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正式发布这一项目的调查成果,并以互动功能协助读者查看和了解从新浪微博上删除的图片。汉字“坦克”。中国异见人士的姓名。大黄鸭的照片。提及藏人抗议或倒台政治明星薄熙来的言论。政治漫画。

被称作“中国推特”的新浪微博,每天能够吸纳一亿条信息在此发布。与此同时,成批的审查员却在小心翼翼地清理着这一洪大的信息流,寄希望能够过滤出挑战政府、扰乱“和谐社会”的“反动言论”。

其实,新浪的审查手段是公开的秘密。五个月来,我们一直监视着那些监视网民的审查员。今天,我们正式发布这一项目的调查成果,并以互动功能协助读者查看和了解从新浪微博上删除的图片。

因为中国政府在境内封锁了推特和脸书,新浪微博一跃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与五亿用户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尽管微博上的言论或高雅或粗俗,或委婉或刺耳,但此地绝非一个自由的论坛。

在如今的中国,新浪微博的审查员跟其他网站的审查员一样,对删文尺度的拿捏有些吃力。如果让用户畅所欲言,政府就会不高兴,可能要强迫关站。然而,如果大肆删文,用户又会不高兴,可能会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发布消息。

现在,虽然针对微博审查研究颇多,但对图片审查还未付诸太多关注,而对图片审查背后的动机和目的,研究成果就更是寥寥无几。

近五个月来,我们的软件悄无声息地关注了100个微博账号,收集了所有附带图片的微博信息,并对这些微博反复检测以查看它们是否已被删除。如今,我们的存档已收录了超过八万条微博,其中至少4200条被审查员删除,占总发布量的5%。

从这些被删除的微博中,我们提取了今年夏天某两个星期收集到的样本,共计527条。通过一批精通中文的志愿者的协助,我们对其进行了审阅和分析,从中发现了若干敏感事件:对倒台的政治领袖薄熙来的审判;重庆女警的街头抗议;对公盟创始人之一许志永的抓捕——这一组织已被政府取缔。

一直以来,新浪和其他中国微博网站一样,仰政府之鼻息,小心行事以求生存。今年夏天,中国政府以“散布谣言”的罪名抓捕了多位知名微博用户,各大微博平台只能听之任之。

在微博上,经常发布敏感内容的用户,或者追随者众多的用户,可能被揪出来加以威胁甚至投入监牢。一位微博用户(我们在此隐去姓名,以防中国政府对其报复)曾发布微博,批评当地政府的不良作为,但很快就收到了恐吓信,他如此描述自己的遭遇:

“我有一次收到过挺恐怖的私信。我发了一条曝光…一个地方官员的微博。然后他叫人…在私信上威胁我。说我的一切他们都了如指掌,包括我的家人等,我在明,他们在暗,让我最好赶紧删除了,他们会一直注意我的。后来我删除了那条微博,总得保护个人安全呀。”

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中国公司研发的审查技术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如果用户尝试发布含有敏感词的信息,这条微博会被自动过滤,他的粉丝什么都看不到。

即便自动过滤技术再智能,也无法识别信息中微妙的措辞,以至微博用户时常利用双关、反讽和错排文字来蒙蔽过关。

“微博用户借助汉字的特点规避审查,比如用含义无关、但发音或字形相近的汉字取代敏感词,”政治学者Gary King在他2013年发表的有关审查的论文中这样写道。比如,毫不敏感的“目田”看起来跟十分的敏感的“自由”非常相像。

政治漫画将无关痛痒的词汇转化为政治议题。例如,用“大黄鸭”暗讽天安门广场上的坦克,这幅图片形象直观,被广为传播。

“中国网民可以娴熟地运用反讽来表达抗议,”伍仟华(Jason Ng)在他的新书《微博屏蔽》Blocked on Weibo 中写道,“‘社会主义好’和‘我被地方官员代表了’这类十足倾向政府的评论,其实只是冷嘲热讽。”

为了对付“诡计多段”的网民,新浪雇佣了数百名审查员,来屏蔽和删除这些侥幸逃过自动过滤的信息。研究者发现,如果微博信息最终被审查,30%在5到30分钟内被删除,90%在24小时内被删除。

由此,网民与网站之间的猫鼠大战逐步升级:网站加紧研发更先进的审查技术,并雇佣手疾眼快的审查员筑起第二道防线;而网民的对策也层出不穷,或是在排版上做手脚,或是借晦涩的典故表达观点。

用户常用的一项对策是基于计算机对图片识别的弱处。一些微博的文字看似平常,但图片上却附有严禁散布的政治信息,比如六四事件和下台的领导人。虽然这些图片可以逃过自动系统的过滤,但之后还会被人工删除。

我们在此展示被删除图片的同时,也翻译了部分图片的文字说明,并尝试传达图片背后的深意,比如解释中国的文化传统,介绍相关的公众人物,以及破译微妙的政治观点。

我们分析了从100名微博账号上删除的图片,发现它们大致代表了十类“不和谐”的文化。这些图片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们有机会窥探中国精英苦心经营的公众形象,及其秘不可宣的内心恐惧,并让我们从中了解中国如何运转这一庞大的审查系统。

就微博审查这一话题,我们曾尝试联系新浪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为止,他们尚未做出答复。

在ProPublica开展研究的同时,空间信息设计实验室(Spatial Information Design Lab)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布朗媒体创新学院(Brown Institute for Media Innovation)也在进行名为“翻墙”的研究项目,所采用的研究手段与ProPublica的项目大致相同。他们的合作伙伴为美国笔会和汤森路透。

如果你参与了审查微博,并有意与ProPublica分享你的经历,请与我们联系:weibo@propublica.org (PGP秘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