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道歉就迟了

  张鸣

近来,为文革时做错事而道歉的人多了起来,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份道歉,出自陈毅之子陈小鲁之手。他郑重地为文革初年组织批斗学校领导和老师,为未能制止诸多违反人道的行为而道歉。而且他认为,现在出现了一股为文革翻案的潮流,但实际上,文革是个令人恐怖的年代,还说自己的道歉太迟,但必须道歉。“没有反思,何谈进步!”“违反宪法,侵犯人权的非人道主义行为不应该以任何形式在中国重演!”

道歉信不长,但该说的话都说到了,而且说的还比较到位。应该说,这为当年的红二代,带了个好头。我们知道,自打文革结束,反思那段历史的文字不少,很多就出自红二代之手。但是,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在谈自己和家庭在文革中受迫害的那段经历,而对文革初期组织红卫兵造反的事避而不谈。其实,不止红二代,就是一般人,也往往在文革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或深或浅都是受害者,另一方面,也程度不同地参与过迫害别人。即使我这样的年纪很小,又是黑五类的狗崽子,当年也跟在大同学身后,在批斗老师的会上喊过口号。当年,作为身在北京的红二代,属于最早起来革命的一拨人,很多人都程度不同地干过坏事。即使到了自己家大人被批斗之后,也有些人在“革命的感召”下,有过揭发批判自己家大人的行为。至于同学,同事之间的揭发批判和伤害,那就更多了。很多揭发、批斗、抄家、关押,以及后来的武斗,都是血淋淋的,很多人因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成百万自杀,被杀,甚至被虐杀的人们,在他们的身上,很多人都沾过血。

文革是个需要全民族忏悔的悲剧。这个悲剧,对我们这个民族戕害之深,恐怕怎么估计也不为过。不仅文化,连社会道德底线,甚至号称最为牢固的家庭伦理结构,都为之崩解。文革造成的巨大创伤,直至今日,依旧在流血,甚至化脓。但是,不知怎么一来,所有人突然之间都变成了受害者,诺大的一个民族,几亿人都在受害,而加害者只有林彪集团和四人帮。看当年被划为林彪死党的一些人的回忆,发现连他们也成了标准的受害者。这样一来,一场持续十年,卷入几亿人的灾难,除了几个死掉和在监狱里的人之外,在现实生活中,就没有了加害者。

没有忏悔,就没有反思。以致于国外的人们嘲笑我们,是一个没有、也不会反思的民族。这样的民族,只会张扬自己过五关斩六将的光荣,而绝口不谈自己走麦城的历史。历史告诉我们,这样善于健忘的民族,类似的灾难,也许还会重来。果然,经历过文革的一代人还没有完全老去,报应就已经来了,正像陈小鲁先生担忧的那样,为文革翻案的潮流已经出现了。对于少数经过那场浩劫的别有用心者而言,文革在他们的叙事里,已经变成一场人民群众批判走资派的狂欢,一场大民主的胜利。可悲的是,这样的叙事,居然被众多没经过那段历史的年轻人所接受。一度甚嚣尘上的重庆模式,文革式的运动和狂欢,刘郎二度,掀起道道狂澜。所谓重庆模式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善良的人们,在最近的距离,看到了文革再度逼近的危险。

事实证明,不勇于正视自己伤疤的民族,命里注定是一个短视的民族,一个屡屡犯错,犯同样错误的民族。当年,我们急于翻过那悲惨的一页,用“向前看”三个字遮蔽了对灾难的反思。结果呢,对于灾难的原因,以及灾难造成的危害也就轻描淡写地放过了。说良心话,后遗症,在30年之后发作,还是幸运的,因为毕竟经过那个时代的很多人还活着,还有机会现身说法,帮助年轻人认清是非。

当年的过来人,大多已经垂垂老矣。自己经过的事情,尤其是那些伤良心伤人命的事情,不是我们不说,内心深处就可以过得去的。尽管当年那样做,多少有不得已的苦衷,在那个令人恐怖的年代,我们的认识也的确难以达到今天的高度,对于被运动视为阶级敌人的人,我们当时不可能有人的怜悯。在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人类公认的人道主义底线,当时我们都没有。即使面对鲜血,有过一丝的不忍,也会赶紧谴责自己,说自己犯了资产阶级的温情主义错误。如果说,当年的我们,很不正常的话,今天,我相信那些过来人,已经有了人的情感,人的正常思维。我们已经知道了,作为人类的一员,珍惜生命,视人如己的必要。所以,无论我们想与不想自己的过去,但过去做的事情,会随着自己的年岁增加,越来越重地折腾着你,越来越成为自己心理上的负担。

在这个问题上,当年的红二代,应该带个头。不管当年做过什么,今天要抓紧时间忏悔,抓紧时间道歉。当年的造反和后来的被迫害,让你们从高岸跌入了深渊,你们应该比一般平民百姓更深切地体会到这场浩劫的残忍。今天的你们,多数都是成功之辈,不要让自己在人前显赫之时,背着一道浓浓的历史阴影。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你们的忏悔和反思,才能让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对于文革的反思具有应该有的深度。

当然,反思也是每个人的事情,更是执政党的义务。重庆模式已经中止,但对文革的反思,却没有如善良的人们所愿开始,这不是一种缺憾,而是我们民族的悲哀。中国的历史,多少朝代过去,后人复哀后人的惨痛,没完没了地出现。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完呢?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