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一个夜晚,在香港SoHo区的一家小酒馆里,和玩音乐的朋友聊起了音乐,聊起了怎么在iPad消费主义这么浓烈的新媒体上,展示独立音乐的力量。
其实,对于一班没有经历动荡波折、没有经历浪漫疼痛,又成长于沉闷的九十年代的大陆年轻世代,对于音乐的概念和想象,甚至没有超出小虎队的年少青涩、四大天王的扮酷扮深情和卡拉OK流行歌曲的集体陶醉,即使少年老成,也鲜有机会逃脱枷锁,即使青春的逃跑,也难以找到叛逆的航程。承上启下,无处呻吟。仿佛八十年代那些激荡过无数人心的音乐,从未出现过。但总有一天,你会听到一些不一样的音乐。
第一次听到周云蓬的《中国人的孩子》,听到左小祖咒的《苦鬼》,那种震颤是来自内心深处被欺瞒被压抑的释放感。
再顺着这些不与主旋律兼容、不为娱乐、不图悦耳的音符与歌词,顺藤摸瓜,就能知道,即使在华人世界,就已经有过那么多出众的乐队、歌手,曾经做过那么多不一样的音乐,才明白过来,每个有动力的社会,都应该有青春骚动的噪音。那些被压抑、被蔑视的,原来正是主流所害怕、所匮乏的营养。
更不要说西方的流行音乐,那简直就是一次又一次青春骚动的出走,而每一次的跨越,都是整个世代、整个社会在做自我更新。张铁志脉络清晰地介绍过西方独立音乐影响和介入社会的历史,说是历史,其实都是当代,因为没有一只重要的乐队是从水泥地里蹦出来的,都从各种各类“时代的噪音”中获得滋养与激发。流行音乐,原来也可以是反抗惯性的制度和旧有的伦理,加持人心对自由的向往,而不止是娱乐和自怜的消费。
比如,今年是英女皇登基60周年,而早在1976年punk兴起的时候,英国的Sex Pistol就唱出了反建制的《God
save the Queen》,改编了英国的国歌,批判英国君主制度。而过了36年,美国Neil
Young即将出版的新唱片,还会重新翻唱,继续接力讽刺英国的君主制度。
因此,如果时代是场电影,噪音就是它最好的配乐。#

  女人的情色电影笔记本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