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中国人,甚至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都对民主持肯定的态度。然而,在过去数十年间,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似乎并未取得任何进展。其实,就社会结构而言,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有更好的民主化基础。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社会不平等和族群分化通常是成功实现民主政体的最大障碍,而中国则是少有的经历了现代社会革命的发展中国家。和经历了类似革命的欧洲国家一样,中国的社会革命打破了由精英阶级所控制的旧社会结构,由此而来的平等的社会结构构成了一个开放社会的基石。

   但是,一个有效的民主政体──即除民主选举之外,还有政府在宪政框架之下的可问责性(accountability)以及对民众需求的回应──是需要时间才能建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三十年在很多方面走了弯路,后三十年又经历了一条复杂的发展道路。无论是出于有意或无意,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共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策──或称“增长共识”──起到了转移公众对民主化需求的作用。通过保持经济增长并辅以公民自由的扩大,这项政策基本取得了成功,大多数中国人都对共产党的领导表示满意。与此同时,中共逐步完善了对自身的制度化改革,包括党内决策过程的制度化、权力交接的不成文规则、党员数量的扩大以及党内民主等。最重要的是,中共已经由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转变为一个不具有明确政治意识形态的政党。

   然而,这些变化似乎并没有像政治理论所预言的那样转变为民众对民主更热切的期望;相反,中国经济的成功却助长了一种乐观的观念,即中国的精英体制可以成为同西式民主相抗衡的一种新的治理方式。这种观念不仅为多数官员所接受,而且也受到许多知识份子的推崇。

   本文首先讨论社会基础和民主化成功之间的关系,并认定中国在这方面具有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加成熟的社会条件;然后探讨“增长共识”在中国的形成,以及该政策所产生的一种吊诡性后果,即收入增长和公民自由的扩大缓解了民众对民主的需求;最后,讨论这个后果的可持续性问题,说明政府的问责和回应缺乏体制基础,而建立这个基础的出路只有民主化一条路。

   一 民主的社会基础

   导致民主化失败的原因很多,但和平时期发展中国家民主化最可能失败的地方,是政府不能履行其对公民的承诺。但是,在抽象层次上,民主具有确保政府问责的内置机制,即如果不能满足民众的要求,政府官员会在选举中被民众淘汰。在现实中,民主不能做到这点的原因,主要是长期的社会不平等及其带来的消极后果。

   多数北方国家,如英国、法国、西班牙和俄国,在完成民主转型之前都经历过革命。革命帮助这些国家开始了从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这个转型是人类文明史上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变革,它使人类摆脱了以暴政、无知、迷信和痛苦为常态的境地。这样的变革,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才刚刚开始。

   北方国家的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即便是对此进行一个最精炼的解释,也超出了本文的范畴和笔者的能力。和本文相关的是,这些革命打破了以精英统治为核心的旧社会结构。法国和俄国革命如此,英国革命似乎温和一些,但其核心仍然是以新兴商人阶级为代表的议会和旧体制下的国王及贵族之间的斗争。虽然旧精英阶级要经过很长时间才退出历史舞台,但革命早已决定这些变化终将发生。

   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制度是在殖民者离开时建立的。殖民者往往通过当地精英阶级来统治殖民地,直至殖民者离开之时,这些地区还很大程度地保留着旧的社会结构。因此,精英统治在新兴民主国家中成为一种通病。社会不平等和经济、政治不平等之间虽然关系紧密,但也有重要的区别。社会不平等是静止的,并对变化有很强的抵抗性。旧社会结构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伴随每个人终身的“身份”,社会精英集团具有排他性并且非常稳定。相比之下,经济和政治不平等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和政治运动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实证研究表明,民主不能确保政府对民众负责的原因与以下三点有关:政客的操纵、民众缺少信息和特定群体的边缘化1,而这些因素都与社会不平等有关。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政客来自控制着媒体、政府和经济的精英阶层。即使他们并非出身精英阶级,但是为了取得并保持自身的权力,他们通常会迅速同精英集团联合,或直接组成新的精英团体。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中,操纵选票或误导民众更加容易。而特定群体的边缘化通常是社会或族群排斥的结果。

   另一个阻碍发展中国家政府对民众负责的因素是民粹主义的流行。乍一看这似乎不合情理,因为民粹主义所要求的,恰恰是政府对民众的呼声做出反应。然而,稍微深入地研究就会发现,现实并非如此。民粹主义的结果往往是过量的再分配,以至于损害政府长期进行再分配的能力。政府会在民众短期压力之下采取有害于经济长期增长的举动,如国有化、发行超量货币,甚至直接没收部分人的财产。民粹主义还会给政客操纵选举的机会,他们会利用民粹主义给予的空间,为民众开出迷人的支票,从而轻松当选。最适合民粹主义生长的地方正是不平等的社会。普通民众不是因为他们比富人穷而期望再分配,而是因为他们认为富人的财富不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里,富人往往靠有利的社会地位、初始资本(尤其是土地),甚或不法行为获得财富;更令普通民众不满的是,多数公共投资带来的回报也会落入富人手中。因此,立即进行再分配是一般民众最理想的选择。

   总而言之,社会不平等之所以阻碍民主,是因为在这种背景下,政府要么为社会精英服务、要么被民粹主义所“劫持”,要么两者兼而有之。在这方面,中国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有更好的基础。中国是唯一经历过彻底革命的发展中国家。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1919年的五四运动继而颠覆了这个专制统治的道德和文化基础;最终,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打破了中国旧有的社会结构,铲除了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和政治基础。

   在人民共和国的头三十年里,尽管中共犯了许多错误,其中一些至今仍没有得到认真对待,但是社会平等程度却得到了改进。土地改革虽然血腥,但它却实现了孙中山“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接下来的公社化──撇开它在其他方面所造成的可怕后果不论──进一步平均了农村居民的财产;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除了城市中资产集中的可能性。通过立法(主要是《婚姻法》)、教育普及和普遍就业,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教育水平是决定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尤为突出,而初等教育的普及基本抹平了这种差距。在卫生保健方面,成就同样显著,农村几乎普及了初级卫生保健体系。最后,社会主义薪酬制度中的平均主义除了造就一个收入上平等的社会之外,还向中国人灌输了强烈的平等观念。尽管它可能包含着嫉妒和其他有害成份,但这种平等观念防止了极端不平等在中国的出现。

   但是,如果说中国具有更好的社会基础来实现民主,那么问题就变得更加棘手了:为何今天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民主社会?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共在人民共和国前三十年间的绝对统治并非例外,英国和法国在革命之后都经历了绝对统治的时期,革命产生的混乱一般需要绝对统治来平息。接下来的问题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共产党也放弃了绝对权力的今天,为何民主仍然没有到来?

   二 经济增长与民众对民主化的需求

   (一)1980年代的民主运动

   1976年毛泽东去世之后,中国处于经济崩溃的边缘。国家经济增长在1970年代前期持续下降,最终在1977年成为负值。更加危急的是,1976至1977年农业产出连续下降,造成严重的食品短缺。在1959至1962年空前绝后的大饥荒之后,一场相似的灾难似乎又要降临中国。危机的压力在促成农村改革的过程中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最终带来1984年公社体系的瓦解2。

   另一方面,1972年尼克松(Richard M. Nixon)总统访华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为中国领导层开启了一扇观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就的大门,出国考察的官员在回国之后撰写的报告表明,中国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至少在经济竞争中──无疑是失败了。至此,党内的激进派也认识到,如果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共产党执政的正当性将受到威胁。因此,追求经济增长成为党内的共识。

   在中共开始远离激进主义的同时,自发的民主运动也开始兴起。事实上,1980年代的民主运动可以看作是1976年“四五运动”的继续。从表面上看,“四五运动”是群众自发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四人帮”的运动,但其实质是民众在压抑太久之后对自身权利的要求。1970年代末,西单“民主墙”以文革遗留的大字报方式,大张旗鼓地讨论民主问题。在大学校园内,民主竞选选出了学生会领导和区人代会代表。一种说法认为,这些运动之所以存在了一段时间,是因为党内温和派希望藉此向当时当权的激进派施压,迫使其让步。无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事实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温和派控制了党,激进派迅速瓦解。

   然而,大众对民主的需求在1980年代持续上升。1980年代早期最显著的经济增长发生在农村,因为只有农村进行了切实的改革。城乡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2.7倍降低到1985年的1.8倍3,城市居民开始对现状愈来愈不满。在国际上,戈尔巴乔夫(Mikhail S. Gorbachev)领导下的苏联政治改革鼓励了民众对更多政治自由的要求,同时,中美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给中国社会,尤其是年轻学生带来了显著的影响,愈来愈多的年轻人开始将美国的政治模式认定为理想的政治体系。自1986年起,院校学生发起了一系列游行示威活动,开始是要求在校园里有更多权利,后来演变为对民主的诉求。这一阶段的两位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和赵紫阳对这些民主运动表示出很大程度的同情,但在他们的掌控之下,经济发展并不容乐观。1988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8%4,这一数字让中国人回想起1940年代末共产党即将胜利时国统区的恶性通货膨胀。所有的因素综合到一起,最终引发了1989年的学生运动。

   同一时间,东欧和苏联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共产主义政体一个接一个瓦解,有的领导人甚至被处决。中共内部对此的反应不一,一些人坚持退回旧体制,另一些人认为应当继续改革。这种分裂导致学生运动之后的两年内中国的经济增长停滞和政治改革倒退。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改革才得以重新上路。对于邓小平这样的温和派而言,共产党维持政权的唯一途径就是实现经济繁荣,因此改革是必然的。

   (二)经济增长与低民主需求

   中国最艰难的改革都发生在1990年代。价格改革于1994年结束,不但双重汇率被统一,而且大多数商品开始由市场定价。1980年代,国有企业中不涉及所有制的改革并不成功,现在国企终于开始私有化了,这个过程持续了十多年,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尽管国企的数目已经不多了。国企改制特别困难之处在于,它涉及成千上万人的就业,在1995到2005年间,近五千万人下岗或失业。1990年代末期,政府也经历了一场改革,不仅裁员15%,而且简化了行政流程,降低了对企业的收费。同时,中国还加速了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并最终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99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给予了中国人民大显身手、发财致富的机会,“下海”成为当时的流行语。忽然间人们意识到,相比争取民主,赚钱才是实实在在的。自1992年经济开始增长之后,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没有让人失望过。1980年代早期,中国是一个人均收入只有200美元的穷国;二十多年之后的今天,中国的人均收入已超越了中低收入国家的标准,达到3,400美元;沿海地区的增长更快,(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69812.html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