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内媒体大炒特炒习近平会见安倍时“不苟言笑”的样子,令我这个中国人以及“新闻老兵”感觉羞愧:首先,东道主在自己的国度冷脸待客,本身就不礼貌;其次,本国媒体还借题发挥羞辱远道而来的客人,更失风度。

令我不吐不快的还因为,在昨晚的一个聚会上,有好几位朋友为此叫好,他们的理由是“对于小日本,没必要好脸相待!”。我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他们的心理,但实在无法苟同这样的狭隘。要知道,安倍过来参加的是APEC国际会议,只不过这个会此次在中国北京举行。倘若下次移师东京,日本人以牙还牙对待出席会议的中方领导人,中国人作何感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什么孔老夫子的这句话,很多国人就是听不进去呢?相反却喜欢选择“冤冤相报”,昨天你刺我一剑,今天我还你两刀。时间已经过去60多年,不少同胞对于日本的“仇恨”似乎历久弥新。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冷静下来回顾历史,我们将发现日人阴谋的得逞,其中有中国人的“帮忙”。83年前(1931年9月18日),正是因为中国各派势力将自己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才导致日本关东军在1万对东北军14万的兵力悬殊情境下,居然得以半年之内占领东北三省!

张学良的“不抵抗”、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汪精卫的夺权行动以及其他势力的趁机坐大,在在都显示当时的中国并无团结抗日的集体意志和决心,以涣散对坚决,败局是必然的。回望历史,只能喟叹这是中国的宿命,很难将责任完全归结于某个具体的人和派别身上。

对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以及其后对于中国的全面侵略,给中国带去的巨大伤害,无论怎么声讨、谴责都不过分。半个多世纪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也从未曾忘记那段历史,并以种种方式予以纪念。但是,记住历史并不是仅仅记住仇恨,而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以益来者。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近些年在所谓的“反日抗议”方面的确存在一些过激并值得检讨的地方。例如“抵制日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日经济互惠互利的大背景下,就有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意味了。进而怒砸同胞所购的“日本车”,就更是离谱之举;再例如“中日必有一战”的论调,就简直是“祸国殃民”了。中日两个大国一旦开战,必然两败俱伤,谁也休想从中讨好。

在我看来,最适宜的纪念方式不能仅陷入悲情的回忆和报仇的快感,而应反省并自强。当年正是由于国人的团结和力量不够,致使日本能够以小欺大。其实放眼整个近代史,中国遍受列强欺辱,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均是由于自己不够强大的缘故。

但当下中国存在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不正视、甚至歪曲历史。抗日史更是被扭曲得厉害。历史教科书中存在不少失实的地方,而反映抗战的电影和电视剧大多都是意淫之作。从这样的“历史”中,很难汲取有益的教训。

很多国人根本不了解当年日本人是怎么得逞侵略野心的,也不清楚战后的日本发生了哪些变化,脑子里只有“日本鬼子可恶”的古板印象。我本人去过日本,对其做过一定的研究,整体而言并无好感,但也不得不承认日本的“强大”之处。

向“强者”学习,哪怕“强者”是曾经的“敌人”,也不应当成为一件难事。学习他人的长处是为了强大自己,为了不再受人欺负。日本当年也经历“丧权辱国”的“黑船事件”,被美国海军舰队洞开国门。但日本应之以“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从此走上强国之路。

今天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少国人因此变得骄傲起来,对待日本的态度更多了几分粗暴。这实在是不应该的事情。且不说人均GDP,我们与日本相距甚远,就是文明素质方面,我们也与日人相差很多年。国际权威机构连续多年的调查显示,日本人的国际形象远远超过中国人。

无端地羞辱他人,虽解了自己的一时之气,却给外界留下气度狭窄的坏印象。中国乃文明古邦,当礼遇远道而来的客人。况且“远亲不如近邻”,中日首脑此次能够会面并握手,有力地缓解了过往一段时间的剑拔弩张,对于两国以及亚洲和平都是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