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流行的说法,毛泽东1918年赴京,寄托着杨昌济的莫大期望。但是,事情的结果竟是,毛与留法勤工俭学的朋友同行,而没有去法国留学;他到了北京,也没有在京学习或工作。为什么?

5fbb35a2jw1dzqn4l0yvaj (1).jpg

毛泽东的“第一桶金”(连载之十)

陈小雅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1918年6月,毛泽东刚刚从第一师范毕业,就尝到了失业的苦头。他来到长沙河西岳麓山下,和一帮朋友寄住于岳麓书院的半学斋。因为没有收入,大家每天吃了上顿就开始愁下一顿在什么地方。没有条件吃白米饭,他们就把米和蚕豆——一种南方高产的作物——和在一起,煮“杂饭”吃。饭后可能有一个短暂的时间,可以纵谈天下大事或者看看书。但不一会儿,就不得不赤脚穿上草鞋,上山捡柴,以供燃薪;下涧挑水,以备炊饮。这一回,并没有父亲讨厌的催促和庸俗的唠叨在耳边回响,他们全都得自觉自愿地从事这些从前视为“卑微”的“小人”的营生了。

毛泽东真正承认“无钱寸步难行”,是上面我们提到的1918年他的第一次北京之行:

  “北京对我来说开销太大。我是向朋友借了钱来首都的。来了以后,非马上就找工作不可。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学教员杨昌济,这时是国立北京大学的教授。我请他帮助我找工作,他把我介绍给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给了我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工资不低,每月有八块钱。”[1]

当时北大教授每月薪水二、三百元,但毛泽东觉得,八元对他来说,已经不低了。他每日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整理整理报纸,登记一下来人,就可以得到比他当兵拿的饷银还要多一元钱,还可以满足他嗜报纸如命的习惯,这不仅是划算的,也直接说明他需要用钱的迫切心态。关于毛这个时候的窘境,特里尔描述得更为详细:

  起初,他住在杨教授家,与看门老头同住在一间小屋里。后来,与另外七个湖南青年一起在景山一带租了一间小房。……八个人像沙丁鱼一样挤在炕上。毛后来回忆说:“每次我想翻身的时候,都要预先警告睡在我两边的人。”

  北京的消费比长沙贵得多。买煤烧炕已足以掏尽腰包,每人买一件大衣更是不可能的。他们只好八个人合买一件大衣,轮流着穿,以抵御北京的严寒。[2]

到了1918年年底,北京已是冰天雪地,他们八人有了三件大衣,但毛泽东一直没有设法替自己买一件大衣。在此期间,他曾和萧子暲、罗章龙结伴到天津大沽口海上作了一次游历。据毛泽东自己说,幼年时,他曾听到过“蓬莱仙岛”的传说,此行他还真的有意去寻找这个虚无缥缈的境界,结果,除了封冻的海上乱七八糟的冰块以外,他什么也没有找到。大约当时正是除夕将近,在回北京的车上,除他们三人外几乎没有别人。萧后来回忆说:“我们最苦的是两脚冻得很,车上也不生火,没法子,我们索性脱了鞋,两人对坐着,把脚伸到对方的裤腿里去取暖,两个来钟头后到了北京……。”[3]

按照流行的说法,毛泽东此次来京,寄托着杨老先生莫大的期望。因为蔡和森曾给毛泽东写信说:“师颇希望兄入北京大学”,以打下“可大可久之基”。[4]但是,事情的结果竟是,毛泽东与留法勤工俭学的朋友同行,而没有去法国留学;他到了北京,而没有留在北京学习或工作。这是为什么?

在毛泽东研究者那里,一般的解释是毛泽东“另有打算”。

那么,他到底是感到了经济的问题才产生了另外的“打算”?还是从一开始,发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就“另有打算”呢?从来没有人对此进行过探讨。

  要说毛泽东不重视学习西方,是不符合事实的。从毛泽东当年的许多言论,和他介入“筹备留法勤工俭学”活动的深度,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要说他不想在北大念书,只重视自学,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因为他的此次北京之行,目标就在北大。他不仅参加了一些课程的旁听,而且积极通过“学会”的形式与哲学界、新闻界名流接触。这说明,他至少试探过走这条路。两条路他都没有走,显然不是他心中不愿。可能的解释只有两条:要么是他的能力有所不逮;要么是他一开始就“另有打算”。

特里尔认为是前者。因为,此时,“尽管出国留学可以得到资助,但每个学生仍要拿出一定的路费。毛已经是债台高筑,无法再向有钱的同学张口借钱。”而且毛也无心在法语的学习上花费太大精力。据《毛泽东年谱》记载,毛泽东在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活动中,曾多次拜访《京报》社长邵飘萍,并得到过邵的“经济上的接济”。[5]与毛泽东同行北上的罗章龙,到北京以后便考入了北京大学的预科,但毛却没有那样做。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也认为,毛泽东没有上北大,大概是“出于经济上的原因”。[6]

 

注 释:

[1]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第126-127页。

[2] 特里尔《毛泽东传》,第39页。

[3] 萧三《1918年毛主席在北京和天津》,载《萧三文集》,第59页。

[4] 蔡和森1918年6月30日致毛泽东信,载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编《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版,第43-44页。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第40页。

[6] 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上册,第41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5febc901016if8.html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