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為編輯所擬。

長毛步出收押所,感慨才幾星期,香港已經變成大監獄。今日政府把政總圍起,把原來的「門常開」,關得緊緊;也把人氣十足的「公民廣場」,變為生人勿近的禁地。

NOW TV 介紹了「公民廣場」,報導指『廣場放置旗桿的位置,十分適合用來做講台,深受示威團體歡迎。無論是免費電視牌照風波,又或是新界東北發展撥款,都在這裏舉辦多晚大型集會……..據聞梁振英相當緊張,要求各相關部門要「睇實」,確保加設保安工程可以如期在八月底前、人大常委就政改作決定前完成。政改風暴威力會有多大,可想而知。』

《逆權大狀》中那句「國家是屬於人民的」,聲聲入耳,奈何我們的政府,一面把人民往外推出去,同時把自己禁閉在另一個牢房。

NOW 的報導指「公民廣場」這個「牌頭」,源自「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風風火火的反國教運動,感覺已經很遠,很多家長組成員都忘了這個片段和來龍去脈。

兩年前9月1日四萬人出席的「公民教育開學禮」音樂會後,十位大聯盟的成員即晚加入學民思潮在政總門外的絕食行列,當中有年過六旬的退休老師韓連山和何芝君,還有家長組的Linda黃瑞虹等。

絕食這種自殘決志的做法,至少要耗上三、四天才能產生其道德力量,但在這之前的空窗期,運動聲勢一旦缺乏新動力,有可能在音樂會的高潮後迅即退卻。

不想、也不該把「注碼」全壓到絕食者身上,所以努力拉闊戰場,家長組提出並與大聯盟商討了以下構想:(以下是九月二日家長組的電郵內容,節錄如下)

一、政總定位:我們要把政總,變為「公民廣場」。晚會上,好幾位上台的嘉賓,都說政總前的景況,聯想到89年的廣場。我們何不以此聯想,拉動大家的情緒。在「廣場」上,順理成章要有「公民(七) 課」,有教協的「解(毒)紅材料」展板、掛幡由學民的「埋單計數」變為「公民廣場」、「守護孩子」。我們呼籲老師、學生上課或放學到來上課;

把廣場重新定義/位,變成大家的廣場,讓大家有多一份的歸屬與參與感,這樣有助聚眾,並轉化成運動能量。廣場不是孤島,除了「絕食十子」,還應該是個公民教育、交流的平台,所以很自然會發展出「公民七課」的相輔相成行動。

每晚活動:除「公民七課」,也要讓支持者有得參與。因此,每晚會有訴求,譬如:某一晚發起「一人一蛋」運動,呼籲大家帶上雞蛋,繪上心意字句,放滿廣場;又一晚,請帶來及點上一根蠟蠋,多感性呀;又一晚,請教會朋友到場在特定時刻,一起為絕食者及香港的下一代禱告。我想說,這都是有新聞畫面、也是對絕食者的重要支援,而且可鼓動更多人的參與。期望未到星期六晚,大家會有一句共同語話:「你去左廣場咪?」

後續:如果政府仍無動於衷,這正好是推高「罷課」的有力彈藥;

很多建議都得到落實。家長組韻琪動員前同事Vivien和Adrian大筆一揮,寫出「公民廣場」的「墨寶」,於是把政府的廣場,歸還人民!

老實說,打從絕食開始,無論是大聯盟抑或是家長組都感到「大鑊」,因為caring team未set up,又要安排專人全天候招媒傳媒,聯盟內更要對外說清楚我們是「留守」抑或「佔領」。反正就是千頭萬緒。

兩年前,我們從阿爺欲禁止的思想籠牢掙扎出來;兩年後,發現四處都是籠牢。曾鈺成說這是「多事之秋」。山雨欲來,接下來的冬天恐將更燥動、更不好過。但願總結出當年的運動經歷,能為往後的公民運動,有哪怕是一丁點的貢獻,並向當時的各路戰友致敬,包括已去世的Wilfred Lai.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