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力建 

早在今年年初,《人民日报》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了一个“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征集活动,旨在通过征集人民群众反感的官方话语,促使官员们转变长久以来假、大、空的说话方式。一时间,诸如“领导高度重视”、“作出重要讲话”、“家属情绪稳定”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官话套话纷纷上榜,更有网友编了一套顺口溜,来讽刺官员们不说人话,满嘴官话套话的现象。顺口溜有一段是这么说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形象地总结出长久以来甚嚣尘上的虚浮文风。

官员们不说人话,却热衷于说官话、套话,这着实让人反感。这些空话不仅无法与民众沟通,还给民众行政能力低下的感觉,不仅没做到取信于民,而且增加了与民众之间的裂痕。这些官老爷们应该也明白不说人话的坏处,国家高层也曾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要求,但为何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官话、套话还是能沿袭多年,造成今日的积习成疾?从表面来看的话,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官场上长久以来的耳濡目染,加上官员们一路走来得到的官场经验和培训,让习惯了说官话套话的他们不会说人话了;二是官员们或缺乏深入研究,不了解真实情况;或出于种种顾虑,怕被人抓住言语上的把柄。而官话套话八面玲珑、滴水不漏,绝对不会出错,怎能不成为官员们的最爱?

但是,在四平八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同时,官员们为之沾沾自喜的官话、套话也是毫无价值的。这些废话传达不出任何有用的信息,更给民众理解公共事务造成严重障碍。官员们爱说官话套话的深层次原因,与我国政府权力的运作机制密不可分。我国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各级官僚都是上级任命,而非民众拿着选票选出来的。大到部长省长,小到乡长镇长,上边的意思关乎他们的仕途,上级的指令决定他们的升迁。他们不用看群众的脸色,不用考虑群众的切实需要。他们根本不想实事求是,根本不清楚他们的真正职责,而只想一味敷衍群众。情况已经不妙了,现在又恰恰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这样的状况人话不绝迹才怪。

如果他们知道自己身为公职人员的责任,明白政府真正的职责,官话套话就不会存在。而这一切都需要从政府存在的根源来说起。

现代国家的政府是民主选举的产物。关于一个合法政府是如何存在的,目前学界广泛认同的最合理解释是:人生来就拥有某些权利,比如生命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等,这些权利并不是谁赋予的,而是作为人就自然拥有。然而,个人在行使权利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困难。有时个人缺乏某种能力,亦或有时人们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与别人的权力发生冲突。人人都有利用公路的权利,但是如果大家都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开车,怎么高兴怎么来,那么这样的结果必将是交通大乱,每个人都不能很好地实现利用公路的权利;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恰巧囊中羞涩的父母没钱供孩子上学,儿童的受教育权将不能得到实现。因此人们根据某种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经过公平合理的民主选举,从而组建出政府。因此,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帮助和保护人民行使权利,这是政府存在的基础。

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无论一个政府是不是合法产生的,它们都是依靠人民缴纳的税款维持运作的。没有人民缴纳的税款,政府便无法运作。人民缴纳税款,政府根据人民的授权来为人民提供各种服务,而政府有义务在人民问询的时候清清楚楚、有条有理地,而不是满嘴废话地把事情讲清楚。拿人钱财替人办事,事主想了解事情办得怎么样,天经地义。与此同时,人民享有知悉政府有关信息的权利,即知情权。也就是说,政府做了什么事,人民有权知道。很多国家把知情权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我国虽然在相关立法方面滞后,但是国务院方面也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了各级政府应满足人民获得政府信息的需要。从这一角度来讲,官员不说人话就是对人民知情权的不尊重。所以,无论是于理还是于法,政府官员都不能用官话套话去敷衍人民。

官方媒体同样是官话套话泛滥的重灾区。官方媒体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掌握了一般媒体掌握不到的强势话语权。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大权”在握的官媒们并没能很好地利用手中的话语权。充斥于各路官媒的官话套话没能给公众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还浪费了珍惜的话语权。更有甚者被利用来掩盖真实信息,成为党政机关进行危机公关的工具。

种种官话套话,增大了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信息鸿沟,加剧了二者之间的不信任,实在不应该。希望政府官员和官方媒体们多学学怎么和人民沟通,学会说人话,少说些官话,多做些实事,这是人民对政府最基本的期望。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