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彭忠毅公列传

忠毅公彭,名德怀,湖南湘潭县乌石寨人也。为太祖同邑,两家相距五十里。德怀生于光绪二十六年戊戌秋月,兄弟四人,公居长。家贫,幼年入黉门两载,略 知书。八岁母亡失学,父病在床,尚有年迈之祖母,待哺之幼弟。母亡未及半岁,季弟饿毙。家中薄产典尽,惟余栖身茅屋两间。十岁,携仲弟随祖母乞食于四邻。

德怀伯大父曾入洪杨军,事败遁于乡,尝语故事于德怀,德怀始慕洪杨之举。湘中多煤,德怀十三岁入窑为煤丁。岁末窑主逃窜,德怀一年所劳,仅得米四升。年十五,湘中大旱,遍地饥馑,德怀参与饥民闹粜,湘语为“吃大户”,有司追索,避祸于湘阴,充围湖之堤工。

清室倾亡,民国肇始,各地军争不已。民国五年(西历一九一六年)入湘军,初为二等兵。德怀刚猛骁勇,阵前不避矢石,上司器重之。民国十年,为百夫长,遣人 诛杀堤工局长区盛钦,报当年堤工被役之恨也。被拘欲押入省垣正军法,于途逃脱,次岁入粤军,是年八月,入湖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返旧部,时北伐军兴,识南 县段德昌,过从甚密。民国十七年,累功迁至千夫长。

卒旅之间,德怀感华夏瓜分豆剖之祸,黎民水深火热之苦,生救国济民之志。

十六年四月,国共党争起,盟约毁弃,蒋公中正四月捕杀共党人士于沪上,五月,许克祥效中正之法于三湘。八月,相国周文贞公恩来、镇国公朱德、定国公贺龙、辅国 公刘伯承举事于洪州,史称“南昌起义”,事败诸公遁亡,惟朱公将兵转战于湘粤赣。九月,太祖于湘赣边境斩蛇起事,号工农红军,后入井冈山寄食于匪首王佐、 袁文才,未几德率部来归。(详见《太祖本纪》)

时德怀驻节平江,有从龙之意,于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同滕公代远起事,腊月入井冈,自此,为太祖肱股,任其驱使。

十八年,太祖挥师东进,开闽境千里,史称“中央根据地”,留德怀与王佐登守井冈。公转战赣粤,任红五军军长,时土著赣籍人士与湘人纷争,公诱杀王、袁,实阴承太祖之命也,太祖闻之,惊曰:“错杀、错杀。”

十九(1930)年夏率六千军士,返攻桑梓,陷岳州,三入平江,直驱长沙。遭遇悍敌何健部,败绩弃城而走。八月,任一方面军副总指挥。岁末至来年春,挥师大战蒋公之国军于赣,俘参将张辉瓒,太祖赋诗记之:“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年,率三军团克会昌城,任党军军委副帅,始入中枢。

二十一年将兵攻赣州城未果。

二十二年初,歼国军周士达部,七月,任东方军司令,东征入闽。 连克泉上、朋口、连城。

二十三年,蒋公五次围剿共军,时太祖赋闲,不问军事,大权旁落于夷地归客王明、秦邦宪驻人之手,俄酋特使德意志人李德实操虎符。红军一败再败,公斥之李德曰:“崽卖爷田不心痛。”十月,强敌当前,公等率部西走,国史曰“长征”。

是岁冬,强渡湘江,精锐丧失殆尽。

二十四年一月,率部陷黔北重镇遵义,诸首领谋于此共卜前路,会上,德怀等人怒斥俄地之“海龟”,力主太祖主事。自此,太祖重握权柄。后公两夺娄山关,再 入遵义城,四渡赤水,锋逼昆明,云贵为之震动。四渡赤水之役,实乃太祖庙算,德怀践行之,时林庄公彪不解太祖之意,视行军诡秘为“弓背路”,徒耗将士之力 而已,上书求太祖交兵符于德怀,太祖斥之为“娃娃”,此议未果,然殃及德怀,太祖对公心存芥蒂。

六月,赣地中央红军会张国焘部于懋功。中央红 军远师疲惫,万里求食;国焘部据西川富饶之地,拥将士十万,轻太祖,欲取而代之。时两军混编,国焘居左,太祖率公居右。野史曰国焘致密电于右军所属部将昌 浩,令其度时解决太祖。太祖闻之,惊恐莫名,连夜拔寨北走,令德怀为前驱,公冒死力战,破腊子口,太祖方敢解甲进食,盖因远国焘之追击也。太祖嘉德怀之 功,赐其诗曰:“何人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是岁末,入秦,据苦寒之地延安,任一方面军统帅,此军乃北征后仅存之劲旅。

二十五年,率部东渡黄河,讨晋,后旋回陕北,又北征,与马鸿宾部大战,取曲子镇、阜城、环县、洪德城、七营等,扼南北大道,延安周边廓清。十一月,与蒋公中正虎将胡宗南部战于山城堡,歼敌五千,国军犯延安之势顿减。

二十六年七月,倭寇犯我幽州,史称“卢沟桥事变”。且意欲驱马南下,亡国在即,华夏抗倭之民意日渐高涨,国府首脑蒋公中正舍“安内”之策,与共党重修旧 盟,此乃国共二次合作。共军所属部咸归青天白日旗下,尊中正为领袖,整编为国军第八路军,公任八路军副帅,辅佐镇国公德。然德实乃名望所至,征伐之事,多 为德怀等人当之。

九月,随周相国入晋,同晋督阎锡山商拒倭之策。后忻口战役起,林庄公彪率部大捷于平型关,是役八路军始为世人知之。

二十七年,命贺龙部入冀。

二十八年,于晋中阳城与阎氏内争。

二十九年,自八月始,挥师三十余万,沿正太、同蒲、平汉路强攻倭寇,歼敌三万余人,是役参战逾百团,称“百团大战”。此乃德怀之功,亦为德怀之罪。中正 于陪都渝州闻讯惊呼:初二万褴褛羸弱之师入陕,逾三年乃有雄师数十万挫倭寇之锋于晋冀,如此奈何,如此奈何?蒋公就此深察太祖逐鹿中原之志。后人非公曰: 囿于民族抗战之小义,昧于党争天下之大利,逞一时之勇,扬一时之威,得一时之胜,然白己军力于天下,遭人妒之防之。后国府断共军粮草,两党暗争不断。此 后,德怀不复在抗倭前沿矣。

三十四年,入中央委员会。秋八月,倭寇降,国府还都金陵。两党各怀心思,欲争天下。

三十六年,国军犯 延安,欲做擒首之举,太祖率中枢与之斡旋,后入冀西平山。留德怀坚守龙兴之圣地,任西北防御使。五战皆捷:青化砭斩首两千九百级,俘协统李纪云;羊马河 之役,歼敌四千七百余人;蟋龙镇之战,歼敌协统李昆岗以下六千七百余人;沙家店之役,歼敌六千余人,延(延长、延川)、清(涧)战役,歼敌八千余 人,俘敌中将廖昂。 后有儒士杜氏鹏程,著《保卫延安》颂之,罹祸。

三十七年二、三月间,宜川、瓦子街战役,歼敌两万九千余人,毙敌总兵、参将。四月,克宝鸡等十余县,歼敌两万。

三十八年四月,入平山晋见太祖,后替徐公向前指挥太原之战,城克率军入陕,于陕中歼敌4万,拜西北安抚使兼西北招讨使。历扶眉战役,歼敌4万余人,驱兵入陇原,战马步芳部于兰州,马部尽墨,命上将军王公震出玉门关,入新疆,万里西疆,从兹底定。

是年十月,太祖入幽州,复北京之名,祭天、告庙,于承天门就九五之位,国号为“共和国”,改元“共和”,建诸司百官,时蒋公中正迁鼎于台岛。公尚在西土肃清残流,遥领枢密院副帅(军委副主席)。

共和二年(1950),公命将士解甲屯田于西土。是年,美夷为盟主,纠十数国军士,号“联合国军”,犯我旧藩高丽。高丽王日成丧师失土,几近亡国,入天 朝乞师,太祖曰:“唇亡齿寒,吾不忍三千里河山沦于美夷之手”,欲发兵救之,初属意林庄公彪为帅,彪以病力辞。太祖以金牌十二道,急令德怀入京,公入帝阙,知帝意,诣帝曰:“廉颇未老,尚可领军一战。”拜征东大将军,将虎贲三十万,跨鸭绿江,潜入高丽。时夷帅麦克阿瑟氏未料百战初建之国,敢争锋于天下第 一强邦,故未察我军入朝,我伏兵于清川江以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围歼夷军,夷军丧师一万五千余人,初战告捷,日成顿解亡国之忧。

时太祖欲效触龙说赵太后之意,使太子岸英建功于域外,积入承大宝之资。故遣东宫于德怀军中,充大帅幕府,不逾数月,东宫殒于美夷飞弹之下。太祖恶德怀者,此最甚也。

后经二、三、四、五次战役,歼敌十五万余人。美夷易帅,和谈未果。八月至九月,经“秋季攻势”、“夏季攻势”,再毙敌十五万。
共和四年,自京返高丽,指挥“金城战役”,歼敌八万。美夷不堪苦战,求和于我。七月末,公与夷帅订停战和约于开城,三八一线,划分南北。

五年一月,黑吉辽节度使高岗坐叛国罪,饮弹自尽。九月,德怀以参知政事衔兼兵部尚书,始倡三军正规化。

六年九月,帝授公元帅衔,加三枚一级勋章。十帅中,公居次席,位镇国公朱德之下。

七年九月,再加大学士衔。

八年十一月,护帝驾会盟俄酋于莫斯科。

九年,炮轰金门,震慑台岛。

十年四至六月,以副相兼兵部尚书之职出使东欧、蒙古诸国。回国未及暖席,即有“庐山会议”。去岁,太祖敕命天下,大炼钢铁以超英赶美,华夏百业消停,专 此一业,然所用土法炼钢,不卒一用,更兼炸锅碎鼎入炉,民有怨言。废千家万户自治庖厨,皆入“公共大食堂”,曰“敞开肚皮大吃”之共产主义。日久粮尽遍有 饿殍,公深感黔首之苦,上万言书谏之。公厚朴少文,不善虚言,定鼎后群臣皆口尊太祖为“主席”,德怀仍袭军兴之习,直呼“老毛”;又太祖于万几之暇,命教坊司选优伶乐女入宫伴舞佐餐,德怀知之,斥帝沉醉于声色,帝不喜。

于万言上表中,德怀言太祖“狂热”、“好大喜功”。帝大怒,令有司传抄此表于群 臣阅之,后聚而攻之,群臣多曰德怀恃功傲物,不敬今上,且反逆之心,昭然若揭。公直腰不屈,当众与太祖争口舌之快,两人皆用同乡俚语问候彼此先母。帝曰: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吾当无后,一子阵亡,一子痴疯。”闻此言,德怀泪落,无言以对,方知帝丧子之痛,迁怒于己,久矣!庐山受德怀之累,有上将军克诚、 礼部尚书平化、湘督小舟,牵连者众。

九月,内阁及军机处罢免德怀之职,留参知政事虚衔。公以待罪之身谪居京西挂甲屯。

十一年、十二年,天下饥民无数,中原数郡十室九空,人相食。德怀回乡,私访民间疾苦,感之痛之,作俚歌讽谏之,内有:“我为百姓鼓与呼。”十二年九月,有司建专案组,罗致罪名。翌年,控德怀“里通外国”。

十六年九月,帝召德怀入宫。时我与俄夷交恶,俄虎视眈眈欲犯我北疆。我藏兵甲火器于西南,以防不测,名曰“三线建设”,帝命德怀起复,任建设指挥副使。

共和十七年五月,改年号为“文革”,是为“文革元年”,“文革”小组兴,代行内阁之职。十二月,江后令人将德怀押解进京。

文革二年,无三司会审,系德怀于诏狱,德怀上书太祖与周相,陈冤求救,无一丝回音。七至九月,戴高帽游斗于京师各地,于北京航空学院遭革命小将群殴,断一肋骨。

文革三年至五年,羁押,饱受专案组之凌辱,令其交待罪行。

文革八年(1973)患绝症,入太医院。药石之余,凌辱倍之。九年,孑然一身辞世,享年七十六岁。德怀初娶于舅氏之女,其从龙入井冈后,妻于报章声明断姻,后娶浦氏,无子嗣。死后奉江后令将其骨灰远藏之西川益州。

后五年,邓平公复出,就摄政之位,平天下冤狱。遍寻其骨灰于川,迎入京都供军民祭奠之。谥忠毅,名入贤良寺,绘容凌烟阁,庙食不绝。

赞曰:公以皓皓之节、铮铮之骨、巍巍之志,秉文天祥之忠,具常遇春之勇,建霍去病之功,然终不免淮阴侯之终!能以刚猛之法取上将之首,破坚垒之城,扫虎狼之军,夺万里之地,然不能度君王之心,习宫廷之术。屈死于胥吏之手,无妇奉巾伺药,无子克绍箕裘。悲乎?此千古良弓猛犬之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