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1 外滩TheBund ☞

本文作者秦晓宇,诗人,诗话作家,诗歌评论家。电影《我的诗篇》导演。

x《我的诗篇》是由吴晓波总策划,吴飞跃、秦晓宇执导的非虚构电影,该片是由吴飞跃、秦晓宇执导,乌鸟鸟、邬霞、吉克阿优、陈年喜、老井、许立志主演的纪录电影。拍摄团队通过互联网寻找到6位工人:有自杀身亡的苹果手机生产工人,有叉车工、爆破工、制衣厂女工、少数民族工人,乃至地下800米深处的矿工。从这些工人诗人的真实工作和生活切入,并进行现场拍摄。

镜头记录下这些工人诗人的劳作、生活、悲欢离合,他们是优秀的诗人,他们的诗是一个个不平凡的平凡故事。当他们的生命片段汇聚在一起,观众会看到一个个“中国奇迹”和“中国制造”背后的故事。

《我的诗篇》将于 2017 年 1 月 13 日正式在全国公映 。

2016 年被认为是黑天鹅乱飞的一年。然而无论英国脱欧还是特朗普当选,都是某种自利主义的胜利。

与之相比,《我的诗篇》一路走来,虽并非全球围观的超大事件,却同样是一首波澜壮阔、不可思议的史诗;最难能可贵的是,它一反自利主义的全球风尚,也打破了中国社会日益加深的人与人的疏离和冷漠,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与善意。


《我的诗篇》电影打板宣言:我要向着有光的地方走

2012 年以前,所有的工人诗人对我来说都是陌生人。我知道其中十来个名字,读过他们一点作品,仅此而已。我写过一部《玉梯——当代中文诗叙论》,四十万字,没有一个字涉及他们。

2012 年我担任一家网站的诗歌奖评委,网上投稿没有门槛,一时稿件井喷,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出自籍籍无名的打工者之手。曾在富士康打工的农民工郭金牛有首《纸上还乡》,他认识在富士康十三跳事件中轻生的一个年轻人,他为他写了这首诗,结尾是这样的:

除了米,你的未婚妻

很少有人提及你在这栋楼的701

占过一个床位

吃过东莞米粉。

这样的诗迥异于流行的文学风尚,极具经验厚度与情感强度,让我既惊异又感动,并使我意识到,在当今诗坛之外,可能存在着一片诗歌的蓝海。

2014 年以前,我和晓波也是陌生人。我读过他的文章,但不认为我们会有什么交集,他在另外一个炙手可热的领域从事写作,与诗歌相去甚远,直到我辗转收到他的一封邮件,读完非常感动。晓波偶然读了我发在《读书》上的一篇文章,他没想到在诗歌式微的今天,竟然还有许多工人在坚持写诗,而这些工人诗歌的重要性在于记录了“一直被漠视缺席、被低俗化”的一个群体的精神处境。

邮件里,晓波说他想请我编一部工人诗选,他还可以请贾樟柯帮忙,拍摄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现场,进行多媒体化的传播。

随后大象纪录的吴飞跃加入进来,表示要投资拍摄一部关于工人诗歌的纪录电影。他之所以做了这个从商业角度来看十分冒险的决定,是因为晓波把这些诗拿给他时,他读得“汗毛倒竖”;他一向是不读诗的,所以他相信大多数人会像他一样被这些诗歌深深打动。

在此之前我不晓得吴飞跃是何许人也。但很快我俩就默契地合作起来,一起拍摄这部被陌生人深深祝福的影片。

这期间我们做了两次众筹,一次为富士康跳楼的九零后工人诗人许立志筹款近 14万,有 1140 人参与,一次为我们的电影筹集了 21 万元拍摄经费,共有 1303人参与。大部分都是陌生人。

在河南拍摄爆破工诗人陈年喜于矿洞中炸裂岩石的工作场景,需征得金矿主同意,而这极其困难。我后来才知道,按照最新的《安全生产法》,很少有矿山是完全合格的,所以任何拍摄都意味着曝光,一概会被回绝。

地下650米,煤矿诗人老井和我(右)

就在我们求告无门,到处发帖求援之时,一个自称秋风的人帮我们搞定了这件事。他行事颇有几分神秘,直到今天我也没见过他,只通过几个电话。电影完成,做片尾的鸣谢名单,我发短信询问他的本名,没有回复。


在四川大凉山“取经”的摄制团队

历时一年,《我的诗篇》艰难地创作完成了。我们拍摄了六名打工者,六个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漂泊于故乡与异乡之间,忙碌于幽深的矿井与轰鸣的流水线,饱经人间冷暖,并将这样的生活化作动人的诗篇。

影片陆续获得国内外一些奖项,谁承想更大的困难在前头等着我们,放眼中国,寻来觅去,居然没有一家发行公司有信心发行这部影片。为了从困局突围,晓波发出面向长三角地区的包场倡议,有几十位企业家迅速响应,组织了八十多场放映。无论包场的企业家还是到场的观众,我全都不认识。

2015 年吴晓波频道年终秀上,主持人曹启泰请我就影片讲几句,我说:“……如果有一千位这部电影的众筹发起人,那就是一个史诗性的文化事件。我期待有更多朋友加入这诗意的征程,让我们来一场高山流水的相遇。”

从这一天开始,“《我的诗篇》百城众筹观影行动”正式启动。真的会有那么多陌生人愿意支持这部电影吗?我尽管说得挺豪迈,其实心里也没有底。


在《我的诗篇》观影现场浪漫求婚

事实是,一年里先后有 1349 位素昧平生的众筹观影发起人奔走于 205 座城市,完成了 1000 场点映,这在世界电影史上都是一个纪录了。年龄最大的发起人林照明奶奶 77 岁,和我们的工作人员聊微信,跑去跟影城接洽,一点不像古稀之年的样子;她说自己曾是个演员,文革,上山下乡,前半生就那么过去了,现在每一天都格外珍惜。年纪最小的发起人是常熟东南实验小学的顾禹涵和于承俊,这两个小朋友才 10 岁。

看完电影顾禹涵说,她想用两种花来表达对于电影主人公的看法:一种是蒲公英,虽然一直漂泊,但是一直在找寻,想要扎根,非常顽强;还有一种是牵牛花,很平凡,却努力地不断向上成长。


小学生们参与众筹观影《我的诗篇》

有一位从业近二十年的投资人,管理多支投资基金。当众筹观影进行到六百多场时,他抛开一贯冷静分析的职业素养,放弃用精确的数字去计算投资回报率的工作作风,决定帮助《我的诗篇》达成千场众筹目标:他以个人名义出资,与大象纪录共同设立义助众筹观影的“同路基金”。

太多的故事无法一一列举,在2016年年底的吴晓波频道年终秀上,我们播放了一支精心制作的MV,纪念这诗意的征程,同时宣布《我的诗篇》定档1月13日全国公映。这支MV改编自诗人海子的名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不就是我们主创团队的愿景吗?这不就是一路支持我们的陌生人的心意吗?这不就是影片的主旨吗?

在许许多多陌生人的推动下,《我的诗篇》终于要公映了,这固然值得庆贺,但同时又是必须全力以赴应对的挑战。公映不等于所有地区都会排片,也不保证有黄金时段的场次,如果首周末上座率不佳甚至还有下档之虞。我们从未想过什么票房大卖,惟愿对的观众不会由于客观原因错过这部影片。

观众画的定档海报

电影定档海报放出来有几天了,一直憋着没发,因为真的太可爱了,而且设计者很特别,想略微介绍几句,是众筹点映《我的诗篇》时的一位观众画的。

这是《我的诗篇》第638号湘潭众筹观影结束之后,一个艺术培训学校的美术老师手绘的,当时这张图片被分享到观影群里,大家都特别喜欢,正在为定档海报创意而苦恼的导演看到之后受到启发,在填充了更多细节和颜色之后设计成了海报。


电影《我的诗篇》定档预告片(时长01:17)

亲爱的陌生人,如果你是教师、白领、媒体人、大学生……不满足于一般的商业娱乐片,我们想请你发起一次众筹观影,选择最理想的时间和影院,创造一个节日,跟朋友们一起领略平凡的世界与非凡的诗意,举座无一碍眼人。

点击这里进入众筹。

 

亲爱的陌生人,如果你是一位企业家,我们想请你包场《我的诗篇》,邀请你的员工一起观看这部强调伦理亲情、不向困境低头又具有文化品位与社会情怀的电影。

点击这里进入包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MV由民谣歌手蒋山作曲并演唱,他也是《我的诗篇》片尾曲《退着回到故乡》的演唱者,这首歌的最后一句是:

 

相遇的,都是亲人。

文 _秦晓宇 编 _ 阿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