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蛮子 | 评论(0) | 标签:时事观点

近日,备受关注的广州市 2011年下半年第二批 1999 名积分入户者名单,“难产”后终于公之于众,比预定时间足足迟了 3 个月。不过,从公布名单到发入户卡,还有一段距离。用市人社部门的说法是,“入户卡估计要到 4 月才能拿到”,原因是入户人数多,“且入户卡需要手工填写,这要花费大量时间”。

对于部分积分入户者而言,能尽早拿到入户卡,意味着孩子可免交赞助费入读公立学校。但按目前进度来看,其“算盘”注定要落空了。按正常工作程序,即便现在已经发入户卡,外来工子女也来不及中考和小学入学了,因为“大人拿到身份证后再申请小孩入户审批得要50 个工作日”。何况,从相关部门“估计”这样的模糊表态来看,4月能否拿到入户卡,恐怕都是个问题。面对如此办事效率,人们不免发出“积分入户比十月怀胎还慢”的怨叹。

对于当下的行政效率,坊间惯常的说法是“比蜗牛还慢”,而“比十月怀胎还慢”,无疑是对这种说法的升级。只是,在一个行政效率严重低下的国度,拿“怀胎”和“蜗牛”与行政效率相提并论,似乎有点大不敬,也不“恰当”。毕竟,无论是“十月怀胎”还是“蜗牛速度”,皆是自然规律使然。而行政效率恰恰与此相反,其所追求的应当是“高效率”。积分入户的确需要时间,但显然不该慢到宛若“十月怀胎”,而成为“民怨政策”。这无疑是一种反常现象。

不过在另一层面上,拿“十月怀胎”作比,又是再合适不过的:某些政府机构慢悠悠地“怀胎”,而无论是“难产”还是“顺产”,领受煎熬、痛楚的却是老百姓。当然,一概说行政效率低下,也确乎有些冤枉。应当看到,在某些严重影响部门政绩或能够带来巨大利好的事情上,一些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是很高的。比如在所谓的“负面事件”中,在应对舆情以及撇清责任方面,相关部门的速度往往是惊人的。

应该说,在积分入户的制度设计上,从外来工到新广州人的距离,原本不是很远,甚至可说仅一步之遥。然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些部门的“衙门作风”,却人为地拉大了这种距离,成为积分入户时的“中梗阻”。事实上,很多希望落户的、已经落户的积分入户者就抱怨,不仅办理入户材料的过程繁琐痛苦,而且还要面临“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的尴尬。在这种“衙门作风”下,对于某些政府部门而言,无论群众再怎么跑坏腿脚,再怎么劳民伤财,那都是群众不“按章办事”的结果,而与自身毫无干系的。

比十月怀胎还慢的,并非积分入户政策,而是我们某些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更深层次上毋宁说是机关工作作风和行政理念的转变速度。“积分入户比十月怀胎还慢”,无疑是对当下一些政府部门工作作风的生动写照,它所反映的依然是政府本位、官本位的行政模式,这显然是对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挑战和背离。

显然,用这种思维调整出来的人员和机构,能否尽心为民服务,令人生疑。进而言之,官本位思维所主导的行政行为,难有为民服务的动力,往往依赖于舆论监督,需要外力推一步才向前走一步;有时即便媒体曝光了,依然处之泰然、我行我素。以此观之广州第二批积分入户名单的公示情况,大致上也有些“媒体依赖症”的影子——官方开始说名单推迟到12 月31日公布,1月13日又表示要另行公示;2 月23日,网上流传疑似名单,压力之下,翌日公示了部分名单;但直至3 月9 日,第二批名单才全部正式公布。短短3个月内,公布名单的时间点竟达四次之多,官方满嘴“跑火车”的丑态在此一览无余。

及时解决民众诉求,这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本分。倘若权力者为民服务的动力,老是仰赖于舆论的推动,无疑是对行政伦理的背离和对权力品质的自我放逐。若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政府“无形资产”的流失,而权力也易陷入一种动辄得咎的“信任困境”。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