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个帖子,俺介绍了赵.紫.阳其人。今天来聊一聊:他在青年节前后发表的两次讲话。如果要了解赵.紫.阳在5月上旬的活动,并从中分析老赵的如意算盘,那么,两次”五四讲话”是其中的关键。

★两次讲话的内容

◇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的讲话

  1989年的5月4日,正好是著名的五四运动7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在党国的官方宣传中,地位是很高滴。对这样一个重要的纪念日,按照惯例,朝廷的一把手需要公开发表一个纪念性质的讲话。赵.紫.阳是当时名义上的一把手,自然得由他来做这个讲话。
  在5月3日上午,赵.紫.阳出席了”五四运动70周年纪念大会”,并作了题为《在建设和改革的新时代进一步发扬五四精神》的讲话。该讲话的全文刊登在次日(5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整个讲话有点长,4千5百多字(简体版全文在”这里“,繁体版在”这里“)。从表面上看,是传统的官样文章。但是仔细体会的话,能感觉到赵.紫.阳这个讲话是有潜台词的。他表面上在说五四精神,实际上是在说前不久的学运。而且他在这个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这跟426社论形成鲜明反差——426社论直接把学生运动定性为”动乱”。
  俺摘录讲话的其中一段:

广大群众包括广大学生希望推进民主政治,要求惩处贪污腐败,发展教育和科学,这也正是我们党的主张。中国共产党之心,是同人民之心、青年之心连在一起的。让我们大家互相沟通,互相理解,在安定团结、同舟共济的气氛中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吧!

◇会见亚洲银行理事会的讲话

  发表完”五四纪念讲话”之后,赵.紫.阳按照事先的日程安排,在5月4日会见了亚洲开发银行理事会第22届年会的代表团。在这次见面会上,赵.紫.阳又做了一个讲话——这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亚行讲话”。
  如果说,前一天的”纪念五四讲话”,老赵还说得比较含蓄,那么第二天的”亚行讲话”,就非常直白了。
  老赵一上来,就说了一段:

各位到中国来,大概都知道中国最近有一部分学生上街游行。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政局不稳定呢?我想强调指出,学生游行的基本口号是「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宪法」,「拥护改革」,「推进民主」,「反对腐败」。我认为,这就反映了游行队伍中的绝大多数学生对共产党和政府的基本态度:又满意,又不满意。他们绝对不是要反对我们的根本制度,而是要求我们把工作中的弊病改掉;他们对十年来改革和建设的成绩,对我们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是很满意的,但对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是很不满意的。他们要求纠正失误,改进工作;而肯定成绩,纠正失误,继续前进,也正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主张。有没有人企图利用并且正在利用学生的行动呢?中国这么大,当然难免,总有人希望看到我们出现动乱,总有人会利用,不利用是不可想像的。这样的人极少,但值得警惕,我想绝大多数学生是会懂得这一点的。现在北京和其他某些城市的游行仍在继续。但是,我深信,事态将会逐渐平息,中国不会出现大的动乱。我对此具有充分信心。

  接下来,他又谈了如何解决学生的合理要求:

我想,应该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应该通过改革来解决,应该用符合理性和秩序的办法来解决。分析一下具体情况就清楚了:现在学生最不满意的是贪污腐败现象。这本来是党和政府近几年来一直在解决的问题,但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有意见,而且意见这么大?两条原因。一是由于法制不健全,缺乏民主监督,以致某些确实存在的腐败现象,不能及时地得到举报和处理;二是由于公开化不够,透明度不够,有些传言,或是张冠李戴,或是无限扩大,或是无中生有。

  限于篇幅,俺就不全文摘录了。想看全文的同学,请点击”这里“。

★两次讲话的玄机

◇为啥”纪念五四的讲话”含蓄,而”亚行讲话”直白?

  可能有些同学会奇怪。”纪念五四的讲话”是面向全国的,而且官方媒体都会刊登。为啥老赵讲得这么含蓄;而”亚行讲话”只是小范围的,反而讲得这么直白。
  这里的关键在于:”纪念五四的讲话”是一次官方的正式讲话,所以,讲稿需要先拿到中央书记处审核,然后再拿到政治局开会讨论,才能定稿。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审核流程,赵.紫.阳的讲稿如果说得太直白,开会讨论的时候很可能通不过。
  反之,”亚行讲话”是小范围的,无需经过政治局开会讨论,老赵可以自行发挥,就说得比较直白。

◇两次讲话的措辞

  老赵的讲话同”426社论”的基调是完全不同的——”426社论”通篇在批评学生,甚至把学运定性为”动乱”,而赵.紫.阳的讲话(尤其是第二次讲话)通篇在肯定学生的爱国热情。
  但是,如果你从逻辑学的角度去分析,你很难找到赵紫阳讲话同”426社论”的矛盾之处。比方说:”426社论”反复讲”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如何如何坏,而赵紫阳的讲话则反复讲”大部分学生“如何如何好——逻辑上完全是兼容的。
  这就是赵.紫.阳在政治上的老练之处。一方面,他要让广大民众(尤其是北京的大学生)明白他是支持学生的;另一方面,他不能让政敌(比如李鹏之流)抓到他明显的把柄。

★赵.紫.阳的算盘

  刚才说了,老赵的讲话在逻辑上是严密的。但是朝廷高层的保守派又不是傻子,显然看出来赵.紫.阳的讲话唱的是另外的调子。所以,”亚行讲话”之后,保守派的代表人物陈云就派人给邓.小.平捎话,建议老邓仔细看看赵.紫.阳的”亚行讲话”。另一个保守派的代表人物李先念也赶紧给老邓打电话,说”中央出现两种声音”。从后续的事态发展来看,邓.小.平在”亚行讲话”之后,对老赵的态度就有变化了(关于老邓态度的转变,后续博文中会具体聊)。
  之前介绍《赵.紫.阳其人》的时候,有提到说,老赵是比较有政治手腕的——很有宫廷斗争经验。他当然很清楚”亚行讲话”跟”426社论”是格格不入的。那他为啥还要这么干捏?以下是俺的分析(因为老赵已经过世,咱们无法知道他当时的真实想法,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进行揣测)

◇”八六学潮”给老赵印象

  关于”八六学潮”,不熟悉的同学可以先复习一下本系列前面的帖子《八.六.学.潮始末》。
  那次学潮是胡.耀.邦下台的直接诱因。对于2年之前发生的那一幕,老赵肯定是记忆犹新的。他当然也很清楚李鹏等人的算盘——那就是故意激化矛盾,把事情闹大。学潮闹得越大,越不可收拾,那么赵.紫.阳的地位就越危险。
  所以,老赵必须反其道而行,尽可能缓和矛盾,让学潮尽快平息。他的那篇”亚行讲话”,表面上是说给亚洲银行的理事会听,实际上是安抚大学生的。

◇对学潮后续发展的考虑

  在赵.紫.阳的回忆录《改革历程》中,有提到老赵当时对学潮形势的判断。他当时认为,部分学校的学生已经开始复课了,这是学潮平息的征兆。
  如果后来没有发生”绝食事件”,6.4.学.运 确实有可能逐渐平息的。”绝食事件”是老赵当时没有料到的变数之一。

◇对自己名望的考虑

  之前介绍《赵.紫.阳其人》的时候有提到老赵的名望远远不如老胡。还提到4月下旬学生游行的标语——要朝阳不要紫阳 要公平不要小平
  为啥老赵名望不好捏?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的儿子赵大军通过”官倒”的方式倒卖彩电,据说发了大财。在当时主要的太子党官倒中,名气最大的是邓.小.平的大儿子邓朴方,名气第二大的就是赵.紫.阳的大儿子赵大军。
  除了刚才提到的标语,还有人改编台湾著名歌手苏芮的那首《奉献》(70后应该比较熟悉这首歌),把歌词改为如下:长寿奉献给小平,短命奉献给耀邦;捐赠奉献给邓儿,彩电奉献给赵子。我拿什么奉献给你?苦难的百姓。歌词里面提到的”邓儿”和”赵子”分别影射邓朴方、赵大军。
  胡.耀.邦因为名声好,死后极尽哀荣。俺估计:当时规模浩大的悼胡活动,对老赵是有触动的。

◇对自己政治地位的考虑

  俺在前一篇博文分析过,老赵的政治地位比老胡更加不稳。如果老赵像其他高官那样,对”426社论”应声附和,这无助于改善他的政治地位(顶多是维持现状);反之,如果他走险棋,发表另一种声音来缓和学生的情绪。一旦学生运动真的被平息下来,他就是平息学潮的功臣,说不定还有助于政治地位的巩固。
  从”亚行讲话”之后那2-3天的局势看,这个讲话确实对平息学潮非常有帮助——很多立场不算太激进的学生,已经开始准备复课了。

★总结一下老赵面临的选择

  总结一下前面的分析。老赵当时面临两种选择,并且有4种结局。俺把4种结局的优缺点分别列出来,供大伙儿对照。
  通过下面的对照表可以看出,选择”发表不同言论”,虽然是一招险棋,但结局并不算坏——至少肯定能改善名声,而且有可能改善政治地位。

学潮快速平息 学潮没有平息
附和”426社论” 政治地位:维持现状(依然有下台风险)
名望/声誉:维持现状(依然不好)
政治地位:维持现状(依然有下台风险)
名望/声誉:维持现状(依然不好)
发表不同论调 政治地位:会改善
名望/声誉:会明显改善
政治地位:会恶化(直接下台)
名望/声誉:会明显改善

回到本系列的目录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