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力建 

高考年年有,今年特别严。

日前,为防止大学生当“枪手”混入高考考场,湖北教育厅下发文件,要求各高校不允许学生请假。而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也发布了考前“终极提醒”:对于违规作弊考生,将取消其高考各科成绩和今后1~3年内的报考资格。更极端的例子来自吉林,如果没有相关证明,金属内衣、假牙佩戴者,都无法过关。

应当承认,考试作弊是自科举制度以来就有的现象,为了维护公平,有关部门总会想尽各种办法予以防范。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考生的作弊手段也不断花样翻新。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近年在很多考场使用过的金属探测仪,如果监考老师稍加疏忽,根本防不住社会上早已出现的陶瓷耳机接收器。

为什么某些考生甘冒高风险也要去舞弊?这本身就值得高考规则的制定者们反思。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高考的作用至关重要,学生们之所以特别重视,是因为他们的选择确实不多。但既然高考只是选拔人才的一种形式,那么就不必拘泥于一次两次考试,也不必纠结于开卷还是闭卷,只要能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就算开卷那又如何?很可惜,中国当下的考试选择了一种最简单的考核手段,那就是提供一个标准答案,这种一刀切的考法导致了“一考定终身”的情况。

反观西方,考生作弊绝不像我们这里如此严重。究其原因,西方主流国家的考试都是开放性的,问题不需要有唯一的答案,只要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或者能够找到资料来验证自己的观点,能够自圆其说,考试就有机会通过甚至获得高分。他们的考核方式也不仅限于分数,考生的“课外活动”和“申请信”都在考察范围之内,也就是说,他们更看重考生的实际能力、平时表现,以及考生个性特征。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在美国,很多读书成绩好的考生都被拒绝在一流大学之外了。

就算一时侥幸进了大学又如何,西方大学宽进严出,入校后不好好读书照样毕不了业。而中国恰恰相反,各高校实行“严进宽出”的政策,导致许多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实际能力与社会要求完全脱节。

高考就是一座独木桥。而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与其设置重重关卡拦住不守规矩的过桥者,还不如再多搭几座桥让更多人过河。因为政府的本意就是鼓励国民上大学,而不是阻止国民读书。中国必须改变这种现状,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文章发表于2013.6.7《信息时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