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历史*专访冯学荣

2014/3/20


 


 

日本“殖民主”国策是中日争的根源

 

 

摘要:为纪念抗日利,新浪史特访了《日本什么侵:从甲午争到七七事》、《从共和到内北洋十七年》等作者学荣,从史料出大家解他眼中的“九一八事”、“田中奏折”、“谋杀张作霖”等史事件。以下是访谈

  新浪史:史教材蒋介石、学良日不抵抗,您蒋、张对置不当,害了甲午之后日本在殖民利益,两个法似乎是矛盾的,您能一下

  学荣:并不矛盾。1923年国民党和苏联盟之后,苏联支持国民党打出“打倒帝国主”、“除一切不平等条”的口号。
国民党
了打倒北洋政府以便上台政,不但高喊上述口号,而且在实际上,也做出了排英、排日的行

  例如,学良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在施了“抵制日”、“包围满”、“禁止租地日本人”、“建葫芦港”
等激
抗日行、以及枪杀日本军事测绘员等。

  蒋介石、学良做,从中民族的感情上而言,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当年正是日本帝国如日中天的候,日本自从1905年以《会三省事宜条》从清政府手中攫取到的旅、大租借地和南路等殖民益,然不会甘心拱手交,再加上日本自认为需要保住事据点、以防范苏联俄国的向南扩张

  一来,中国的激民族主也激起了日本的激民族主,于是,以日本首的右派激进势力,决定反就是“九一八事”爆的主要史背景。

  “九一八事”爆三省之后,蒋介石、学良方知道:日本果然不好惹,下,蒋介石决定忍,就是后世人所熟知的:“不抵抗政策”。

  所以,蒋、是在1926-1931年几年日外交硬、而1931-1937年日外交则较软。其“硬”、“”的分界线,就是1931年爆的“九一八事”。

  新浪史:九一八事不抵抗,主要任是学良是蒋介石?

  学荣:在“九一八事”之前,蒋介石就和学良交底:在不是和日本打仗的候。学良在“九一八事”之前的一段,也群发电北各地的警机关,要求:即使日本人事,也要忍。

  些史,都是有史料依据的。所以,就当而言,尽力避免和日本爆争,是蒋介石和学良的共。也就是:即便是了蒋介石在北,不抵抗,也应该是一起“大概率事件”。

  新浪史:认为中日争是可以通外交判、政治手段避免的?如何避免?

  学荣:我并没有在拙作《日本什么侵》中提出“中日争可以避免”的点。而且种假性的问题,其是没有准确答案的。

  但是,多年以后的我在回研究中、日双方关于当年的史料,至今可以基本原的事,似乎是比清晰的:国民政府上台之后的激外交,推倒了中日争的其中一多米骨牌。

  当然,我似乎也可以:是日本有在先,日本在1905年从大清国手中攫取了旅、大、南路等殖民益,因此,第一的“多米骨牌”,是日本人在1905年所推倒的。,似乎也能成立。

  之,日本当年的“殖民主”国策,是中日争爆的根本原因,个定性,我认为至少从在的材料来看,应该仍然是成立的。

  那么,假国民政府日本延晚清、北洋以来的靖政策,尊重日本在旅、大、南路等地的既得殖民益,中日争是否可以避免呢?

  我的答案是: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是清晰的:甲午争之后,晚清、北洋日本采取靖政策,在三十多年的里,中日争的确是没有爆

  新浪史:有人,甲午争之后日本的国策,就是要侵,只不是在其国内了一个演程,或者是在日本国内了一个各种力博弈的程。您怎么看?

  学荣:里有一个概念,需要推敲推敲。什么叫做“侵”?英国侵占香港,算不算“侵”?算。但是英国当年有没有一个亡中国的划?没有。

  同理。从个意上的“侵”来,日本的政治精英,其“侵”思想,其远远不止在甲午争之后,而是在更早之前,具体而言是在明治新的初期,就开始有了。

  在当年日本人的眼中,所的“蒙”,也是我的中国北三省,日本个国家有两重大意

  1、经济。日本是瘠国。当年日本人认为:没有源不安全。

  2、国防。日本需要防范俄国,而北三省是一冲地”。

  所以我“日本向中国扩张已久”法,应该是成立的,因有史料据支撑,日本人自己也是承的。

  而至于流行很广的
“日本
亡中国蓄已久”
法,性质则完全不同了。我很意接受法,可是很憾,我至今未能找到确据。日本人也一直否认这一点。

  当然也并不意味着我永正确。不定哪一天日本挖掘出来一份旧日本政府的《政策纲领》,里面明确写着:“无如何,必须灭亡中国”。那么你、我、他,都无了。但是从现有的材料来讲,这个论断的史料依据严重不足,而且相反的史料反而很充分。这些都在拙作《日本为什么侵华》中有详细讲述,此不赘述。


       
尽管这些话不中听,但是,我们做学问的人,说什么话都要有依据、有证据、有出处,这一点,我认为做学问的人应该坚守,不能向人屈服。

  新浪史:日本发动争当在国内是支持率很高的,日本史上是否一把向大陆扩张看做日本展的唯一方向?

  学荣:应该讲从明治新开始,日本多政治精英主向大陆扩张,主要有三个原因:

  1、当是殖民主横行全球的代,英、法、荷等帝国主国家向扩张,日本当号称学西方,连这个也学了。

  2、日本源缺乏,认为北是日本民族千秋万代生存和展的空

  3、日本需要防范俄国,而需要至少在北取得事据点,以“御(俄)于国之外”。

  所以,当年的日本精英有
“大
陆扩张”的思想,应该说是符合史事的。

  新浪史:田中奏折是真的,怎么价田中奏折的内容?

  学荣:质证的角度而言,判断《田中奏折》是不是真的,最科学的方法,是奏折上面“田中一”的名是否属。比如一份借条,是不是我写的?那么就要看我的字,字是我的,借条就是我写的。

  但是在的问题是:个文件日文原件都找不到,有的只是中文翻件,是日籍台湾人蔡智堪声称从日本皇内“摹写”出来的。

  里需要注意“摹写”两个字。所 “摹写”,是拿一透明薄、覆盖在原件上,用笔描出来的。但是蔡智堪本人深,依照常理,应该直接用笔抄写即可,没有必要用薄“摹写”。摹写的效率,然大幅降低。

  什么情况下需要“摹写”呢?比如:你在派我去抄写一份泰文件,我看不懂泰,我只好用薄覆盖、逐字“摹写”。甚至即便我不懂泰,我也可以依画葫芦、直接抄写,之,蔡智堪没有“摹写”的必要性,作出一个合理的解

  更别说1927年当年微型照相机早已世。

  所以,蔡智堪所写自己“摹写”
《田中奏折》的
一文,是有逻辑漏洞的。

  除此之外,《田中奏折》有其他的漏洞。比如:奏折提到“《九国公署之后,山有朋与大正天皇会”。知:山有朋死于1922年2月1日,而《九国公署于1922年2月6日。也就是,《九国公署当天,山有朋就已死去五天了,不可能死而复生、与日本天皇开会。

  如果从法庭质证的角度来看,提出份《田中奏折》的人,既拿不出它的原件,也拿不出它的复印件,应该讲据,是得不到法官取信的。一点,可能普通者理解起来会有一点度,但是于法律工作者来,此中的逻辑应该是比清晰的。

  退一步而言,即便《田中奏折》是真的,它也只是一个“吞并蒙”的,并不是一份“吞并中国”的。我建议对这份奏折有趣的朋友,要先细读这份奏折,再作评论和判断。

 


新浪
史:抗日争之前,中国的反日活是怎的?

  学荣:如果提的是1931年之前的反日活,主要有以下几

  1、“包围满”。学良在日本的“南路”周,建各种路,采取低票价的方,迫使“南路”生意江河日下、濒临

  2、“葫芦纠纷”。日本人一直港。而学良葫芦港,日本的大港构成了有力的、甚至是致命的争。

  3、“抵制日”。个大家都很熟悉。古今大同小异。

  4、“商租权纠纷”。学良在北,禁止中国人租地日本人商、耕种。

  5、“修筑纠纷”。作霖生前允诺给日本修筑一些路。但是,学良一直拒绝兑现

  6、“日本人”。两个比突出的例子是:

  例一:  
1927年3月,“南京事件”,北伐
军杀死日本民一人。

  例二:1931年5月,军杀测绘员中村震太郎等二名日本人。

  主要以上。也仍然需要充。

  而如果提的是
1931-1937年
的反日活主要有以下几

  1、“抵制日”;

  2、“抵制日本开”;

  3、“日本人”。从日士兵,到日本者,到日本,到日本警察……。。而高潮则为1937年7月27日爆的“通州事件”,在此事件中,由中方策反的“通州保安”,死了235名当地的日本民。

  应该还有其他,大同小异,不再述。

  新浪史:谁谋杀作霖?

  学荣:杀张作霖的指使人河本大作,在史档案里留下了《自供状》,另外,河本大作在好友小国昭承认过此事,《小忆录》有相关记录。再者,河本大作的朋友菅原亮,也留下了相关的言。应该讲,河本大作刺杀张作霖一案,史料依据是比充分的。

  几年前有人提出“苏联间元凶”,据是翻苏联特工人事档案而得出的新。但是我认为:即便苏联个档案,也不能必然推翻“河本大作元凶”。道理很简单苏联特工
谎报、冒
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新浪史:的真实经

  学荣:日本在北京周兵,基于1901年《辛丑条》,驻军的初衷是防范再起、保京津一民和外交人

  我只。而至于驻军,是有理是无理,那是另一个话题

  1937年7月7日晚上,个日本部的一支小分,在宛平城旁的空地上演。在演程中,有身份不明的人士,在黑暗中向日。于是,日集合,点名,有一名士兵失踪。日军认为:士兵是被中国国军绑走了。

  史料示:个“不明人士向日”的情应该是存在的。因的描述、和当宛平城里的国军营金振中的述,是一致的:都听到了那些冷的声音。个,双方的记录,都有史料依据。我写史的,当然不能口无凭。

  而至于些冷放的?至今未明。从目前的史料来看,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有嫌疑。日本人的嫌疑,在于事之前,日军营中有“七夕有大事生”的言。而中国人的嫌疑,在于事前,中方第二十九 动发攻”。

  我所一切,都是有史料支撑的,具体出都在拙作《日本什么侵中,有详细注。在此不述。

  “冷”之后,一小军认为是中国国第二十九开的,于是日敲打城、要求入城、搜那位
“失踪” 的士兵。国
话请示上之后,拒。而日示上,于是日决定开

  双方打打、谈谈、停停,直到7月11日,日本首相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增兵北。日方的史料认为:庚子拳乱是前,此北日的兵力在弱应该增兵、以防万一,否北日可以被屠

  当然,日本次增兵,是“以防万一”?是蓄意争?日方的史料,是否存在故意改的可能?未知。倘若要改,需要络许史当事人、要求“一口径”,在有言自由的日本,恐怕不是一件容易到的事。


       
但是,后世相当多的日本学人认为:日本内阁这次增兵决定是鲁莽的、愚蠢的,也是灾难性的。

  而在南京,蒋介石则认为“忍耐的最后关”已到了,中国民众的抗日情十分高,如果此再作妥,蒋介石恐怕大失民心、保不住政了。

  于此,蒋介石作出了“在上海打一仗、呼吁国同情”的决策。于是,蒋介石下令国日本上海虹口陆战队起了攻。淞沪役打响。中日争,全面开打。

  新浪史:日本人在发动全面侵争之前,中国的真打算是什么?

  学荣:史料示:在1931年之前,日本政策主要以下几点:

  1、保住1905年取得的旅、大、南路、路等殖民益;

  2、《民四条》等新条所取得的新益,例如北“商租”;

  3、希望学良能与日本盟合作,确保日本在蒙地区的地位。

  而在1931-1937年,日本的政策成了:

  1、要求中国承洲国”;

  2、要求中国北地区“特殊化”,最好是“独立”;

  3、要求中国合日本、反反共;

  4、要求中国采取日的经济政策。

 

  什么会有个“”呢?因在1931年,日本关侵占了北,日本的民族主也狂了起来。日本政府下,不可能心、反民意,将北拱手归还中方。

  新浪史:抗日去了近70年的,您怎么看中日关系的未来?

  学荣:认为在可的将来,中日关系的前途是悲的。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日政策,有且只有以下四种方案:

  1、忍相

  2、呼吁和解。

  3、口头强硬。

  4、出手开

  我不敢肯定采取哪一种方案,才符合中国人的利益最大化。因此,我不敢随便言。也有人会批:知分子如果不国家大事出自己的声音,是没有任感的表

  但是,我认为:一个人如果在没有确切把握的情况下,随随便便地自己都不敢肯定的声音,那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

  正是出于种敬畏之心,我决定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对现的中日关系指手画脚、而将它交掌握更多数据和信息的人士、去策划和应对


 


       
但是,尽管如此,有一点我还是想说:对日外交,应该围绕“利益最大化”这个核心,不能被民粹主义牵着鼻子走。我想,这是我唯一能说的一点看法。


 


 


(
编辑:新浪文史 
文娟)


 

《日本为什么侵华:从甲午战争到七七事变》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389453.html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中国数字时代亚马逊镜像(墙内可直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