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蛮子 | 评论(1) | 标签:时事观点

书法,是我们引以为荣的国粹艺术,而书写汉字正是感受书法艺术内在神韵的通道。然而尴尬的是,全民汉字书写水平下滑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当今社会,能把字写得美观并有艺术味的人已是凤毛麟角。具体到学校,且不说学生书写水平如有人所形容的“打字如飞梭,写字像狗爬”,就是作为教师群体,尤其是语文教师的书写水平都不容乐观。此前有媒体报道,有的语文老师写3个字,其中就有2个字笔画不对;至于毛笔字则有90%以上的语文老师不合格。可见,教师的写字基本功都不过关,可想而知整个社会大众的书写水平是何种状态了。

鉴于这一背景,教育部8月26日发文要求中小学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则更像是一次汉字书写水平的拯救行动。教育部此举的初衷值得肯定。毕竟,环顾汉字文化圈中的日、韩等国,无不对书法教育予以重视——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韩国甚至要把书艺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日本则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2000个汉字。邻国尚且如此,教育部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显然没有理由对这一国粹艺术不予以重视。

不过,细究该通知的其他内容,却给人以操之过急或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观感。比如通知提出:小学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硬笔书写能力,三年级开始硬笔软笔兼学,临摹名家作品,并从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

不难看出,教育部这一文件精神偏向于“书法教育”而非“写字教育”。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且在具体要求上也不同。实际上,这也是长期以来人们的一个误区,即将写字教育等同于书法教育。书法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目的是培养书法艺术家;而写字教育则相对简单得多,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写字”技能和书写规范,即做到书写正确、规范、美观和易认,在此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练习,领略书法艺术之美。

可见,书法教育是写字教育的高级阶段,前者偏于审美性,后者强调实用性。在当今社会,拿书法家的书写高度去要求大众,显然不太现实;而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要求鉴赏名家作品,也有违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如果不考虑这一点,所谓的书法鉴赏课很容易成为学生的一种包袱。

在我看来,写字教育在“软硬兼施”的基础上,更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硬笔字的书写能力,而非将此目标局限于小学低年段。这是适应书写工具的时代变革所需。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求书写工具与之相适应。从实用的角度来看,硬笔工具远比软笔工具更为便捷、经济。再者,即便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说,尽管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创作方式和艺术特征存有差别,但在一定程度上,硬笔书写水平高的人,毛笔书写水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教育部的这一纸条文虽有瑕疵,但可以修正,问题的关键在于条文如何“落地”。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写字课的命运令人担忧。长期以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写字课和音、体、美等“副课”一样,往往被应试科目所挤兑;有的学校即便设置了写字课,但也要么沦为机械无趣的“抄字课”,要么成为应付上级检查或作为学校招生的手段。学校不重视,写字教师也就缺乏动力,对写字课也就敷衍了事。

因而,如若不将写字课与语数英等课程一视同仁;在教学评价中,不将学生的写字成绩,以及教师的写字技能和写字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教育部这一新规定然被各级学校所消解。甚至于,如果督察不到位,写字课很容易被一些学校和老师以“书法培训班/课”的名义所利用,而沦为一种赚钱的工具。

苗蛮子的最新更新:

国家机密不是特权私秘的挡箭牌 / 2011-08-28 10:47 / 评论数(1)政府采购不是特权的狂欢盛宴 / 2011-08-25 10:11 / 评论数(1)“巨星演唱会”遇冷是一记响亮耳光 / 2011-08-25 10:11 / 评论数(1)农村食品沉疴不只是监管缺失 / 2011-08-25 10:11 / 评论数(0)老外与俑体亲密接触是“学术研究”? / 2011-08-22 23:49 / 评论数(3)

美国私立高中搜索引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