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主:清方

有一种感受,叫做切肤之痛。

公平的说,美国在二战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像是电影里的美国队长。

1941年底美国参战前,世界形势岌岌可危:英国基本是倒在地上喘气了,只能在北非这种地方搞点小动作;德军在苏联腹地长驱直入,直逼莫斯科;日本几乎独霸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迫使中国蜷缩在西南角落里苦苦挣扎,国民政府甚至连宣战的底气都没有。到了这个时候,世界上还能够扭转人类命运的力量,只有美国。

希特勒本人是极力避免和美国开战的。不过德军高层认为,即使以美国的实力,也不大可能同时做到以下三点:一,在太平洋上凭一己之力击败日本;二,组织规模庞大的商船和护卫舰队通过北极航线支援苏联;三,率领盟军在西欧登陆。

结果美国不但将三个任务全部完成(太平洋战场的形势在珍珠港袭击后不到一年就逆转了),还利用每年全国发电量的1/4造出了原子弹。

二战中美国共生产大小航母156艘(送英国38艘),各类战机30余万架。也就是从那时起,美国牢牢占据了它在未来每场战争中的绝对制空权。看过本忘了名字的书,作者是美军空袭东京时的幸存者。他说自己在战争结束后的多少年里,一听到美国空军几个字眼,双腿就禁不住打哆嗦。

还有很多今天在世界上广为传播的商业品牌,如午餐肉,Zippo,M&M豆(其“只融在口,不融在手”的特性在热带前线很受欢迎),波音飞机,可乐,吉普车,创可贴等等,也是在二战中跟着美国兵扩散到世界各地的。

等到战争结束,美国一家的GDP相当于全球的一半,黄金储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70%,美军基地布武全球,美元成为国际硬通货币……美国自此登基成为世界霸主,直至今日。

可以说,二战是美国的加冕礼。

反观我们在二战中是什么角色?付出了多大代价?获得了怎样的结果?首都沦陷,国土尽失,同胞横遭屠戮……全面抗战可是在37年就爆发了,可咱们竟然一直都没敢对日宣战。直到41年底美国对日宣战后,才终于鼓起勇气,跟着大哥一起对日宣战(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传来,重庆街头当即便有人开始放鞭炮庆祝)。这其中饱含的屈辱,可见一斑。更多细节,不忍卒书。

西方人拍二战作品,展现的大多是纳粹的“恶”,而不是“弱”,甚至热衷于把对手表现得很强。基本思路差不多都是:敌人很强,但我们奋勇击败了他们,来之不易的胜利更是突显了战士们的伟大。

而在我国的影视作品中,鬼子们多少年来差不多都跟智障一样,蠢得无可救药。这个传统从地道战地雷战开始一以贯之。再瞅咱这边的好汉们,无论是国是共还是土匪,各个玉树临风,神机妙算,武艺非凡,谈笑间打得鬼子们灰飞烟灭屁滚尿流。可就是这四万万英雄的国度,被那么一群小丑虐了八年,甚至直到敌人投降时,大半国土都还在对方手里。

1945年英美苏三国签订了雅尔塔协议,将维持外蒙古独立的现状,作为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的条件,连招呼都没跟中国打。蒋介石派宋子文去莫斯科谈,斯大林表示谈个毛,这是老大们商量好的,一切以协议为准。蒋经国跟他争辩,说中国抗战多年,就是要收复国土。现在战争还没结束,又要把外蒙古分割出去,中方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斯大林直截了当地告诉蒋经国:“你说的一切都很有道理,我非常理解。但你要明白:今天是你来求我,而不是我在求你。假如你们自己有实力赶走日本人收复国土,我一句话都不会说。但你们现在没有这个实力,所以你讲的这些话,就都是废话。”

弱,并不可耻;失败,也没什么好惭愧的;但咱们居然能拍出这么多“手撕鬼子”之类的意淫作品,不敢正视自己曾经的惨痛与无能,乃至热衷于粉饰和歪曲历史,才是真正的悲哀。而这一切荒唐,对于那些在残酷战斗中牺牲的先烈,更是一种令人发指的羞辱。

附个去年给《抗日奇侠》的同类电影《厨子、戏子、痞子》写的影评: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830410/

弱者的意淫

昨天看了《厨戏痞》,明显是想模仿昆汀的《无耻混蛋》。抛开电影的技术环节不论,单就其抗日背景,我有很多不满。

抗战八年,中国军民伤亡总数约为3500万人,阵亡人数保守估计超过2000万。日军伤亡80余万人,其中阵亡30余万。数据中所体现出的中日国力军力的巨大差距,不知电影剧组是否了解。事实上,抗日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从来都不是一场大快人心的胜利,而更多的则是国家民族惨遭蹂躏的屈辱回忆。残忍地说,我们在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日本并非因为同我们的战斗而最终失败——我们甚至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战争赔偿。

考虑到这些,我觉得凡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影视作品,都需要本着一种严肃的态度。这种严肃并非是指官方话语里那种虚假和高调,而是应该体现出对于同胞先辈们抗敌牺牲乃至惨遭屠戮的敬意与哀悼。任何以夸张和搞笑为卖点的喜剧,放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都是非常不合适的。

《厨戏痞》中的主演都是实力派,在片中确实展现出了精湛的演技。如果编剧能够把同样的剧情移植到其他时代背景下,很可能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但很遗憾,赶上了近年来的恶俗,《厨戏痞》成为了电影版的《抗日奇侠》。

可能很多人觉得《厨戏痞》中尚未出现《抗日奇侠》中“手撕鬼子”那样荒谬的情节。但事实上,只要对于军事常识有着一点点的了解,就能看出影片中的战斗场景跟“手撕鬼子”没啥区别。随便举个例子:“戏子”张涵予扛着美军六十年代越战时期架在直升机和装甲车上的M134加特林机枪横扫日本鬼子。不知当时全中国有多少7.62 X 51mm北约标准步枪弹?皮夹克,大靴子,全套美军班用枪械,不知是要抗日还是拯救地球?更不消说个个都匪夷所思地牛逼:北大学霸,化学家,生物学家,机械工程师,摄影师,酷吏,情报翻译,料理大师,曲艺明星,神枪手,武术家,地道挖掘工,精通日语德语,徒手掰枪管,生吞河豚肝……不知道会不会胸口碎大石,菊花开瓶盖?竟然还隶属于土八路的领导下,难道他们是从蓝翔技校穿越回来抗日的?

须知当年我国最精锐的国民党中央军士兵,常有人拿灯泡来点烟:因为没用过电。参加桂林会战的老兵回忆,区分烧焦尸体的办法就是看脚:穿皮鞋的是鬼子,赤脚打草鞋的便是自己人。鬼子的炮楼和炮兵定位气球肆无忌惮地分布在神州大地,这种完全落后于时代的战术在中国战场上被大量应用,因为中国方面基本没有任何火炮或高射机枪等重武器能够投入战斗。

而与此同时,日本人正跟美国人在太平洋上打海陆空协同作战,拼航母战斗群。二战中,他们曾一度创造了几乎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辉煌战绩。但不知道为啥,影片中的日本人都是些没头没脑,炸个料理店还要靠一帮敢死队脱衣服光膀子上前拼大刀的蠢货。

当然,在很多观众眼中,这些历史军事常识都不重要。杨过大侠还能单杀蒙哥汗逼退蒙古骑兵呢!但是任何此类夸张戏谑的表现手法,放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都是非常不合适的。这也是《无耻混蛋》在欧洲引起大规模抗议浪潮的原因:当主角像切菜一样剁鬼子的时候,事实上是在侮辱那些牺牲在鬼子刀下的灵魂。

影片到了最后,居然开始往怀旧上扯,什么逻辑?更让人吐血的是该片号称改编自真实故事。据我目测,故事真实程度无限趋近于0,小于被雷劈中100次的概率。本人孤陋寡闻,不知哪位好心人能够提供影片原型人物的资料?

不过又是一次弱者的意淫罢了。

相关阅读加里波第:中国为什么没有超级英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