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流放廖

    
当孙权派人打问谁是西蜀经天纬地的大才时候,诸葛亮答道:“庞统、廖立,楚之良才也。”将廖立同庞统相提并论,足以见廖立卓尔不群的才能。然而如此大才被历史淹没不为人知者,是他在刘备去世后遭到诸葛亮打击流放。

   
廖立系荆州武陵人,刘备夺取荆州后,先被任命为从事,二十多岁时出任长沙太守,是六个地方军政长官的一个。长沙被吕蒙夺取后逃回成都,刘备不仅未追究失地责任,更迁为侍中。侍中地位虽然不高,但与皇帝十分亲近,显然,刘备是十分器重廖立的。

    
当诸葛亮率兵北伐时,身为长水校尉的廖立对来访者李邵、蒋琬讲了一段话,大致有这几层意思:(一),大军就要出发了,你们都喜欢听从(不肯据理加以劝阻)。(二),当年先帝就发生战略失误,不能在夺取益州后,立即北上夺取汉中,却同孙权争夺南三郡(指长沙、江夏、桂阳三郡),结果是空手而还,徒然劳苦了将士和民众(这都是不听忠告的结果)。(三)曹操夺取汉中后,更以汉中为依据,派夏侯渊、张合南下小、大巴山,几乎使益州得而复失。(四),直到后来才夺得汉中,但付出了关羽荆州失败,全家被杀和上庸孟达投敌,刘封被杀的惨痛代价。(五),关羽恃勇蛮干,领军作战没有方略,只知道一味地冲杀,致使前后多次打败仗,造成众多将士无谓牺牲。(六),向朗、文恭十分庸俗,文恭身居侍中,但做事缺乏纲常法纪;向朗过去就吹捧马良兄弟是圣人,让这样的阿谀之人做丞相长史,当然会言听计从。(七),中郎郭演长(即郭攸之)只会跟在后边摇旗呐喊,根本没能力与商大计,但今天却占据侍中的高位。(八),王连是个俗不可耐的人物,就是能残酷地剥夺搜刮,致使益州民众贫困不堪到现在的地步。

   
将廖立七条内容归纳起来是三点:

   
其一,先帝时,曾发生过战略错误,主要是轻启战端,徒然造成了重大损失。言下之意是要接受这个教训,不应该贸然地进行北伐。

   
其二,批评诸葛亮组织路线发生偏差,使用了一批德寡才拙的庸俗人物。

   
其三,应该体恤民众不堪承受的负担,再不能像王连那样剥夺搜刮百姓了。

李邵、蒋琬并没有从廖立谈话中清醒过来,而是看作不协调声音,并向诸葛亮传了小话。在知情之后,诸葛亮立即上奏刘禅,弹劾廖立三大罪状:

  
(一)“藏否群臣,公然宣称国家不任贤达而任用俗吏,当位的都是人”。     

  
(二)诽谤先帝。

  
(三)“将军队兵众简练,部伍分明”的训练成绩斥之为不足一提。

   
这三条“罪状”需一一剖析。

   
关于第一条,批评诸葛亮任人标准发生偏颇是以事实作依据的,向朗、郭攸之、文恭等已盖棺定论,他们确实很平庸,平庸得传记中几乎无可以圈点之处。王连对民众的苛刻与否,已是后世评论者的立场问题,见仁见智的分岐,全在于此。诸葛亮不等于国家,把国家作挡箭牌,只能表明手端的拙劣,就像今天一些人要求部下听命时,常搬出“服从不服从党”一样的荒谬可笑。廖立批评用人不当,是实指,都有具体人,并没有一概否定。“万人率者皆小子”是诸葛亮强加于他的,先把对方推到荒谬绝论的地步再加以挞伐,很失公正。

   
关于第二条,廖立对刘备并没有无中生有地横加指责,而是对东三郡争夺战、汉中争夺战和襄阳争夺战这三次失败总结教训的,不能说是对刘备的诽谤。他以此作借鉴批评诸葛亮北伐,恰好反映了廖立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战略目光。夷陵之战失败后,诸葛亮对其他人感叹地说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段感慨除批评其他大臣无能外,更指责了刘备东行的决策失误和指挥战争的无能。如果廖立有诽谤刘备的嫌疑,那么自己又是什么呢?

  
关于第三条,军队不是放在桌面上刺激胃口的“看菜”,是打仗用的。其训练有素与否,需放在战争实践中检验。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确认识已方军队的实力,并与敌方相比较,是三军统帅必备的素质之一。然而人们普遍存在着自我感觉良好的弱点,不自觉中,容易夸大自己的优势而漠视对方。诸葛亮北伐五战五败的历史,正验证了这一点。廖立对诸葛亮训练的军队不甚看好,一方面正视了蜀军本身的不足,更包涵了对战争双方军力的比较,他较为客观也较为冷静。

   
从以上归纳中可观察到,廖立是针对诸葛亮提出了批评,一是指斥他蓄意组织荆州帮;二是指斥他贸然地进行不可能胜利的北伐战争,所要终结的,则是诸葛亮登上皇帝宝座的意图。这两点击中了诸葛亮要害,自然引起他的恼恨。

   
在《诸葛亮集》中,陈寿又收集了诸葛亮弹劾廖立的另一份奏章,显然是刘禅还有清醒的头脑,对第一份奏章并没有批复的结果。

   
由于对现实“罪行”弹劾未能奏效,诸葛亮又对廖立 “历史旧账”进行弹劾,共列举五条:

   
(一)奉先帝无忠孝之心,守长沙开门就敌。(二)任巴郡太守暗昧阘茸其事。(三)任侍中时,曾在皇宫中持刀杀人。(四)跟随大将军则诽谤讥笑大将军。(五)嫌将军职位低下,曾找我要进入五校之列,列入五校(长水校尉)后,仍然怏怏怀恨。

细究弹劾廖立的理由,都是难以立足的。

   
第一、三两条弹劾廖立的过失,这是刘备以不予处理方式亲自处理过了的,诸葛亮杀刘封,贬彭样(上羊下永,字库无此字,故以样替代)两个建议虽理由不正(担心“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担心彭样“心大志广,难可保安”),也能说得动刘备加以采纳,说明他的建议很有份量。如果诸葛亮当时主张杀掉,那么,刘备是将这种意见否定了;如果诸葛亮曾为其辩护,那么,这时就不能出尔反尔。无论是为之辩护或主张杀掉而未被采纳,在处理过几年之后,没理由重新翻出来要求清算。

   
第二条弹劾廖立任巴郡太守时“暗昧阘茸”更荒诞不经,暗昧是说不清、道不明之意,阘茸是众人有意见,瞧不起,将四字合在一起进行弹劾,同后世
“莫须有”(还许有吧)三字如出一辙。

   
第四条弹劾廖立的品德。以内容看,大将军大概指的是前将军关羽。关羽任襄阳太守董督荆州时,廖立是长沙太守,两人有隶属关系。如指廖立在长沙时诽谤讥笑关羽,以关羽傲视士大来的骄狂态度和狭隘心胸,断不会轻饶,不会留给诸葛亮为之清算。如指与李邵、蒋琬的谈话,则是在总结经验教训,谈不上诽谤讥笑。

   
第五条弹劾廖立讨官要官。发生在两人之间的事情,原本难判断是非,没有自己主张又自己出面再做人证的道理。既然廖立是可与庞统匹敌的经纬之才,就应该像重用马谡、费祎、杨儀那样破格重用,没理由论资排辈加以压制。不肯重用廖立的原因。只能以廖立不肯加入荆州帮加以理解。以李严未曾为卿作解释过于牵强,李严是刘备托孤重臣的两人之一,且又“统内外军事”,不让其入卿,当然是诸葛亮排斥异已的结果,不能作为参照的尺度。以此为理由进行弹劾,同后来弹劾李严的手法如出一辙,也是自己主张的自己作证。说李严向我要求,分益州五郡为巴州,由他出任巴州刺史;以司马懿已开府治事启发我,也要有同等待遇。

   
五条理由都不能成其理由,然而却再再上奏,无非表明诸葛亮必欲除去廖立的决心,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诸葛亮在弹劾廖立的第一份奏章中已明白宣示了目的:“羊之乱群,犹能为害,况立托大位,中人以下,识真伪邪?”就是说,诸葛亮最担心廖立在朝堂扩散批评他组织荆州籍帮派体系和“北伐”的决策,从而使自己皇帝梦成为南柯。

   
诸葛亮造成了不处理不行的局面,刘禅只好在第二份奏章之后做出决定:将廖立流放到汶山郡这一不毛之地。陈寿在为廖立作传时处在两难之中,一方面,他要维护诸葛亮的高大形象,所以将责任尽归于廖立。另一方面,他难以泯灭是非观念,所以在诸葛亮死后,记述了姜维到汶山同廖立见面的一节,引用姜维的话说:“廖立意气不衰,言论自若”,并且追记了一句,廖立最终死于流放之地。即是说,因为廖立的意志并没有因流放受到消磨,姜维又缺乏心胸气度,不敢对他加以启用,遂使西蜀这一少有英才终究埋没。总算以曲笔宣泄了胸中块垒。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