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谈及《穹顶之下》的意义,我肯定柴静是个成功的公民运动的号召者,并且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基于阴谋论对她的质疑,以及那些利用这一事件进行的激烈政治反对言说。关于她是否避重就轻,是否“小骂大帮忙”,我愿意再引述前辈朱学东恪守的信条:“在这个时代允许的空间里,用这个时代所允许的表达方式和我自己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呈现自己的发现,表达自己的立场。”我以为,柴静做到了这一点。退一万步说,我们不把柴静的行动拔高到公民运动的层面,她也做了一个“畅销视频”,就像那些环保类的学术畅销书一样,在一定程度上让普罗大众和环境议题连结起来。

关于我昨天的文章,可以回复“动机”一词获取。

上面的好话说完了,我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谈一些对这部片子分析框架的意见。

在二十岁之前,我很喜欢柴静。

2009年柴静演讲《认识的人,了解的事》

2009年9月,她参加首都女记协的国庆六十周年演讲比赛,题目是《认识的人,了解的事》。在这段演讲的结尾,她说道:“一个国家是有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去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够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将近六年前,我觉得她说得很对。即使在一个政治上非常特殊的国家,公民的个人责任仍然不可放弃。而且当年我也曾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付出自己的个人努力,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就会出现积极的变化。

后来我知道,社会远比演讲辞里的复杂。个人的努力,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个人和周边的遭际带来改善,但并不是一个社会整全性进步的条件,单个个体的公民实践,在无组织的状态下也不可能变成具有整体意义的社会变革洪流,这种启蒙也好、觉醒也罢,既不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更不是社会进步的充分条件。把社会进步简单地归结为个体责任,这是一种智识上的懒惰。

说白了,这是在兜售成功学。这是“民主成功学”“法治成功学”,只要我们努力,就会有民主,就会有法治,就会有我们想要的一切,这种用进步主义的眼光来代替理性的分析,甚至否定历史中各种各样偶然的因素(这些因素意味着对于许多国家来说民主、法治、自由、人权都绝对不是应许的,一定在未来等待着你的),只会让人陷入一种“自我禅修”的困顿,与真正的社会变革目标之间,渐行渐远。

这些年,我越来越深刻地认知到中国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并不意味着为任何人辩护和张目,而是要承认在这样一个偌大的国家,从政治、经济到社会、环境,没有任何一个问题能够有简单化的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有人喜欢反复强调,在中国,一切问题都是体制问题。我套用昨天文章里的表述,在许多时候,指出这一点是“有道理,无意义”。当然,你要表达你特定的政治立场,你是可以反复拎这一点,但是在讨论严肃公共问题时,把一切都诉诸于体制,显然可能遮蔽问题的复杂性。

柴静的这部宣传片,我为什么越看到后面越不喜欢,因为我不喜欢这个片子的逻辑框架,更不喜欢这个片子那种具有强烈误导性的说理方式。

譬如,她主张中国要多开采石油和天然气,讲的例子是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率很低。但是稍有能源经济常识的人就知道,脱离生产成本来讨论这种问题是无意义的,比如中国的页岩油、页岩气储量也很高,但大多在四川盆地,开采这些资源的成本和在美国大平原上开采的成本,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在中国的地质条件下,开采同样的油气资源,其成本可能比普通大豆和转基因大豆的差别还要大,所以,实际上柴静所说的中国还有许多待采的油气资源,在经济上是没有可行性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片子里鼓吹中国要大力增加油气占比,和一旦缺水了就说“海水多得很,我们可以搞海水淡化”本质上是一样地简单、粗暴,不能服众。

又譬如说,她在片子里说,中国的资源消耗多么巨大,哪些资源消耗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但同时,中国也有许多工业品的产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和啊。当全世界处处充斥着Made in China的时候,当中国在为全世界生产着工业品、消费品的时候,中国也集中了全球相当比例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个无可奈何的事。我不是站在“工业党”的角度上说,“世界工厂”就必须是世界污染中心,就一定环境恶劣,但我想指出的是,不看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不看中国第二产业乃至整体的产业结构现状,专门挖出来一些摄人心魄的数字来做论证,说理是不充分的。

关于片子里提到的英国经验,相关论证几乎的逻辑更漏洞百出。

片子提到,在英国开始搞环保之后,英国的GDP翻了四倍。用这个论据来说明,环保和经济增长是不矛盾的。你单独拎一个英国搞环保之后GDP再多少年内翻了四倍有什么意义呢?同期你看看日本经济翻了多少倍、韩国经济翻了多少倍、台湾、香港、新加坡GDP总量翻了多少倍?在这种论证过程中,没有参照物,自己跟自己比,这是讲不通的。别人还可以说,你看没有搞环保的那些经济体,GDP翻了八倍十倍呢。遑论,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这二者,根本不能够直接建立一个线性的关系。

又如,在提及传统企业的人失业之后,如何实现“再就业”时,片子引述英国能源大臣和前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的话,环保就是创新,节能产业如何如何。这些空洞的说理都很美好,但一个钢铁工人明天真的能到节能设备厂里面找到工作吗?


政见激烈的英国工人庆祝撒切尔去世

片子里提及一个英国的煤矿,在1983年彻底停产,那是撒切尔夫人执政年间。在当时,英国有大量的盈利水平不佳的工矿企业尤其是国有工矿化被关闭,这本身就是撒切尔新政的一部分。姑且不论这和环境保护是不是有多么必然的关系,至少我们知道,撒切尔时代的去工业化固然对“蓝天白云”有帮助,但在英国也绝对不是人人赞成。君不见,2013年撒切尔夫人去世的时候,还有英国蓝领工人及其下一代欢欣鼓舞地庆祝呢,即使在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绝大多数的公共政策仍然能够分出受益者、受害者,不要以为“帕累托改进”很容易出现。

我们这里不讨论英国当年的失业工人是不是“活该”这种问题,也不讨论撒切尔夫人当年政策好还是不好。但一个事实是,英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巩固了自己在金融业等领域的地位,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重新强化,但同期英国的工业更大程度上空心化了。一个没有工矿企业的国家,也就是一个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中国如果真要学习英国的这种模式,学得了么?北京上海如果都把金融业搞起来了,就能够支撑十三亿人了么?

遑论,英国清洁能源的发展过程和北海油气田的开发是什么关系,这有太多人提过了。在全球主要国家中,英国金融业高度发达、能源自给有余、工业经济占比较低,相较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一众国家,英国在方方面面和中国的相似度都是极低的,可比性也是极差的。片子将伦敦烟雾事件和北京雾霾对比之后,就开始大谈起英国的经验,这完全是选错了参照系,难怪遭到各种吐槽。

这里,我不打算再进一步深入探讨她片子里面的硬伤,我想指出的是,她的这种“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学”的方法论,是有问题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不可以学,当然可以学,但是能不能学,有没有学人家的主客观条件?那是另一个问题。我无意特别突出中国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但是我认为在严肃公共政策的讨论中,无视中国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柴静这个片子给人的基调是,你看英国是可以做到的,加州是可以做到的,打12369是有效的,所以只要环保部门加强监管,学习学习英美经验,再来一个防治雾霾,人人有责,我们的空气就会变好。

果真那么容易吗?

实际上她还是在贩售环保“成功学”。她的整部片子,让我最不舒服的就是这一点。我对这种基调的不满,并不在于她是不是触及“终极问题”(比如说体制),是不是避重就轻“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而在于这种简单粗暴的乐观主义,会给人的认识带来误导,因为美好的愿望代替不了残酷的现实。

我想以另一个例子作结。

路边小餐馆的毛血旺,一份30块。你去吃它的时候,你知道它里面的油不干净。你可以呼吁,要抵制地沟油、回收油云云,要由食品安全部门来监管。然后,毛血旺涨到了50块一份。事实上,在人类历史上安全、洁净的水和食物,并不从来都是天经地义的,它在历史时期里是稀缺的,在当下也并不过剩,所以,安全洁净的水和食物,需要你付出更高的代价。

同样,好空气、好环境也不是免费的。在一个资源极度稀缺的国家,要真正推动经济转型,最有力的手段就是调涨资源价格。当这个成本均摊到全社会头上的时候,这个社会能不能承受。

这是真问题,不是假问题。

在所有的数据和事实中,选择一部分对自己有利的拎出来,然后自圆其说,这并不困难。但这不可能是成熟解决方案的基础。

我尊重柴静的努力,我不质疑柴静的动机。

但我们要知道,在103分钟里要讲清所有的前因、后果甚至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现实的。在这个国家,有许多事,花很多年时间去博弈和探索,都不能达成一个最佳方案,这才是我们面对的现实,中国进步的道路上,永远是荆棘比鲜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