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波士顿环球报》上注意这则新闻,是因为里面讲的故事发生在我2004-2009年间居住的波士顿近郊人口四万多的小镇阿灵顿。

这里一对叫路易斯的夫妇,喜欢爆米花,从给孩子作爆米花开始,最终想出了“全有机”的爆米花概念:不仅爆米花用有机的玉米制作,包装盒也都是再生材料,用微波炉加热即可速食。他们把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点子在一个叫Kickstarter.com的网站上推出,征集捐款,一下子就从755位素不相识的网友那里募集了2.7万多美元的资金。有了这笔不需要偿还的投资,生意一下子火了起来。许多地方的农贸市场和商店都出售他们的产品,特别是Whole
Food这种知名的高档连锁店也开始经销。在家中厨房里炒制的爆米花发展成了个小工厂,风味也发展得多种多样,并租用了1700多平方英尺的仓库。他们还在网上开了博客,和消费者及粉丝们及时互动。据说这属于一种俱乐部式的小众企业模式,即通过塑造文化圈来建立基本的消费者市场。

读罢这段故事,不禁感慨万千。这几年美国经济危机深重,百业萧条。阿灵顿受的打击不小。因为镇里税收下降,教育经费短缺,学区被迫合并学校、裁减教师。女儿当年的许多同学都受此影响。雪上加霜的是,在次贷危机后,银行系统呈现出一片断壁残垣。小企业因为破产率高,在这种境况中就更难从银行拿到贷款。但是我们必须看到:99%的美国企业是雇员不足500人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雇用的劳动力占了美国就业人数的52%。另外,不足20名雇员的小企业,提供了将近两千万的就业机会。可以说,小企业是美国经济的重要动力。小企业难以起步,经济恐怕只能继续沉沦。

在当今这个“占领华尔街”的时代,大企业不断被妖魔化,乃至一些观察家称美国公众对市场经济越来越丧失了信念。这显然是把市场经济和大企业等同起来所引出的结论。如果你看看美国人对小企业的态度,就明白美国人对市场经济有着多么大的热忱。在美国,你不断听到过大企业进行捐献,但没有听说过老百姓为大企业捐献。但是,为小企业捐献,则司空见惯。同时,政府的政策也向小企业倾斜,鼓励银行给小企业贷款。不要忘记,从微软、苹果,到谷歌、面薄等等当今的巨无霸,都是从小企业开始。小企业的创意,是美国经济的竞争力所在。

再看看中国的经济发展,一切求大。如果你想以几万或几十万的本钱起家,很难指望银行对你正眼相看。这么势利的经济结构,能够给我们可持续的发展吗?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