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3日在北京联合主办第10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在论坛上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监测》报告透露,根据专家完成的一项测算结果显示,2005年民族复兴指数为0.4644,即已完成46%的复兴任务;2010年民族复兴指数为0.6274,已完成62%的复兴任务,复兴进程明显加快。

“民族复兴”是一个现代意义的词汇;在公共话语体系中,它也与各种宏观政策、计划、目标等关联,是彻头彻尾的宏大叙事,现在,这个耳熟能详的表述被数理量化后,反倒让人摸不着头脑。GDP、CPI哪怕是幸福指数,毕竟也还是可以具体感知的,但民族复兴指数,用个体的观感却很难判断,62%算高了还是低了,怎么才算100%复兴,这些都难以说清。

按测算方法,复兴指数有五项内容,包括综合国力、社会进步程度、民主法制完备度、人与自然是否和谐、国家统一以及为世界和平的贡献大小,这些项目无一例外取于宏观视角,与“民族”、“复兴”的词语本意甚为契合。谈到民族、谈到复兴,自然是整个国家改变积贫积弱的状态,实现崛起,崛起与否首先看国家实力、经济实力、社会、制度建设、国际地位等,都是重要视角之一。词汇从整体切入,这也是我们惯常的思维模式。

不过,与国家崛起伴生的是,现代意义上的发展与复兴,被注入了新的人本内涵。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也是一个把人逐渐从国家视角中解放出来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GDP世界第二被淡然视之;与金牌象征的国家荣誉相比,人们更加在乎全民体育;公共政策首先要问计民意,等等。这些都说明,整个社会的思维模式已经有了转变,公民也开始更加注重自我,注重自我在国家、社会中的位置,注重个人的权利、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等。以往,我们更多从国家视角看个人,国家怎样,则个人怎样,个人难以感知真实的自我;现在则更多从个人视角看国家,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样,则国家怎样,发展与复兴,有了微观意义。

显然,所谓的民族复兴指数,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这正是其未能收获舆论认同的原因。能够被认同的“复兴”,也必然能从充斥在社会空间各个角落的细节感知,公民意见能被及时采纳,城市整洁靓丽、诗意栖居,交通出行方便,不必苦于房子的挣扎,帮扶互助成为共有价值,走在水泥地不必担心水患之害……这些场景更为真实细腻,更符合人们对民族复兴的体悟。脱离了个人,民族复兴指数再高,也是模糊了个人的全景照,是难以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大命题。

民族复兴的成绩,确实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怎样评价它,却蕴含了转型社会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价值指向。发展是人的发展,民族复兴首先是公民的复兴,任何试图为发展作整体总结的评价体系,首先应弄清楚,让个人变得丰满、立体,才是发展走向纵深的必然脉络。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