擅用的,也许,即使是《人民日报》评论部自己也不可擅用,即使社论的规格常常用在我国与一个小国建交的事情上。  

当“中纪闻”(见5月25日《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等等暗示着重要来源和权力色彩的署名时常出现在《人民日报》上的同时,以“本报评论部”署名,也许同样着意于暗示写作主体的区别。  

   

下面是凤凰网转载这些评论的标题及链接:  

4月21日:《“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  

4月29日:《执政者当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  

5月5日:《用公平正义消解“弱势心态”》  

5月19日:《希望杜绝一切非理性言行是不现实的》  

5月26日:《执政者要在众声喧哗中倾听“沉没的声音”》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