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的自黑实际上是在消解职业责任感:既然这个行业没有价值,那么个人的努力便完全没有意义。既然只是为了混口饭吃,那么何必追求卓越,何必强调职业伦理?

今年的江苏高考理科状元吴呈杰可能没有预料到,自己的志愿填报会在新闻界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当他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自己对北大新闻专业很感兴趣时,“所有采访我的记者都不建议我考新闻。”于是状元转而考虑金融专业。一些媒体微博账号在转发这条消息时,还给劝吴呈杰别学新闻的记者冠以“良心记者”的称谓。

新闻从业者对自身职业的抱怨并不鲜见,自嘲、自怨、自黑都可以理解。但是这样“集体苦劝”状元别学新闻、别做新闻,还是暴露出不少从业者自轻自贱的扭曲心态。

1、自黑很正常,但应有限度

平心而论,各行各业都有“自黑”的声音,这并非新闻界的专利。编辑记者喜欢自称“新闻民工”,而金融界人士也自称“金融民工”,程序员则自称“码农”,抱怨自己的工作苦逼——就连被万人羡慕的公务员群体也经常抱怨工作忙收入低。

自黑之所以常见,一方面是因为身处局内时,能够深切感受到本行业的许多弊病,做出针对性的批评;另一方面,自黑也是一种生活技巧,通过半开玩笑的自我贬损,降低期待,减轻工作生活带来的重压。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黑不仅正常,而且可能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然而,如果在自黑的道路上一条路走到黑,就成了自轻自贱,这就并不常见了。自称“码农”的程序员们,肯定不会异口同声劝自己的后辈别学计算机;抱怨工作累、工资低的公务员,也不会否认这份工作吸引人的一面,不会叫大家都别参加国考。

当自黑跨过界限时,一个人对本行业的态度几乎是完全的否定,不认为其有实质性的意义;对于自己仍在从事这份行业这个事实,则带有深深的懊悔和不甘。这实际上也是在消解职业责任感:既然这个行业没有价值,那么个人的努力便完全没有意义。既然只是为了混口饭吃,那么何必追求卓越,何必强调职业伦理?任何行业都需要职业精神和责任伦理的支撑,如果一个行业中大部分人都持有类似的心态,这个行业将会加速走向危机和崩溃。

2、不应故意忽略新闻职业的“富足”之处

那些“苦劝”状元不要报考新闻专业的记者们也许没有意识到:他们之所以能够站在状元面前提供自己的建议,其实正是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带来的机会。状元在做专业选择时,听到了父母的声音,听到了老师的声音,除此之外就是听到大量记者的声音,并没有听到来自其他职业者的声音。这背后正反映了记者这个行业本身所具有的权力——这种权力可以视为全体公民委托的,大家委托记者接触各类信息源、采访新闻当事人,委托记者根据自己的采访所得还原事实,发表能够影响舆论的新闻报道。

正如公务员离权力近,金融圈离财富近,记者则离话语权近。记者的关切很容易成为大众讨论的话题。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不少人认为在中国从事记者行业“十分危险”,但业内人士知道:真正遭遇过危险的记者,不过是少数中的少数,绝大部分记者的整个职业生涯都不会面临高于其他行业的风险。那么大众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印象?恐怕原因之一便是记者掌握了话语权,一旦有记者遭遇危险的事情发生,便能够迅速传播,为众人所知。

中国传媒大学的李星佺、刘南琦和李云瑶在一篇题为“媒体人:一半屌丝,一半高富帅”的文章中还指出了记者的另一个“富足”之处:资源。在他们看来,“一个成熟的职业记者,在其多年的从业过程中,都建立起了较为庞大的社会关系网,拥有广博的‘人脉’。这是其它行业较少能够匹敌的巨大职业优势。”他们引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的话说:相比起普通人,记者“小孩上个学,托个关系,买火车票,递个条,并不是像社会上讲的那么苦逼,网上讲的那么悲情。”

在劝说状元放弃新闻专业的时候,不知道那些记者是否有意忽略了这个行业的富足一面?

至于“劝说被采访对象”这种行为本身,存在僭越职业伦理的嫌疑,不过这是另一个问题了。并且由于并不清楚这些记者具体是怎样劝说的,在此不做过多讨论。

3、不必对新闻行业的意义感到幻灭

对新闻业的过度自黑,暴露出很多媒体人,尤其是传统媒体人幻灭的心态。在政治压力和新媒体冲击的双重挑战下,很多人看不到这个行业的意义。

实际上,无论传播技术如何变化,无论政治炎凉如何转换,只要当今人类社会的基本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闻行业就有着继续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为了经济的运转、政治的运行、社会生活的正常开展,人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信息,并且越来越需要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便捷地得到高质量的信息。

很多时候,危机的另一面是契机。新技术为新闻的采集和呈现都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能够给新闻业带来一个更精彩的未来。

更重要的是,新闻业的意义从来不会因为空间的收紧而降低——恰恰相反,这个社会对真正优质信息的渴求或许是从未有过的急迫。

结语

选择专业,不仅是选择一份预期的收入回报,更是选择个人的理想和对社会的责任。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新闻业都没有一些人描述得那么糟糕。苦劝状元并不是“良心”的体现。令人高兴的是,吴呈杰说,他虽然不会选择新闻专业,但仍然会坚持理想,以后成为财经记者这类的专业型记者。

(首发于 腾讯反思媒体 )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