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中央社粉絲團

21:51:22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上海4日電)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受地方經濟的驅動,過去數年來,廣東省與重慶市表現尤為突出。專家說,前重慶市領導人的下台,顯示大陸致力於長期市場化的改革,將走廣東模式的道路。

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下台前,與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一直被外界視為有瑜亮情節,兩地經濟模式也總是被拿來討論。

不論政治與意識形態問題,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說,受益於政府主導的大型項目,重慶經濟過去5年經濟年增率為16%,而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導的廣東省則為12%。

雖然如此,財經網引述屈宏斌分析,對於應當選擇何種模式的討論已有答案,就是「中國將走廣東模式的道路」。

他分析,重慶是投資驅動和政府主導經濟成長的典範。在經濟發展早期階段,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居主導地位有其合理性。

不過,屈宏斌說,「但在我們看來,強有力的地方政府領導讓一切發生得過快。」

更重要的是,長期來說,由政府主導、投資驅動的成長模式不可持續,不但扭曲了資源的定價、創造了高槓桿水平,也增加了不良貸款上升的風險。

儘管如此,屈宏斌認為,「鑒於行進中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以及新任重慶市領導的就職,短期內重慶經濟增速大幅下降不太可能。」

這位專家分析,為保持大陸經濟的快速成長,增強競爭力以及加快生產力增速非常重要。要達到這個目標,需透過改革降低政府作用,並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

他認為:「最近重慶領導人的下台顯示了中央致力於長期的市場化改革,並意識到未來推動經濟發展中私營部門的重要性。」

位在大陸西南的重慶市為擁有3300萬人口的直轄市,過去5年經濟成長驚人。2011年生產總值逾人民幣1兆元(約1556億美元),與紐西蘭相當。近5年生產總值年均成長達15.8%,而全大陸僅10.5%。

重慶經濟結構注重第二產業,尤其是重工業。未來5年的重點行業分別是:鐵路、發電設備(包括核電和風電)、新能源汽車、資訊技術及節能材料。

廣東省是中國大陸開放的先驅省份,擁有大陸第一個特別經濟區深圳,也是大陸最大的省級經濟體。2011年生產總值為5.3兆元,與荷蘭相當。經濟規模比重慶大了5倍以上。

廣東毗鄰香港和澳門,是大陸的製造業和貿易樞紐,同時也是金融中心(主要在深圳),具有多層次資本市場,並重點扶持中小企業及創業型企業。

在「十二五(2011至2015年)規畫」中,廣東將生產總值成長預期目標由「十一五」的9%(實際上2006至2010年為12%)下調到8%,並希望未來數年在經濟上能減少受出口驅動,增加以服務業為導向。1010504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