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可能是全球格局變化的關鍵年,中國大陸習李接班後,高調提出「中國夢」,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號召,在國計民生問題上,承諾2020年,人均所得要達到6500美元,10年後GDP及人均國民所得均翻一番;在外交戰略上,對美國提出建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並開始疏離鄧小平「韜光養晦」思維,展現維護國家主權與核心利益的決心,中國大陸呈現出近代史上前所未見的自信與強勢。

     美國自2008年因華爾街金融風暴衝擊,在經濟與政治上同時遭遇嚴重困難,景氣低迷,政治陷入僵局。2012年底美國總債務高達16.2兆美元,比當年美國GDP總額還高出1.2兆,這代表美國人工作一整年不吃不喝,仍不足以清償債務。中國不僅是美國最主要債權國,據最保守估計,2023年中國GDP將達到20兆美元,就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10年後,就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綜合國力而言,中國縱然不是全球最強大國家,至少將與美國並駕齊驅成為全球兩極強權。

     全球經濟起變化

     不過,自今年第2季開始,全球經濟大勢出現微妙變化,美國與日本經濟出現樂觀景象,歐洲亦可望逐步走出財政與歐元危機。而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卻出現疲態,尤其中國大陸從2010年第1季開始,GDP增速已連續13個季度下滑,今年第2季同比增長僅為7.5%。研究機構預估,美、日、歐等先進國家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將再度大於新興國家。

     在外交戰略方面,美國一方面加強與中國交往,一方面企圖與中國周邊國家聯手圍堵中國。2012年中國在東海與日本發生釣魚台主權衝突、在南海與越南和菲律賓發生島嶼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美國政府口頭表示中立,實際上卻採取支持日本和菲律賓立場的行動。歐巴馬連任後,延續並強化希拉蕊前國務卿2009年提出的重返亞洲政策,企圖抑制中國崛起。國防部長海格爾啟動「睡蓮計畫」,希望在亞太地區廣泛建立小型海空軍基地,拉緊與盟國的軍事合作關係,共同圍堵中國。

     無論中國是否繼續維持高速增長,或進入中速增長的轉型階段,中國經濟、政治與軍事崛起已經是事實,美國基於國家利益需要,勢必要抑制中國與美國爭奪東亞主導權,未來中國大陸的發展、中美的實力競賽與東亞的權力的移轉,不但將決定美中台關係,更將牽動台灣的經濟與政治發展,台灣應如何判斷這些問題,如何採取最適宜的對應政策,事關重大。

     記者日前拜訪前副總統蕭萬長,談話中發現他不但對這些問題有深刻的了解與判斷,對台灣應採取的對策亦有獨到的見解。這次非正式的訪談,因而成為一次意外的專訪。

     中國要能吸納人才

     在這次90分鐘仍欲罷不能的談話中,蕭前副總統指出,中國大陸經濟的未來,將由人才的流動決定,人才流入,中國就會強大,人才如果流失,就不會成為一流國家。美國享有制度優勢,經濟雖有起伏,盛極而衰、衰極即盛,世界經濟還是要看美國。

     他指出,大陸經濟經過30年年均10%的高速成長後,經濟總量已經成為全球第二,這是因為中國幅員廣大、人口眾多、動能強大,但未來10年,不大可能繼續維持10%的成長。大陸自己的規畫是要維持7%左右的中速成長,能否達成,還要看改革的成效。

     所謂改革,不是局部修正,而必須是吳敬璉所說,有「頂層設計」的改革,要讓經濟靠科技與創新來推動,不再依賴廉價的土地、勞動與資本,這需要轉型。大陸自己也理解,轉型必須改革,但改革與經濟、社會及政治全面相關,環環相扣。而大陸必須達到7%以上的成長,才能維持政治與社會的穩定,改革與穩定具有關聯性,非常複雜。

     大陸外部環境也變得複雜,過去大陸成長相當程度依賴外資與外國市場,以後必須愈來愈依靠自己,因為外面已經開始防備中國。依靠自己發展經濟,就要靠人才與制度,好的人才政策與制度,要靠政治與社會的透明化,透明化要靠資訊透明達成,也就是政府不能控制資訊。

    中國崛起靠的是一群有使命感的人,願意為國家的強大犧牲奉獻,他們是經歷過文革的一代。未來的人才要靠制度吸引,尤其要讓流失在海外,或為國外跨國企業工作的人,願意回國效命。

     美國仍會強盛

     大陸經濟快速崛起靠的是優勢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與資金,現在經濟面臨轉型,不能繼續依賴廉價生產要素,而要靠科技與人才驅動。成熟的經濟體,成長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制度,從這個角度看,終究還是西方國家比較強大。美國如果能拋掉911恐怖攻擊後的一些帝國主義思維,將會吸引更多全球人才為美國工作,美國就會更強。

     美國幾百年來,歷經戰爭與各種重大挑戰,但經濟起起伏伏,始終沒有被拖垮,而且有一定的規律。這是因為制度好,人才都能出頭天,因而聚攏了天下英才為美國所用。

     美國制度最強大的一點,是研究工作不受限制,也沒有任何干預,研究成果更受到最大保障。美國大學研究室的研究,無論經費來自何處,研究人員擁有完全的自主權,大學管理單位和經費來源都不會干預。這一點連台灣都做不到,國科會對政府補助案的研究幾乎事事干預,大陸的限制與干預更多。所以,大陸吸引人才的能力遠不如美國,長期來看,美國經濟仍然會強大。

     前世界銀行副總裁,現任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最近發表文章認為,大陸目前的經濟下滑,是國際經濟尚未完全復甦的週期性外因所造成。

     中國仍將繼續擁有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模仿、引進、集成低成本、低風險「後發優勢」。依據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斯賓塞的研究,從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有13個經濟體利用「後發優勢」,取得了至少25年年均7%或更高的成長。而發達國家人均GDP年均增長2.5~3%。依據斯賓塞理論,中國經濟將在2030年前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改革決定大陸前景

     北京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最近提出「歷史慣性」理論,認為國際格局的變化有一定的連續性,世界大勢不會逆轉。當2013年中國GDP接近或超越美國,雖然人均GDP距離許多國家仍有一段差距,但是國家的實力地位與國際影響力是由GDP,而非人均GDP決定,盧森堡、挪威、瑞士、丹麥是全球人均GDP最高國家,但這些國家的國際地位不但不能和排名第8位的美國相比,甚至不能和排名137位的印度相提並論。

     依據林毅夫和閻學通的理論,10年後將是中國和美國爭霸的2G格局,蕭前副總統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這樣的看法,他認為,人均GDP最大未必最強,同樣GDP最大也未必最強,德國不是歐盟GDP最大的國家,卻是最強的國家。上世紀蘇聯是與美國並駕齊驅的最強國家,卻一夕崩解。中國大陸未來的國際地位還要看制度與人才流動,這兩者又息息相關。簡單說,中國的未來由改革的速度與幅度決定。

     台灣的利基

     無論如何,歷史不會回頭,中國經濟崛起是既成事實,未來10到20年無論是否能維持7到8%的中速成長,甚至中國經濟可能遭遇重大挫折,但台灣海峽都不會重現鐵幕來保護台灣,台灣必須面對中國經濟的磁吸與競爭,過去30年,台灣依賴經濟先行優勢,與大陸形成資金供應與產業垂直分工的優勢關係,但隨著大陸經濟的成長,已逐漸失去優勢地位,而中國大陸的國際影響力又與日俱增,台灣卻面對嚴重的邊緣化危機,在兩岸新權力關係結構中,台灣應如何自我定位?

     對這個問題,蕭前副總統胸有成竹,他認為,台灣必須面對大陸、建立利基。台灣可以仿效荷蘭的生存與繁榮策略,荷蘭被法國與德國兩強包圍,不與兩強硬碰硬競爭,但有獨特的生存之道。荷蘭的發展策略與蕭前副總統在行政院經建會主委任內提出的「亞太營運中心」構想類似,都是利用自己的優勢條件結合周邊強國的需求,建立獨特的競爭力。譬如發展航運中心,荷蘭鹿特丹港利用優勢商港地位,成為法國與德國的海運中心,是歐洲最重要商港;阿姆斯特丹利用優勢地理位置發展成為法德兩國的空運轉運中心,已發展成為歐洲最重要機場。台灣的地理位置可以扮演中國大陸類似的角色,現在雖然已遲,但是仍然可以急起直追。

     仿效荷蘭發展經驗

     荷蘭的農業規模小,不能與法國或德國競爭,就發展獨特的精緻農業,荷蘭的花卉、盆花在全球獨占鰲頭。荷蘭的工業也不能與周邊國家作規模競爭,就追求精緻化,燈泡全世界國家都會做,但荷蘭生產的LED燈是全球最漂亮的。荷蘭也做刮鬍刀,卻是全世界最貴的刮鬍刀。荷蘭的尖端科技也是全世界最強,台灣的台積電就是在荷蘭的先期投資支援下發展起來的。荷蘭的農業、工業與服務業都不斷轉型、創新,是歐洲最開放、最國際化的國家。

     台灣仍然不夠開放,經濟也不夠精緻化,必須不斷求新、求變、與時俱進,才能在崛起大陸的身旁求生存、求繁榮。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