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铭:美国在新中国出兵朝鲜问题上的判断与决策

——以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评估为中心的考察


进入专题
朝鲜战争 中央情报局   
陈少铭  

  
  〔摘要〕在中情局影响下,美国政府认定在苏联没有直接介入朝鲜战争意愿的情况下,作为共产主义阵营的一部分,新中国不会大规模出兵朝鲜,从而作出了军事越过三八线、统一朝鲜的决策,逐渐把新中国逼到墙角。为维护国家安全,新中国艰难地作出了出兵朝鲜的决策。中美两国最终在朝鲜战场上兵戎相见。考察美国的判断和决策过程,可以看出,中情局的情报评估并不是美国决策的决定性因素; 对中苏关系的错误认识是美国政府战略误判的根本原因; 安全受到威胁是新中国出兵朝鲜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美国; 新中国出兵朝鲜; 判断与决策; 美国中情局; 情报评估
  
  朝鲜战争是冷战开始后东西方阵营之间爆发的第一场热战。它深刻地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甚至国际政治格局,形成中美之间20 多年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的局面。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中美在朝鲜战争决策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美国中央情报局与美国外交决策的研究上,也有相当多的成果问世。本文主要以美国中情局的情报评估为中心,研究美国在新中国出兵朝鲜问题上的判断和决策过程,以期深化对朝鲜战争及中美关系的研究。
  
  一
  
  朝鲜内战爆发前,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是尽快从朝鲜脱身。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立即把战争与苏联的全球战略联系在一起,把朝鲜的行为看成是苏联支援和怂恿的,是苏联全球战略的一部分。美国应该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否则 “就将产生一连串灾难的性的后果,从而极可能引起世界大战”。
  基于此种认识,为防止朝鲜半岛落入苏联手中,美国政府迅速作出强烈的反映。6 月 25、26 日晚,美国总统杜鲁门连续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讨论朝鲜事态,会议决定向韩国军队提供全面援助。27 日,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制裁朝鲜的决议。29 日,实地考察日本、朝鲜半岛的美国国务院远东事务顾问杜勒斯在报告中提出,战争是苏联全球计划的一部分, “如果不加限制,就很有可能在不利于美国的情况下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报告肯定了美国政府对朝鲜战争性质的判断,认为美国政府为此所作的应对措施是及时的、正确的。
  在确定苏联是朝鲜战争的幕后支持者后,美国政府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对苏联态度的评估上。为此,杜鲁门要求美国的情报机构除搜集苏联在朝鲜战争问题上的立场,并作出情报判断外,还应特别警惕苏联 “在南斯拉夫一带,尤其是保加利亚一带,以及在北欧一带所进行的活动”。6 月 29 日,苏联发表声明宣称,“不干涉他国内政”,同时召回苏联在朝鲜军队中的顾问,因为 “不想留下证据被人家 ( 指美国———笔者注) 指控我们参加了这一事件,这是金日成的事情”。一架苏军轰炸机在朝鲜附近海域被美军击落,苏联也保持沉默。中情局充分注意到苏联的表态和轰炸机被击落后的反应。7 月28 日,美国驻莫斯科大使柯克报告说,从苏联报纸或官方声明中看不出苏联会在形势不利于朝鲜时作出反应。8 月底,在中情局情报评估的基础上,美国政府认为,苏联不会、也没有能力 “在 1950 年实施大规模的核条件下作战”,苏联不愿意冒全面战争的风险干预朝鲜战争。9 月初,国家安全委员会出台文件认为,如果苏联或新中国 ( 在苏联支持下) 在 “联合国军”到达三八线之前没有占领朝鲜,那么 “我们有理由相信,苏联已决定实施不干涉政策,即便这样做的代价是失去对北朝鲜的控制”。随着“联合国军”抵达三八线,苏联没有采取任何实质行动。美国逐渐放松对苏联干涉朝鲜行动的警惕。
  鉴于中国和苏联结为盟友的事实,中情局很快就开始考虑新中国在苏联支配下出兵朝鲜的可能性。6 月30 日,中情局提交了一份报告,对中国在苏联掌控下出兵朝鲜的问题进行评估。报告指出,在必要的时候,苏联可以将中共军队投放到朝鲜战场,从而尽可能地使美国人为卷入付出高昂的代价和威望受到损害。7 月 8日,中情局再一次提出苏联可能动员中国军队援助朝鲜的看法,认为作为一种重要的选择方案,苏联 “也许会秘密地或者公开地动用中国军队予以干涉”。应该说,中情局对中国军队在苏联支持下出兵朝鲜的可能性有一定认识。为此,美国制定了军事应对计划,准备打击在朝鲜战场上可能出现的中国军队。7 月 19 日,中情局在一份评估报告中认为,北平政权不可能主动在中国以外的地方投入大批军队参加作战,但几乎肯定它将遵循苏联的要求采取军事行动。言外之意,新中国不可能主动出兵朝鲜,但作为共产主义阵营的一部分,是否出兵朝鲜,将遵循苏联的全球战略。9 月 8 日,中情局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交的报告认为,中国介入朝鲜的冲突也许会 “破坏苏联对北平和平壤的影响”。可见,虽然美国中情局对苏联利用中国军队介入朝鲜战争的可能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对中苏同盟的认识使中情局判定,囿于苏联无意与美国发动全面的战争,中国军队出兵朝鲜的可能性很小。
  与此同时,中情局也认为,很多现实困难也制约着中国的出兵计划。这一判断助长了美国的军事自信和傲慢情绪。中情局认为,新中国刚成立不久,面临着十分棘手的国内问题,政权基础很不稳固。如果出兵朝鲜,国内脆弱的经济基础,再加上国内反共势力,会 “危及到新政权的长久存在”。中情局还认为中共军队不适合在朝鲜的国土上作战。中国军队不仅从来没有遭遇过 “具有高昂士气、手握现代武器,还有使用那些武器的强烈意愿和技术的训练有素的军队”,而且 “实际上毫无能力”去强化或支持朝鲜海军,特别是中国的空军更不值得一提。这些因素无疑限制了它向朝鲜大规模派遣军队的能力。
  中情局的情报评估对美国决策层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情局情报评估的基础上,美国政府认为,一是从政治上来看,中国大规模卷入朝鲜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因为 “如果苏联人或中共威胁要进行干涉”,那么 “很有可能意味着是苏联发动全面战争的一个行动”。二是中共更可能把军队使用在解放台湾上。“假如中共打算采取决定性的军事行动的话,以台湾为目标的可能性较大,我们认为中共是不会轻易插手,帮助俄国解决北朝鲜的问题。”为防止中国出兵朝鲜,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威胁和恐吓。8 月17 日,美国通过印度向中国表示,朝鲜战局的发展要由中国的态度而定。如果中国出兵朝鲜,美国将对中国的运输系统和有限的工业设施进行毁灭性打击。8 月 25 日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对中国军队进行报复的设想,提出万一中国在朝鲜公开使用有组织的军队,就应该授权 “联合国军”总司令在朝鲜以外的地区,采取适当的海空行动攻击共产党的军事目标。9 月 10 日,艾奇逊宣称: “我认为中国共产党如果干预,那纯粹是发疯。据我看来,他们插手是没有什么好处的。”美国政府高层人士普遍认为: “中国在军事上不具备单独进行干涉的能力”,即使中国单独行动也“不会造成决定性的变化”, “实际上倒有可能遭受丢脸的失败”。可见,在确定苏联不会干涉朝鲜战争后,美国政府认为中国不会主动干预朝鲜战争,即使中国在苏联支持下出兵朝鲜,也不会对战局产生决定性影响。尽管如此,美国政府还是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避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美国通过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向中国表示: “中国就美机轰炸其领土一事所提出的任何正当要求,美国都愿意尽力满足。”杜鲁门在 8 月 31 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声称美国海军将撤离台湾。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说: 参谋长联席会议一致认为,“一旦中国干涉,我们将从朝鲜撤军”,他还向英国参谋长简单介绍了这一政策。甚至到了 10 月 5 日,美国再次通过潘尼迦向中国传达信息,表示就飞机侵入中国东北领空一事表示遗憾,并愿意通过中立国家调查损失并进行赔偿。可见,在判定苏联不会军事介入朝鲜战争的前提下,美国政府认为中国也不会大规模出兵朝鲜,没有从战略上做好在朝鲜战场与中国交战的准备。
  事实上,朝鲜战争爆发前后,中国领导人的主要精力都集中于国内事务,并没有出兵朝鲜的打算。毛泽东访苏期间,在同斯大林会谈时,特别强调保障和平问题对新中国政权的重要性。虽然朝鲜领导人与中国领导人就朝鲜半岛局势问题有一定程度的沟通,但战争爆发的突然性仍让中国领导人感到意外。战争爆发后,除了进行新闻报道以外,中国政府在最初几天并没有发表正式宣言或声明。再加上金日成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很有信心,认为朝鲜在两三个星期之内就可以结束战斗。因此,朝鲜战场并没有成为新中国领导人关注的焦点,他们并不认为美国的军事威胁迫在眉睫。6 月30 日,在美国决定全面介入朝鲜战争的同一天,中国颁布了 《土地改革法》,并按照原计划进行了1950 年军队复员工作。可见,朝鲜战争初期,美国政府对新中国不会大规模出兵朝鲜的基本判断,客观上与中国对战局的判断以及采取的并不激烈的应对措施是相吻合的。
  尽管如此,中国领导人仍在冷静地观察战局的发展,估计到这场战争将不会轻易结束,因而在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应变措施,作 “未雨绸缪”之计。6 月 30 日,周恩来约见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肖劲光,传达了中共中央把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转移到东北地区的决定。7 月 7 日、10 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两次国防会议,商定保卫国防和组织东北边防军等各项问题。13 日,中央军委正式作出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当然,中国政府只是积极做着应对准备,朝鲜战局还没有紧张到迫使新中国必须作出战略决断的地步。
  随着朝鲜军队攻势受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逐渐稳定战局,美国在三八线上采取的进攻态势成为影响朝鲜局势发展和最终促使新中国出兵朝鲜的决定性因素。
  在冷战背景下,三八线成了东西方阵营的心理分界线。而处在冷战前沿的中国对三八线的得失则更为敏感。
  朝鲜战争爆发初期,美国对军事介入朝鲜战争的范围作了诸多限制。杜鲁门将美军的行动限制在三八线以南,强调 “美军目前不能在三八线以北采取任何行动”。6 月 29 日,美参谋长联席会议致电麦克阿瑟,允许其使用美国空军、海军及有限的陆军来为韩国军队提供掩护和支持,但强调 “应该不采取任何恶化局势的行动”,对其权限进行了限制。当天,杜鲁门向国家安全委员会说明了美国的政策,“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骤,迫使北朝鲜人退回到三八线以北去”, “恢复那里的和平,恢复原来的疆界”。可见,朝鲜战争爆发之初,美国的军事目标极为有限,就是恢复战争爆发前的地域和边界,即以三八线作为韩国和朝鲜分界线的状态。
  美军不越过三八线的政策目标并没有维持多久。至 7 月上旬,随着战局逐渐朝着有利于美军的方向发展,这个问题被再次提出。12日,麦克阿瑟与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和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会谈时声称,“美军的目标不仅仅是把北朝鲜军赶回三八线以北,而且是要消灭他们,并进而 ‘统一朝鲜’。”这是美国军方第一次明确表示要改变美国原定的战略目标。14 日,杜勒斯在致政策设计司司长尼采的信中说: “三八线从未打算被作为、也从不应该成为一条政治界限。”不但军方,政府方面也有人对美国把目标限制在三八线以南的合理性表示怀疑。对此,杜鲁门则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认为在战争局势明朗之前,应对这一问题保持沉默,但他维持这一政策目标的决心却在动摇。17 日,他要求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一旦朝鲜军队被推回三八线,美国应如何行动提出政策建议。22日,国务院政策设计司提交一份报告,建议在美军占领朝鲜半岛南部的情况下,施加政治压力,提出朝鲜半岛统一问题。这一政治解决朝鲜战争问题的提议遭到了主管朝鲜事务的东北亚处处长艾利森的强烈反对,他坚决主张军事越过三八线,认为企图通过绥靖政策来避免“刺激苏联”是行不通的。艾利森的意见得到了国务卿艾奇逊的支持。28 日,美国国务院讨论了这个报告,一致同意暂不对此问题作出决定,但对外应开始强调朝鲜统一问题。虽然美国决策高层对是否越过三八线的态度不尽相同,但把军事目标限制在三八线以南的战略目标实际上已经开始调整。8 月 10 日,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奥斯汀在安理会发言时指出,华盛顿关心的首先是建立一个自由、统一和独立的朝鲜。美国政府在是否越过三八线的立场正在发生变化,并把其决策通告给全世界。
  对于美军是否应越过三八线,中情局的立场则显得比较谨慎。8 月 18 日,中情局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人必定会在三八线以北采取防御立场。苏联因此会有新的机会在美国与其盟国之间打入更深的楔子。苏联会在战争的任何阶段利用中国共产党的军队。(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共 4 页: 1 2 3 4

   进入专题: 朝鲜战争 中央情报局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