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英杰 | 评论(0) | 标签:时事观点

青岛南山区部分公厕试点免费提供卫生纸,却被严重浪费。公厕管理员称,一盘270米长的卫生纸,平均每天用掉八九盘,除了正常使用,很多都被浪费了。经常有些游客临走还扯下一大截卫生纸带走,或者拿来擦鞋擦脚。

对于这一现象,有人称之为“文明的阵痛”。这么说固然有一定道理,却又有所夸大。实际上,这并非个别现象,也不是青岛游客比其他地方游客素质低。只要是免费提供的公共产品,都可能遭遇类似尴尬处境。为什么说“公家东西不拿白不拿”,就是这个道理。在经济学上,免费其实并不“经济”。这一点,相关部门早该有所预见才对。

但并不是说,对待这种情形只能听之任之,或者玩不起干脆就不玩了。改变个人行为习惯,一靠外在约束,二靠内在自觉。外在约束指的是法规政策以及相应管理手段,内在自觉有赖于个人素质。比如控烟,单纯号召人们不要抽烟,基本就是一句空话。但如果罚款高达三五千元,且对情节严重者加以拘禁呢?效果肯定不一样。香港控烟行之有效,关键就在这里。法规行之有效,个人行为往往不得不改变,自觉性也会随之提升。

问题在于,地方上不太可能为一卷免费厕纸制定法规。这是因为,立法者很难界定什么才算浪费。何况就算作出规定,执法成本也难以消受。提供免费厕纸,本来就是给人方便,是政府民生工程之一。为此大动干戈,制定法规去处罚违规者,免不了要挨骂,好事变成坏事。在这情况下,更好的办法是采取相应技术管理手段,尽量减少浪费。

比如说,把卷筒纸变成抽取式手纸,或者由公厕管理员负责派送,这样应能减少浪费程度。北京目前有2000多座公厕配备免费卫生纸,同样碰到浪费问题。为此,当地有的公厕派专人看守限量发纸,有的采用高端的节纸器。虽说仍有人肆意浪费,每年厕纸支出费用也不少,总体来讲应当比随意取用更节省一些。其他免费公共品其实也一样。例如,许多小区都有公共健身设施,怎样减少损坏?无外乎提高设备质量,并加以固定。倘若难以指望个人自觉性,管理者就必须多动脑筋,这样才能提高其使用效率以及“抗损坏能力”。

厕纸虽免费使用,却不应随意浪费。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取之不尽的免费厕纸。这背后需要一定公共财政支出,也就意味着纳税人要为此埋单。只不过,由于使用者一般不会感受到这一点,管理部门更须具备相关意识,善于采取手段减少浪费。个人(使用)成本降低,往往意味着公共成本提高。免费厕纸怎样不变成人们想象中的免费午餐,更多考验的是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

还应看到,个人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有关。倘若政府提供的公共品非常稀缺,许多人难免存在“物以稀为贵”的心理,巴不得把公共品占为己有。反之,如果公共品并不匮缺,这当有助于人们形成必要的公共规则意识。青岛的试点经验固然反映了当下人文素质程度,却也表明这项公共服务在管理水平上尚有提升空间。当地如若在推广免费厕纸的同时,辅之以有效措施,相信不久后浪费情形会有所减少。

2012年7月8日

魏英杰的最新更新:

官员微博的身份认同困境 / 2012-07-15 23:15 / 评论数(0)不是每桩见义勇为都有完美结局 / 2012-07-13 14:15 / 评论数(2)我的论坛生涯 ——答《南都周刊》记者问 / 2012-07-12 00:23 / 评论数(0)地铁为遗址让路,本非艰难抉择 / 2012-07-10 22:19 / 评论数(0)不能谈理想,也别伤自尊 / 2012-07-09 18:11 / 评论数(1)

美国私立高中搜索引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