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澎湃新闻 | “五道杠”黄艺博通过武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自主招生

环球时报 | 这么多大媒体 为什么要把一个孩子往死里整?

五道杠黄艺博

问:正能量少年黄艺博为什么会被哂笑?

答:五年前名噪一时的“五道杠少年”黄艺博今年正好高三毕业。他通过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专业的单独招生考试,只要高考成绩不低于武大分数线与一本线差距的60%,那么当年的“五道杠少年”将有望成为“武大郎”,就读于武大马院思政专业。

按说,这只不过是一起稀松平常的有志青年如愿获得心仪专业招录的青睐,可喜可贺。但是,就这么一件事竟然成为了新闻热点,并引起了网民的阵阵哂笑,并且制作了种种讽刺、恶搞黄艺博的图文。那么,为什么一名在权力集团看来充满正能量,低调稳重的少年会遭到网民的阵阵哂笑呢?

首先,需要阐明的态度,对黄艺博的哂笑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反而有失公允。作为普通家庭的子弟,黄艺博在父母的栽培下选择了努力跻身权力集团的发展路径无可厚非。何况权力集团掌握了不受制约和挑战的社会资源,普通家庭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跻身其间本身就是一种朴素的选择,没什么值得批评和奚落的。这就好比,任何人都无权嘲笑希望自己孩子成为第三帝国英雄的1940年代初的德国父母。黄艺博的父母,以及成年的黄艺博当然会享受自己选择的荣耀,并承担选择的风险,其他人置喙哂笑多少都显得不够厚道。

但是,正是因为权力集团高度垄断了社会资源,使民众不能、不敢也不再愿对那些在正常社会里鼓励民众置喙的公共事件发声,“说三道四”。当越来越多的民众从因为恐惧而不敢发声,到逐渐习惯了不再愿意和有兴趣对应该发声的公共事件三缄其口,那么郁结的怨怼和愤怒情绪就只能通过其他相对安全的言论宣泄口表达出来。当年的“五道杠少年”黄艺博就不幸成为这样一个民间怨怼情绪的言论宣泄口。由于对权力集团不能批评,不能说三道四,但是民众又对权力集团充满怨怼和愤恨,那么,“恨屋及乌”模仿并积极努力跻身权力集团的黄艺博就成为泄愤的对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黄艺博只不过是郁结的社会情绪宣泄的“替罪羊”,但他成为“替罪羊”是民众集体无意识的一个社会心理过程,虽然可能一开始有个别激愤的网民有意渲染,但能够成为广泛哂笑的对象,就绝不仅仅是“煽动”的结果,而反映了民众普遍对权力集团范的反感和厌恶。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当对权力集团的怨怼和愤恨宣泄到一个无辜的少年身上时,对权力集团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民众的怨怼和愤恨得不到合理的宣泄,那么社会情绪的压力突破阈值后,就可能带来极具破坏性的社会后果,而这是权力集团必须严防死守的隘口。从这个意义上,对于热爱,并积极地努力跻身权力集团的年轻人黄艺博来说,能为自己热爱的权力集团尽绵薄之力,也算是求仁得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权力集团对黄艺博的褒奖,与民间社会对他的哂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舆论和民意的撕裂已经形成难以弭合的“鸿沟”。权力集团的官方话语,以及话语背后的思维;与民间社会话语,以及话语背后的思维越来越背离,各说各话。

因此,之所以正能量少年黄艺博会被哂笑,既与民间对权力集团的怨怼和愤恨的转移宣泄有关,也与整个社会权力集团与民众越来越撕裂的舆论、观念和意识形态“鸿沟”有关。虽然对低调的年轻人黄艺博的哂笑多少有失公允,但对于攀附权力集团的年轻人来说,也算是求仁得仁,得偿所愿。只是希望黄艺博及其父母对权力集团的热爱和积极追求跻身其间的初衷能一以贯之,千万不要像姜文电影《让子弹飞》里塑造的武状元的角色,有朝一日成为怒斥曾经热爱对象的急先锋,那样的话从哪个角度看都极尽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