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2日 12:14:34

  
   写下这个题目时,情知要被很多人拍砖,但还是要疾呼:中国应该取消黄金周。因为就在上周五的下午,也就是黄金周最后一日的下午4时,一场惨烈的车祸发生在天津境内的滨保高速路上,35条鲜活的生命瞬间告别了人世。在他们当中,有相当部分是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同一天,安徽河南境内另有两起车祸,造成16人遇难。再往前一天,香港一旅行团的3名成员,竟然在北京被一辆从斜坡上溜下的大巴撞倒后碾死。
 
   偶然事件有必然性
 
   这意味着,在黄金周的最后两天,至少有54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境内涌动着巨大的人流和车流,就其规模来说,仅次于春运。在这样比往常密集得多的流动中,发生车祸的概率无疑增加了不少,在此意义上,至少可以认定,黄金周期间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在上升。
 
   54人丧生,是否可以说是中国为黄金周支付的必然代价?车祸当然是偶然事件,尤其是在各地各级政府投入巨大保障和协调力量的前提下,车祸发生的几率已经降到很低,但是,无论怎样努力,只要人增加了流动,车就会增加流动,从概率论角度言,车祸增加就是一种必然。既然黄金周势必增加车祸,54人丧生的这种极端人间悲剧,虽是小概率事件,但却内含了必然性,也就是说,称其为黄金周的一种必然代价,在一定意义上是成立的。
 
   那么,因此呼吁取消黄金周,是否是一种因噎废食?
 
   官方设立黄金周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假日经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改变中国经济三驾马车长期以来的消费跛腿局面。据新近出炉的数据,2011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旅游市场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全国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433.38万人次,同比增长8.84%;旅游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0.57%。全国消费需求旺盛,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为6962亿元左右,比去年同比增长17.5%。
 
   实施效果差强人意
 
   每年例行发布的这些数据,表面看来都异常光鲜,但是,将其放在全年范围,纵向比较黄金周的拉动作用,却不那么令人欣喜。
 
   限于数据统计的滞后,在此只能引用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前几年的比较数据。1999年黄金周休假制实施后,在2000-2007年间,每年5月和10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相比其他月份并没有显著跃升、出现所谓的消费高峰。这两个月份的消费总额增量占全年总额增量的比重,平均仅为18%,比1/6的平均水平高不了多少。而且,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后,这一指标并没有明显下降,仍达到17.46%(2007年为17.56%)。
 
   显然,黄金周内短期拉动的消费增量,只是对平时零散消费的一种集中爆发式的替代,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消费方式,对内需的刺激作用,从本质来说并无大的跃升。
 
   黄金周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也呈现出式微之势。据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的报告,黄金周旅游收入年增量占国内旅游收入年增量的比重,从2000年最高时的126.1%,一路滑落到2006年的22.67%。
 
   不可否认上述数据有些陈旧,参考作用会打点折扣,但考虑到黄金周的一贯性,及其区区12年的历史,截取其中的一半予以分析比较,仍然具有相当的说服力。既然黄金周的执行效果差强人意有违初衷,而且每年黄金周期间,官方还要投入高昂的维持运营和社会保障成本,黄金周因而在投入和产出的比值上,已经令人痛感没有再延续下去的必要。
 
   社会意义也打折扣
 
   当然,以上所算的都是经济账。不可否认,黄金周除去经济意义外,还身负着改变消费观、促进推行带薪休假和家庭和谐等多重社会意义。即便考虑此种因素,黄金周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刚过去的这个黄金周内,只要是稍有知名度的景点,就无不人潮汹涌,故宫被迫爆,万里长城成了“万人长城”。国民集体“被休假”的结果,使得国庆黄金周真的变身为“国庆一锅粥”,外出旅游者不得不在人山人海中折腾,无法真正地休息和享受,甚至比上班还累,这种“假日综合症”甚至还直接导致节后的工作效率普遍下降。
 
   在哀叹54个生命逝去的同时,应该全面审视和比较实施黄金周的得与失。中国本已人口众多,强行引导集中集体休假,势必容易导致偶然事件的发生。与其这样被“集体被休假”,不如强行全面推行带薪年休假制,引导全社会主动分散式的休假,将集中爆发的社会现象拆分成若干个板块,以降低运营风险。
 
   黄金周所以叫做黄金周,大概是因它对GDP有着拉动作用。在告别GDP崇拜后,要真正改变经济结构,不能再指望黄金周这类强心针式的刺激一再发挥作用。长期来看,扩大消费的根本是真正还富于民,令居民持久性收入预期增加,百姓才敢于花钱。如果百姓总是担心“有时间时没有钱,有钱时没时间”,纵使再设10个黄金周,也只能是寅吃卯粮。

上一篇: 首富入仕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66) 评论数(0)

0

本博文相关点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