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国家与执政党的价值追求
作者:吴祚来
来源:《凤凰周刊》2011年22期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抽屉
Twitter
Facebook

  价值追求是取信于民的法宝

  当一些网站还将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当成敏感词予以屏蔽的时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7日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了题为《未来中国的走向》的演讲,
却在重申中国政府与中国执政党的价值追求,温总理不仅是高调向世界亮明中国人的追求,并分析了人类追求的价值与社会制度以及人民幸福之间的关系。温总理在
这次讲演中说:“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充分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国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温总理还强调:“真正的
民主离不开自由。”

  温总理为什么要在国际性的论坛上重申这些价值追求?我认为:一是回应国际社会某些人的批评,他们认为中国正在走回头路,向更为极左的方向转型,
而不是向民主法治的制度转型;二是对国内近期出现的某些声音的一些回应,一些人认为,中国是有特殊国情的大国,一搞民主就会造成动荡,中国需要稳定,所以
中国需要政府拥有更强大的权力,通过强有力的社会控制,使社会获得稳定发展,也就是所谓稳定压倒一切,甚至用所谓的稳定压到了民主与法治。

  曾有学者做过分析,如果将民主、宪政、法治、自由等人类共同价值冠以西方普世价值,那么会遭到许多人本能的反对,但如果一项项在中国落实民主自
由法治等核心价值,没有人有异议。因此,在价值认同方面,我们仍然带有一种“帽子认同”的偏见,当这些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元素被冠以“西方”或“普世”的
帽子,就会遭到莫名的抨击与怀疑。

  真正的民主为什么离不开自由?自由为什么是价值?自由本身没有意义,它只是抽象的概念。当自由与恋爱联系在一起,人们就可以免受父母家长之命而
婚配,自由与市场联系在一起,国家就通过自由市场而非权力分配,来获得经济发展权益,垄断经济与权力控制市场就逐渐退出舞台。而言论自由,则可以使社会问
题公开化,使人们正视问题,并致力于改变。如果没有言论自由,整个社会就会鸦雀无声,任何矛盾与苦难都被掩盖,社会就会黑暗,无法进步。自由、民主、人
权、法治、公平正义等,之所以能成为人类共同价值,是因为人类普遍需要它,认同它,尽管追求这些价值过程中,或使用这些价值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
是严重的问题,但人类一步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而不是通过反对这些价值,使人类退回到保守与专制时代,获得某种极权政治形态下的消极稳定。

  温总理这篇讲话内容,所有的价值追求,都不是他第一次提出来,更不是他的个人发明。今年是中共建党九十周年,我们知道,第一代中共领导人陈独秀
先生就从西方引荐来两位先生,一位德先生,一位赛先生,也就是民主与科学。我们翻阅延安时期的党报与领导人的讲话,民主自由宪政的价值理念屡屡见诸报端,
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主流价值,正是因为共产党人抢占了价值制高点,并在解放区实行了民主实践,才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拥护与爱戴,《新华日报》还分析了民主与
言论自由之关系:

  可见民主和言论自由,实在是分不开的。我们应当把民主国先进的好例,作为我们实现民主的榜样。(《新华日报》1944年4月19日)

  在中共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指出了自由的来源:“自由是人民争来的,不是什么人恩赐的。中国解放区的人民已经争得了自由,其
他地方的人民也可能和应该争得这种自由。”“没有人民的自由,就没有真正民选的国民大会,就没有真正民选的政府。”“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思
想、信仰和身体这几项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在中国境内,只有解放区是彻底地实现了。”

  毛泽东甚至认为,中共在延安解放区已创造了“民主中国的模型”。

  民主与自由在中国不仅不是遥遥无期的梦想,也不需要等待到全国完全解放之后再一步步实施,民主精神与民主方式,即便在延安那样残酷的环境里,也
可以实现。1944年6月,毛泽东在延安接见中外记者时指出:“中国是有缺点,而且是很大的缺点,这种缺点,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民主。”1945年7
月,黄炎培访问延安,对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黄炎培周期律,就是一个政体取得胜利之后,因为没有权力分立与有效的监督,导致政亡人息的规律,毛泽东回答说:
“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仅仅倡导科学,只一心想通过一己的意志来单向度地谋取发展,被历史雄辩地证明,是不可能实现的神圣使命,民主与科学是国家发展的双翼,而自由则是它飞翔的永恒动力。

  通过价值追求重建执政党信仰

  重申国家与执政党的价值追求,同时要重建执政党的政治信仰或信念。一些人认为,共产党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或共产主义,这是误解。共产党人或共产
主义者的信仰是人民,人民在共主党的辞典里,如同上帝在《圣经》中的地位一样,不可替代,它是一切力量与正义的来源:一切力量来自人民!一切光荣归于民
主!(《解放日报》1945年7月2日)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劳动者具有至高无上的荣誉与权利,也正因此,“一切光荣归于民主”。那么,民主在共产党的历史与实践
中,仅仅是一句书面口号还是有具体的实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词里说,“共产党它实现了民主好处多”,无论在抗日后方还是延安时期,共产党人
仍然有着自己的民主实践:

  民主并不是替民做主,而是通过一张张选票,来使普通百姓行使自己的政治意志,陕甘宁边区就被打造成实行民主政治和廉政政治的典范。当时的百姓许
多不识字,他们可以创造性地用黄豆代替选票,不分阶级、不分党派、不分宗教信仰、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民主选举在黄土地上奇迹一般地成为现实。据有关学者
研究统计,从1937年至1946年,陕甘宁边区共进行了三次大的民主选举,三次民主选举参加选民的数量都占到了选民总数的70%以上。抗战时期陕甘宁边
区实行“三三制”原则,共产党员、无党派中的左翼人士、中间人士和其他方面人士各占三分之一,边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了民主实践。美国记者安娜·路易
斯·斯特朗访问延安后,在书中写道:“千百万中国人民用投豆入碗的办法来进行政治上的选择。”

  民主是人类文明价值中普适价值,在延安当时那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人类的普适价值被引进中国,与中国特色的投票选举相结合,人民享有了民主权
利,民主方式得到锻炼与学习。它不仅赢得了国际友人的赞誉,也赢得了民心。由此可见,民主并不是贵族式选举,也不是仅仅适合西方社会的专利,民主是一种普
适方式,一种让全体公民参与政治,选举自己的领导者或服务者的方式。民主是尊重人民的唯一方式,而自由则是人民获得尊严的必要条件。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为什
么被视为独裁者?就是妄想用一己的力量,控制言论自由,迫害政治异见分子,最终实现一党专制梦想。

  人民是沉默的主人,当人民获得选票,选票就会点燃他们政治信念,当每一个人的政治力量汇聚在一起之时,国家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执政者就有了有效的监督,执政党的权力就会被公民社会制约。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共早已由革命党转化为执政党,人民这样的一个革命概念,也应该随之转化为公民,依法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政治权益,是执政党的神圣使命,也是中共在革命时期对人民的神圣承诺。

  国家总理重申执政党与政府的价值追求,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价值追求需要付诸具体行动,现实的中国社会也有许多
的问题与一时难以解决的困难,但在总理的这次讲演中,我们看到了总理的坦诚:“坦率地说,目前中国社会还存在着贪污腐败、分配不公以及损害人民群众权益的
种种弊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我们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
等发展的权利。”

  是的,无论路途多么艰难,但我们不要放弃希望,价值追求使我们国家有了品格与方向,而总理对价值追求的重申,使我们看到了国家的未来美好的愿景。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