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医院是个战场——不仅是对抗疾病的战场,还是医生和病人开仗的战场。

如果说这个说法显得有些极端,不妨看看来自国家医疗机构的这些数据:

据中国新闻机构报道,中国医院协会统计表明,每家医院平均每两周就会发生一起病人或病人家属袭击医护人员的事件。

过去两周,至少发生了六起恶性事件。其中一起发生在10月21日,广东省医生熊旭明因拒绝让病人亲属进入特护病房而遭殴打,结果眼部受伤,脾脏破裂;另一起发生在10月25日,浙江省医生王云杰被一名对治疗不满的患者刺死。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在12月发表于医学期刊《中国社区医生》的一篇文章中称,自2002年以来,袭击事件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将近23%。

中国总理李克强周四提到了这个问题,这表明中国政府非常关心日益增加的暴力事件。

政府在官方腾讯微博发帖称,李克强对这种状况“十分关注”,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所有政府部门重视由医患矛盾引发的问题。他还命令政府部门采取措施,“维护医疗秩序”。

中国医疗系统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已经众所周知:人们普遍对医生和医院管理者缺乏信任、医疗费用昂贵、等待时间漫长、预约数量有限——以及遍布各个层级的腐败。评论人士说,公众对医疗问题和医疗结果缺乏基础知识也是原因之一。

但是,人们为什么诉诸暴力?一个原因在于,疾病往往会使一个家庭倾家荡产。评论人员称,耗尽积蓄治病的人希望看到积极的结果,不能如愿就怪罪医生。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在接受 《燕赵都市报》采访时表示,发生在主要城市及知名医院的暴力事件受到广泛关注,而小型或地方医院的问题实际上更加严重。《燕赵都市报》是河北省会石家庄的报纸。

邓利强说,“不难发现,三级医院、地区性中心医院成医疗纠纷重灾区。”

邓利强表示,政府投资不足是主要问题。

“80年代后期,国家财政投入占大多数公立医院全年需要费用的60%,此后逐年减少,”该报援引邓利强的话说,“到了2009年医改前后,占全部运营成本的20%,也就是说剩下的80%要医院自己创收。 ”

虽然政府没有对医保制度的问题实质发表什么意见,但专家表示,普通中国人抱怨的另一个问题——好医院集中在大城市,地方社区缺乏医疗服务——是因为政府担心训练不足的医务人员或庸医增多,由此不愿分散医疗服务。

王云杰去世后,中国医师协会及其他三个行业组织发表了一份声明,敦促政府更好地保护医务人员。

声明问道,“为什么伤医事件屡禁不止?”声明称,“为了救治生命,医患双方应成为朋友,而不是敌人。”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布了如下紧急措施:医院应该每20张病床配备1名保安,保安人数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