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力建 

“我对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很困惑,请师傅开示。”

“你说即心即佛,他就说非心非佛;你说非心非佛,他就说即心即佛。”

“哦,原来是这样。”

“你说原来是这样,说明你还是执。”

“谢谢!”

“不用谢,这是我说的,不是你说的,还是我的,不是你的。”

……

上面是我朋友与百丈寺方丈顿雄禅师的对话。咋一听,摸不着头脑,毫无逻辑可言,但我朋友有如醍醐灌顶,对顿雄禅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上述对话充分反映了禅宗“不立言说”的特点。佛教修行追求无我的境界,达至无我先要破除对世事的执着心。去执着说起来轻巧,真正做到极为不易,有时候庆幸自己破了执着,不过是一种执着被另一种执着代替了而已。立言说会让人执着,例如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是以言说破言说,朋友惦记着它们却是一种执着,没有理解其中破执着的用意。顿雄法师对朋友的迷惑没有说破,而是点到即止,这又是禅宗的教法特点。师傅指点的作用是有限的,一是一,二是二,徒弟自悟才能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禅宗的教法是印度佛教所没有的,它来自儒家的教育理念,《学记》篇:“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是禅宗著名公案,出自唐代名僧马祖道一之语。马祖道一是六祖慧能的二世徒,洪州宗的创始人,洪州宗以教法活泼著称,门徒众多,号称“八十八位善知识”,铃木大掘称马祖道一为“唐代最伟大的禅师”。

怀海是马祖道一最著名的弟子,1200年前,他在此担任百丈寺的住持,订立影响深远的《禅门规式》,又称“百丈清规”。禅宗虽然恪守印度佛教的价值观,但是引进很多儒、道的理念和形式,在印度佛教经典中找不到根据,故称为教外别传,意思是在如来言教以外的特别传授。禅宗一开始只是一种修行法门,怀海订立《禅门规式》,标志着禅宗正式独立。

印度佛教认为掘地、斩草、种树等生产活动是“不净业”,禁止僧侣从事劳作,僧侣只顾修行,乞食过活。禅宗变苦修为顿悟,坐卧行止,无不可以禅修,怀海进一步把劳作也当成修行方式,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口号,使僧徒劳动不仅光荣而且必要,开辟了一条农禅结合的道路。在佛教立场来看,经济自足,使禅院免受社会动荡的干扰。在世俗统治者看来,禅院不但不争夺税源,而且成为开发山区的一支社会稳定力量。禅宗的特点使其躲过唐武宗和周世宗的灭佛运动,宋以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

禅院经济很像“人民公社”,僧侣共同劳作,共同起居饮食,没有私产,没有特权,无亲无故,过着真正的共产主义生活。又跟“人民公社”有所不同,如果忍受不了禅院的清规戒律,僧侣可以还俗,人身自由有保障。

当代禅宗在全世界开枝散叶,蔚为壮观,铃木大掘居功至伟,最著名的弟子有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铃木大掘英语纯熟,又精通中国和日本传统文化,为禅宗开出一条现代化之路。但是在“人民公社”鼎盛时期,中国的“禅院公社”则几乎被摧残殆尽,靠着百岁老人虚云和尚在云居山真如寺保存了一丝法脉,最近两任全国佛教协会会长都是虚云老和尚的弟子。现在新修的百丈寺是2004年百岁高龄的本焕长老募集亿元善款重建的,本焕长老也是虚云老和尚的弟子。

我们此行主要目的是拜访靖安县宝峰寺方丈衍真法师,衍真法师恰好到百丈寺做客,我们循迹而来,才有幸领略百丈寺的庄严,领教顿雄法师的智慧。衍真法师是北大社会学系80年代的高才生,身材清瘦,声音和相貌都显年轻,反应敏捷,说话毫不拖泥带水,一看就是谦谦君子,脱凡不俗。我们一入山门,就径直领我们去“野狐岩”和“天下清规”石刻。没有一句问话,彷佛看透了我们的心思。

百丈山的风光很不错,层峦叠嶂,危崖壁立,竹木葱茏,听说还有瀑布和温泉。宋代大儒朱熹撰有《百丈山记》:“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

但是,与精神上的收获相比,风光美景就是衬托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