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篇文章,转自灰記客(香港)的博客。】

強權撲不熄的火焰

唯色上載

藏人作家唯色在twitter貼上甘南州公安局於10月21日的藏漢兩文通告,上面寫道︰…(一)向公安機關檢舉、揭發、舉報有關策劃、煽動、操縱和蠱惑人心製造自焚事件可靠線索的人員,獎勵五萬元。(二)對近期發生四起自焚事件,能準確提供幕後操縱黑手的人員,獎勵人民幣20萬元。(三)公安機關對提供線索的人員絕對保密,負責人身安全。(四)獎金通過特殊渠道和方式予以支付。

但就在通告發出後第二天,10月22日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即藏人所稱安多拉卜讓的拉卜楞寺,六十一歲的牧民頓珠自焚,並高喊「尊者達賴喇嘛返回西藏」。他當場被燒焦喪生,藏人僧俗把他的遺體送回他家中,舉行法會,敬獻哈達。

跟著10月23日,在該縣的武裝部前的大街上,58歲的牧民多傑仁欽點火自焚,當場犧牲。軍警企圖搶走他被燒焦的遺體,被藏人僧俗阻攔,雙方一度對峙。最終,他的遺體被藏人送回他家,敬獻哈達,舉行超渡法會。(見唯色《看不見的西藏》)

頓珠自焚(唯色上載)

唯色寫道,從2009年2月27日至今,已有六十三名西藏人自焚(境內六十人,境外三人),包括九位女性,已知其中五十一人犧生(境內五十人,境外一人)。僅今年十月,藏地已有六人自焚。

10月22日自焚的頓珠留下的遺言大致如下︰

經常呼籲拉卜楞寺人僧人和當地年輕人不要選擇自焚,要留住生命,為民族未來事業作出努力和貢獻。公開表示自己和老一代人曾在1958年和1959年期間,曾遭受中共政府的迫害和折磨,因此他和其他年事已高的人才應該選擇自焚等。

灰記曾在此寫過不少有關藏人自焚的博文,對西藏人/圖博特人為了自由而以自焚,以這個承受極度痛苦的自我了結生命方式表達信念,感到極度震撼和心痛。看到這些畫面的諸位,也不會沒有感覺。而這種「自焚潮」似乎沒有減退的跡象,由當初主要年輕僧侶為主,蔓延至較年長的牧民。面對藏人以自焚抗議現狀,中共政府除了諉過於藏人的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外,就是加緊控制藏人社區,軍警隨處可見。本來藏人就是為了失去自由而自焚,如此一來,只會更激起藏人對自由的渴望,因而更感到「絕望」,因而更多人自焚。

甘南州公安局的通知,正好反映中共的僵化強硬思維,令西藏人更加「離心離德」。這個通告註定徒勞無功,灰記相信自焚不是策劃、煽動、操縱得來,決定以這種方式結束生命,以表達信念的人,是經過深思熟慮,甚至極痛苦的爭扎。如果當局期望利用金錢「引誘」藏人當線人,舉報計劃自焚者,然後及時把他們關押,即使成功關押計劃自焚者,但問題是,以甚麼罪名,關押多久?可能有人會提醒灰記,法律不能阻礙中共行事,但如此一來,只會更激化中共與藏人的矛盾,加深藏人的「絕望感」,激發更多藏人自焚。

多傑仁欽自焚(唯色上載)

這是一個讓人極傷感和沮喪的情況,西藏可能比中國內地更像一座監獄。有最近去過西藏的人在twitter留言,指為了不讓西藏人前往印度達蘭薩拉看望他們的精神領袖,已經停辦護照。就連落戶拉薩的漢人也辦不到護照,有人要活動希望恢復重慶的戶口。

另外,這名人士又說西藏很多武警把守的檢查站︰「旅途中唯一一次聽到武警說謝謝,是在拉薩西郊堆龍德慶縣的一個檢查站。那是一個娃娃臉的藏人武警,禮貌地檢查著身份證,始終笑容可掬,不過,他的另一隻手始終停留在衝鋒槍板機套上。在他身後的另一位漢人武警更年輕,沒有携帶武器,顯得手足無措的樣子,似是在見習。

「不止一個司機、導遊提到,檢查站”出過大事”。月前一位當雄(拉薩北郊)牧民因老爸生病急於開車南下往拉薩就醫,忘帶身份證,在檢查站不獲通融,折騰了三小時送到醫院不治。牧民悲憤下失去理智,事後回檢查站將武警刺死。這樣的檢查站幾乎立刻就讓人想起以色列紀錄片《檢查站》。從約旦河西岸到西藏,類似的人間悲劇仍看不到盡頭。」

中共現在只能靠軍警維持藏區的局面(唯色上載)

可能很多中國人會抗議這位twitter客把中藏的關係,同以巴關係相提並論。但也許在西藏人的內心深處,被外來民族殖民統治的感覺,跟佔領區內巴人被外來民族殖民統治的感覺非常類近。而西藏人可能比巴人更「絕望」,因為巴人好歹也有一個聯合國認可的立國想像,而西藏人想真正自治都不可能。

這種不可能會不會隨著中國十分艱難的變革,如果終於成功的話,而有所變化?無人敢肯定。不過,中國大陸改革/異議人士來港出版的《陽光時務》,這一期介紹了流亡德國的中國異議作家廖亦武,前往達蘭薩拉探望十二年前流亡印度的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提及對西藏人自焚的關注,反映越來越多中國大陸人和香港人,儘管仍屬少數,明白,至少試圖了解西藏人及其他民族現今的處境,理解大家正共同面對一個僵化強硬,只講集團利益的政權。這種認識也許對推動中國十分艱難的變革十分重要,因而這種認識也許對痛苦地結束生命的西藏自焚者些微的補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