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膺教授《“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一出,便在时下的舆论场“吹皱一池春水”,引起各路人马激烈的口舌之争。有人指责肖文是“用大字报的方式来倒韩”,有人立即回敬说“我们需要‘膺式’批评”。看到正反批评后我才去细读肖文,肖教授的语气虽然有点“刚”,文章的用词也比较“重”,如称《后会无期》是“一部十足的烂片”,如说韩寒本人“很猥琐”,但这些判断大体是建立在他文本分析的基础之上,我并没有闻到几十年前那种“大字报方式”的火药味,这是肖膺教授多年形成的“‘膺式’批评”风格,只是这次批评到具体个人才让有些人觉得有些“扎眼”。

   《后会无期》是否为“一部十足的烂片”,韩寒本人是否“很猥琐”,这属于审美判断或价值判断。俗话说“此人之肉彼人之毒”,美学家也常言“趣味无争辩”,且不说搀和着圈子意气和商业利益,哪怕仅仅审美判断就容易流于莫衷一是,价值判断更可能见仁见智。自从韩寒代笔之争后,我不再看任何挂名“韩寒”的东西,自然没有兴趣关注被炒得火热的《后会无期》,对肖教授文章的是非对错也就无从谈起。

   《后会无期》的编剧和导演都是韩寒。韩寒的代笔之争尚未形成广泛的共识,在质疑者看来已经水落石出,在韩粉看来仍然尘埃未定。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韩寒和韩剧来说,首先不是评好坏,关键是论真假——韩寒是不是具备创作电影剧本的能力?

   于是,我们不得不把镜头推回到两年多年前的韩寒代笔质疑。

   那场代笔质疑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人对署名“韩寒”的早期作品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有人对韩寒公布出来的《三重门》手稿进行了比勘,有人发现有些韩寒的博文首先发在韩父的博客中,更有韩寒的友人抖出了韩寒写给自己的私信。在归纳大量质疑成果和分析韩寒面对质疑种种表现之后,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赵鼎新先生不惜中断手头的研究工作,写出了长篇论文《方韩之争》,并倾向于认定“韩寒是骗子”。去年我收到清华惠寄的一期《清华大学学报》,头版刊发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施爱东研究员约五万字的大文《韩寒神话的史诗母题》,对“韩寒神话”进行了神话学的深度理论分析。这场质疑让很多作家和学者开始重新审视韩寒,包括韩寒原来的熟人和朋友,包括韩寒原来的赞赏者,甚至也包括韩寒原先的吹捧者。冯唐写了《致韩寒的一封信》,对韩寒作为一个作家提出强烈的质疑:“一是你绝少谈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二是你文风改变太多,第三是你这次对于方舟子的反应过激。”并对韩寒引发的社会思潮表示忧虑:“因为你的‘神话’,这个现世认为不读书、不用功写作、下笔就能有神如助,不调查、不研究、大拇指夹着笔就能轻松论革命、论民主、论自由,出书无数,千万双手就在面前欢呼,捷径就在眼前,轻松出门,大道如青天。”北京学者崔卫平教授对韩寒也由欣赏变为质疑,还因此受到许多韩粉的围攻。更有大批原来无原则恭维吹捧韩寒的名流,面对事实他们集体选择了沉默,现在还有谁称颂“韩寒是当代鲁迅”?还有谁吹捧韩寒是“天才作家”?还有谁认为韩寒是“意见领袖”?还有谁断言“韩寒可以竞选总统”?当然,今天的韩寒已经“华丽转身”——据说他已经自称“国民岳父”了。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把自己弄成“国民岳父”,不知道他是在侮辱自己,还是在侮辱全体国民?

   不管韩寒拥有多少头衔,“少年天才作家”是他的起点,没有“少年天才作家”的金字招牌,就没有他后来的一切,所以我们谈论韩寒首先必须追问他作为“天才作家”的真假。署名韩寒的《三重门·后记》中,韩寒大言不惭地落款“一块上海大金子韩寒”,我们首先当然应该考察作为“天才作家”韩寒这块“大金子”的成色。

   还是让大家重读一遍韩寒致石述思的感谢信:“石老师,我是韩寒,借用我爸爸的微博登录一下。感谢您公正的态度,因为一个公共打假人物如果要确定一个作家有代笔必须要有证据,这是重大的指控。而且从世界的共识上,如果方舟子没有证据,却提出和确认这个指控,而所有作家都是无法自证的。这其实从刚开始就剥夺了写作者的言论自由,因为无法辩解。所以在全现今世界范围内都不会有这样的指控存在。谢谢。新年快乐。”这封信是韩寒借用他父亲微博中的“私信”发出的,记得石述思公布这封信后激起质疑阵营一遍狂欢。这次重提韩寒这封信绝妙尺牍,因为它是韩寒作为“天才作家”的最好见证,也是他这块“上海大金子”成色的有力说明。古今文人之间交往的书信,最能体现他们的个性、趣味和才情,韩寒这封私信也可以算作一个“天才”标本。任何一个码过字的人,任何一个看过《后会无期》的观众,将这封信与《三重门》、《零下一度》、《后会无期》稍作比较,都可以就韩寒是否代笔得出结论,哪怕你有成见,哪怕你有偏心,哪怕你不敢或不愿相信。韩寒多次表白自己对文字语言有“洁癖”,而这封信几乎全是语言垃圾,是不是他的“语言洁癖”这两年痊愈了?

   还有更重要的证据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网络高手 @勤劳十点 、@eprom 、@硬壳笨蛋 等人发现,韩寒有一些博文先在一个名叫“fjfh6602 的博客”中:2011年11月3日的一句话博文“这我也没办法,手快有,手慢无”。“fjfh6602

   的博客”上发表时间是11月3日14点15分,韩寒博客上是11月3日14点22分。2011年12月23日5点28分,“fjfh6602

   的博客”上发表了《谈革命》,韩寒博客上的《谈革命》是2011年12月23日6点零9分发出,前者比后者早发40多分钟。2012年1月8日6点9分,“fjfh6602 的博客”上发表了《我的2011》,韩寒博客上的《2011》发表时间是1月8日6点11分,前者比后者早两分钟。稍后 @彭晓芸

   发现,这个“fjfh6602 的博客”与韩仁均微博是同一个“通行码”,这表明“fjfh6602 的博客”肯定是韩仁均的。而且,2011年7月一个韩粉发现韩寒网上书店,其联系人是韩仁均,其邮箱是fjfh6602@163.com

   ,其支付宝账户是 fjfh6602@163.com

   。@勤劳十点 发现“fjfh”是“韩”字的五笔。大量证据都指向一个事实:“fjfh6602 的博客”是韩仁均的,韩仁均在给他的宝贝儿子韩寒代笔,韩寒父子在合谋进行蒙骗欺诈。网友 @伟大旗手李小眼

   用腾讯SOSO 搜“fjfh6602 sina 我的2011”等词,用“快照”打开了这个博客,看到里面的《谈革命》一文,比韩寒博客上的《谈革命》早发40多分钟,还把原文中的“父辈”改为“爷辈”。人们找到了韩仁均给天才儿子代笔的铁证!为了防止韩寒团伙通过公关公司去腾讯SOSO 删除这个链接,随后大量网友进行了截图,用视频拍摄保存这个铁证。第一个喊出“人造韩寒”的 @麦田 还复原了韩寒父子作案路线图,给网友复原了他们的“作案现场”。

   署名韩寒的《谈革命》、《我的2011》等“名文”,先发在他父亲韩仁均博客中,几十分钟后再重发在韩寒博客里,还有上面那篇给石述思的“绝妙书信”,都是韩寒代笔铁板钉钉的“内证”,至今还没有见到韩寒父子对此事的辩解,至今也没有见到过去那些挺韩名人站出来为韩寒父子辩护,出来嚷嚷的都是一些端不上台面的铁杆韩粉。

   韩寒的“第一桶金”——“新概念作文奖”也大成问题。全国各地的复赛选手都接到上海《萌芽》编辑部的复赛通知,奇怪的是唯独身在上海的韩寒没有收到本市的通知,更奇怪的是唯独给韩寒一个人举行复赛,更更奇怪的是现在上海公证处那次获奖名单中没有韩寒的大名。一个在博客中挑战现存教育体制、社会体制的“当代鲁迅”,自己却公然违反这种起码的程序公正,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愧疚和反省,反而以“一块上海大金子”自吹自擂,飘飘然自我感觉良好。我尤其纳闷的是没有一家媒体去寻求这件事情的真相,大家都装得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

   追求真相是媒体的天职,可国内媒体在韩寒这件事情上选择闭上眼睛。赵鼎新先生的《方韩之争》被国内多家媒体拒绝刊发,最后只好直接授权发在网络上。我那时连续写了十几篇“方韩之争随感”系列随笔,也曾托人找了两家国内媒体,都以“不愿惹麻烦”为由加以拒绝,最后还是《星岛日报》美洲版对拙文转发连载,香港《大公报》网络版也作了大篇幅报道,并选载了部分随笔内容。《星岛日报》美洲版总编梁建锋先生,当面和信中几次痛心国内媒体在韩寒事件上的反常表现。

   国内某些媒体和公共知识分子在韩寒事件上的乖张行为,其深层动因是他们的圈子和面子。多年来他们共同把韩寒包装成挑战应试教育的英雄、“天才作家”、“意见领袖”、“全球百大思想家”、“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俊杰。韩寒成了这些媒体和名流宣扬民主的代言人,一个十三亿人的泱泱大国,最后全都洗耳恭听一个高一留级生和退学生《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地球上还能找到比这更滑稽可笑的闹剧吗?最后他们觉得保卫这面旗子,就是保卫他们所谓的“民主”。我们再来听一遍广州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先生的高见:“@信力建:如果韩寒被搞掉,中国将倒退20年;如果连挺韩寒的众多知识分子都被搞掉,中国将回到文革”。“@信力建:信韩寒得快乐,信韩寒得永生!”韩寒岂止是中国的神话,他简直就是中国的神灵!如果没有那场韩寒代笔质疑,估计会有人给韩寒谱写一曲新的“东方红,太阳升”。这些公共知识分子至今还在网络和平面媒体上倡导民主自由,但他们在韩寒事件上走向了民主自由的反面。他们完全不能容忍任何不同的意见,比官方更不宽容,比宣宣还要狭隘。无论是对于媒体还是对于个人,这么做都是在透支公众对他们的信任,到头来损害了他们自己的公众形象,当然也损害了中国的民主事业。作家“十年砍柴”读了《差生韩寒》以后,愤而将寄赠他的《南方周末》扔进垃圾桶。另一位知名网友看到这些媒体和名人的表演后沉痛地说,要是这些家伙的“民主大业”成功了,我一定躲到深山老林里去过原始人的生活。这些当然是愤激之举,但可见此事对这些媒体和名流有多大伤害。

   只讲圈子,不论是非——这是“韩寒事件”中公众对某些媒体和公共知识分子的不良印象。大家应该看到圈子难以避免,圈子也并非全然都是负面。只要有人群,就会有圈子,这种现象古今中外皆然,绝非当今中国所独有。北宋范仲淹熙宁变法前后,就有政敌攻击他和欧阳修等人形成圈子,古代把“圈子”叫“朋党”,现代常把“圈子”叫“小集团”。欧阳修为此还写过《朋党论》的名文,对自己的“圈子”进行了辩护:“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早年我曾读过一位英国作家的一篇随笔Ring,翻译成中文就名为“圈子”。印象中这篇文章精彩极了,可惜那里复印还不普及,我没有及时将它译成中文。形成圈子的原因十分复杂,有的是要凝聚力量在一起干大事,有的是想形成规模在一起赚大钱,多数人形成圈子只不过是寻找归属感和安全感。归属感和安全感是每个人的内在需求,不管是政客、商人、学者还是普通民众,在具体生活环境中如果没有挤进或脱离了某个“圈子”,必然就会感到程度不同的寂寞、孤独和失落。我曾在《这人生,这爱情》杂感中说过:“归属感就是你觉得‘自己与他们是一伙’,安全感就是你觉得‘他们与自己是一伙’,前者可能是你‘没自我’,后者可能是你‘有幻觉’。”遗憾的是,人们通常都“没自我”,连苏轼也喟叹“长恨此生非我有”,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幻觉”。只有那些精神上的强者才能遗世而独立,可是,天下有几人能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呢?越是不自立的人越怕被甩出“圈子”,有些人敢于批评政府,但没有勇气得罪“圈子”,这就是人们抱团取暖的原因,也是人们昧着良心说假话的病根。

不能平心静气地看待对同伙的质疑,不能谦和地听听与自己不同的声音,这些追求民主的朋友其实也害怕民主。直面惨淡的人生,(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语言学和文学 > 语言学和文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7738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中国数字时代亚马逊镜像(墙内可直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