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0日 15:26:23

  他们这样送礼  
   文/朱学东
 
   “除了给小姑娘,现在谁还送奢侈品啊?”
   当我在饭桌上问李士平做生意送礼,送不送奢侈品时,他一脸不屑地对我说。
   李士平是我的老同学,他大学毕业后进过国企,开过公司,做过投资,如今企业大多交给过去的部下经营了。
   但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久了,他还是愿意讲讲过去送礼的故事。
 
   “非法爱情”
 
   李士平在商圈打拼时,曾有几个关系亲密的女性朋友。
   当年他总带着不同的女性朋友出现在我们的聚会中,毫不避讳。
   “说实话,过去喜欢玩时,我给那些小姑娘们送过不少包啊,表啊的,也花了不少钱。”
   “她们不跟你要钱么?我还一直以为你给她们钱呢。”我哈哈一笑。
   李士平吐了口烟,横了我一眼:“你也太瞧不起人了吧?给钱太俗气了,人家也是正儿八经有工作,受过教育的,给钱不是侮辱人家么?给东西就好说了,小姑娘爱虚荣,看了称心,价值又不菲,还觉得你会办事。这都是老黄历了。”
   “不信,你再问问老邱,他现在肯定买包送给小姑娘。”李士平笑着说。
   老邱是李士平介绍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也有自己的企业,目前是钻石王老五。
   我转身盯住老邱。
   “士平你不带这样转移话题的。”老邱笑骂着说,“这倒是。现在找我的年轻女孩很多,各种关系介绍的,总要处一处吧,熟悉了,总是会送点东西,包啊,腕表啊,项链之类的,还送过比较好的笔记本电脑。她们都喜欢这些东西。”
   老邱说:“我建议你去新光天地、国贸那些店,坐上一两个小时,看看从身边经过的人,都是谁挎着那些奢侈品包;或者你去那里的店里问问销售员,都是什么样的人来买。”老邱接着说,“都是漂亮的年轻姑娘啊,有的可能还是学生。她们哪来这么多钱买这种东西?老贵了。”
   “不是家里有钱,就是有权,还有就是像我这样的傻瓜送的。”老邱叹了口气。
   德国社会学家桑巴特把奢侈看作是“非法爱情”的产物,看样子真的适用中国。
 
   送奢侈品太傻了
 
   “做生意现在谁还送奢侈品?太土太傻了。”
   当我问起为了谈成生意,他们给合作的大企业和银行的官员会送什么样的奢侈品时,李士平和老邱几乎异口同声。
   我有些不解。现在出事的贪官家里,奢侈品不是很多么?
   “就是因为太多了呀,送的人太多了。最初我们为了拿到业务,为了要回贷款,也送这些东西,手表,皮包。当年是稀罕物啊,又不像钱、有价证券那样直接烫手,送那些有面子啊。这么多年过去了,你想想,没出事的人,应该收了多少?你再送,他根本就不在乎了。听说现在都直截了当了。”
   老邱摇摇头,说我书生气,不懂行情。
   “再说了,一块表几十万,一个小包起码也得好几万,人家收了你的,用不用?用,是不是太扎眼了?会不会像南京那个抽烟的家伙似的,被曝光,然后被查?现在手机随时可以拍照上网,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
   老邱接着说,“所以,人家愿意收你的奢侈品礼物,绝对是给你面子,跟你交情很深了,已经脱离了表面的利益层面了。我们做了这么多年,业务关系已经很正常了,基本上不用再送什么了。”
   “比如我一位大姐,在跟我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工作,管着与我们公司相关的一些业务,我们认识很多年了,跟她家都熟,我个人的事,她们家都很热情地给我张罗。她老公经营的公司,规模比我的大多了,这么多年来,我也没有给她送过东西,她根本不在乎。只是有一次,我陪她们逛逛,她看了一个小包,真心喜欢,却没买,后来我趁她上洗手间的时间,给她付了账,3万4。她直说不好意思。没有很好的关系,她会在乎我送的这个小包么?”
 
   自己用,打死也不会买
 
   李士平前两天在新光天地给老婆买了一个小包。
   “那个鬼地方,钱简直不是钱啊。都疯了似的,”李士平说,“我只在两个地方见到这样疯狂的场面,一个是移民公司,一个就是新光天地的专卖店。”
   “那么一个破包,3、4万块钱,有病,不过老婆喜欢,也就算了。你知道最贵的包多少钱一个?”
   我摇摇头。
   “我见过一个老大姐的包,她自己告诉我,说43万!神经病啊。她会自己买吗?不会,那是别人送的,拍她老头子马屁的。”
   李士平一边说,一边直摇头。
   “说起来,我的钱也不算少了。我用的包,都是白沟货,朋友送的,质量很好啊,谁也不会瞧不起我,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是否强大。”李士平把凳子上的小包拿起来扬了扬,“我们都是农民出身,花这么多钱买个破包自己用,打死我也不会买啊。那不是冤大头就是傻子啊。”
   李士平愤愤不平,不过,他那句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是否强大,我们几个都点头称是。 
   (文中李士平、老邱皆为化名)
 
   (原载中国周刊2011年十月号奢侈病系列报道)

上一篇: 奢侈中国的隐秘逻辑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10) 评论数(0)

0

本博文相关点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