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emon GO》至今无法进入中国大陆。摄:Olivia Harris/Getty Images

相关阅读驱动之家|《精灵宝可梦Go》没戏:或威胁国家安全暂不审批

2016年6月,我为了预备在北京玩《Pokémon Go》,买了一个两万毫安的“超大”移动电源,我的一些游戏开发者朋友,则跃跃欲试想要做一款同类型的 AR+LBS(“增强现实技术+基于位置的服务”)游戏。

半年之后,我仍然未能在北京玩到《Pokémon Go》,超大移动电源白买了,我的朋友则一边嘲笑一边安慰我:“没事,你还可以玩我们开发的游戏。”

到了今年,他们的计划也泡汤了。

广电总局的新规定

 
2017年1月,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游戏工委”)发布公告,对于 包括《Pokémon Go》在内的AR+LBS 游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暂不受理审批:“目前总局业务主管部门正在与国家有关部门协调,组织开展安全评估,一旦形成评估意见,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游戏工委,是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下属机构,大陆游戏上市的事前审批,主要由广电总局负责,游戏工委在其中承担相当一部分工作,包括公布审批结果。

“审批”涉及去年的移动游戏审批新政:2016年6月2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其中要求,大陆厂商开发的移动游戏,包含在网络出版管理之中,出版流程和一般网络游戏出版流程无异,均需先申报版号,然后才能上线收费运营。而在此之前,大陆地区的移动游戏上市不需要经过审批,安卓版本直接与渠道洽谈,iOS 版与苹果商店接洽即可,官方几乎没有加以管制。

也就是说,国产AR+LBS游戏原本不需要面临审批问题,但现在相当于是暂时禁止上架。

审批新规,与《Pokémon Go》全球上线几乎同时发生。

《Pokémon Go》的政治原罪

 
在绝大部分中国领土上,《Pokémon Go》至今无法玩到。

这其中表面原因,是其开发者 Niantics 对中国大陆进行了GPS封锁,尽管未有官方说明,但据玩家测试,只有东北和新疆部分地区,能够在游戏中检测到GPS信号,而登陆游戏 APP 则需要翻墙。如果开放中国地区的GPS,Niantics 现有的海外服务器无法应对大陆地区的巨量玩家群体。

为什么《Pokémon Go》不在大陆开设服务器呢?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相关规定,“跨境小额软件交易”其实可以回避广电总局审核,很多国外移动游戏,也悄悄在 App Store 上对大陆地区开放。但如果要在大陆开设服务器,公开进入大陆市场,那么根据相关规定,Niantics 需要找一个中国游戏厂商作为代理。

去年7月,曾经传出腾讯将代理《Pokémon Go》,但此后没了下文,也没有其他大陆游戏厂商宣布代理。是没有厂商愿意代理吗?《Pokémon Go》只用了19天就达到了全球7500万次下载,6个月创造了10亿美元收入,这块大金矿绝对让每一家游戏厂商都垂涎欲滴,而中国巨量的玩家群体,绝对可以创造不逊于此的收入,为什么没有大陆游戏厂商出手代理?

这背后显然有政治因素。事实上,在去年6月,大陆地区曾经短暂地可以玩《Pokémon Go》,彼时便有一些立场上维护政府体制的“网友”忧心忡忡:“对中国不怀好意的国家”会不会利用《Pokémon Go》窃取中国的军事机密?

这种“担忧”源于其特殊游戏性质。相比于传统游戏吸引玩家沉浸于虚拟世界,AR+LBS游戏鼓励玩家在现实中活动,例如玩家要抓精灵,就必须到处走动,用手机扫视现实场景。游戏中的地图也基于现实地图,《Pokémon Go》使用的是Google地图的数据,而Google一贯与大陆官方不合作——尽管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明白,“利用Google地图窃取军事机密”的阴谋论,恐怕是将大陆军方当成白痴,但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如果美国和日本指使Niantics在中国军事基地附近投放珍稀精灵,将会对中国不利,例如在“在中国军事基地投放神兽,引诱玩家前去抓捕,然后Google窃取图像数据传给美国军方”。

山寨《Pokémon Go》也不行?

 
Google地图可能是《Pokémon Go》无法进入大陆的“原罪”之一,那么为什么大陆游戏厂商不能发挥“中国特长”,去做一个仿制品呢?为什么广电总局要一刀切暂停AR+LBS游戏的审批?如果游戏使用与官方高度配合的百度地图或是其他地图数据,岂不是没有“窃取军事机密”的顾虑?

游戏工委在通告中给出的理由是:“此类型游戏在运营中也存在较大社会风险,例如:对地理信息安全的威胁、对社会交通安全和消费者人身安全的威胁等等。”前一半基本是上文的阴谋论。但后一半才是重点。

威胁社会交通安全和消费者人身安全,看起来有点道理:《Pokémon Go》在世界各国确实引发了公共场所失序,比如台湾曾经因为抓宠引发交通事故,美国曾经有玩家因为游戏过程中闯入民宅而遭到攻击,大规模的人群集聚,也的确有可能产生安全隐患。但这个“安全隐患”在大陆绝不是“社会交通安全和消费者人身安全”,而是指向了大陆官方最敏感的神经:群体性事件。

同样是在2016年6月,以搜集整理及发布中国群体性事件信息而闻名的推特网友“非新闻”(本名卢昱宇)及女友失踪,在12月被以“寻衅滋事罪”移交地方检察院起诉。从中可见,大陆官方对于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已经到了极度严格的程度:不仅是参与群体性事件,对事件进行记录也不被允许。

而对于游戏,中国官方也进行了极其严格的管理,其中包括游戏内聊天的关键词审核和内容监管——事实上,大陆范围内一切包含即时通讯功能的软件,都被相关部门严密管理。

从监管即时通信,到防范《Pokémon Go》

 
这种管理包含两个层级:首先,网信办、宣传部、公安局等部门指示软件运营方自行审查,一旦出现与软件相关的任何不良结果(群体性事件、不被允许的言论传播),软件运营方都会被重罚;其次,相关部门直接派人进驻软件运营方,监控重点对象、重点内容,例如网警部门在微信、QQ拥有监视后门。

这种双层级的监视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防止一切群体性事件。如果要在线下大规模组织动员,必然要进行线上联络,网络媒介提供了信息的延伸渠道,但也截除了线下沟通的可能。然而,目前的监控体系越严密,越反映了官方对“失控”的恐惧,因为这些布控的人必然能够意识到,官方的力量是有限的,监控网络再怎么严密也会有空隙,否则也不会有软件运营方暧昧的“自查自纠”。

举例而言,软件运营方会在游戏中设置敏感词屏蔽列表,其中包括“游行”、“军队”等,大陆《魔兽世界》曾经一度将“自由”二字屏蔽,玩家只能以“目田”来代替。敏感词列表会由官方提供指导,但软件运营方往往会自行扩充列表,比官方的尺度更加严格——其中的原因在于:一旦出现差错,全部责任都在运营方,而官方不会检讨其自身的敏感词列表范围。

AR+LBS 游戏则带来的全新的可能性:即便游戏内聊天再怎么被监控,还是可以利用游戏机制指引人群前往某一个现实的地点聚集。这一类游戏真正实现了“虚实结合”,融汇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这是官方体制短时间内难以应付,并且决不能容忍的。哪怕所有的移动游戏运营方都处于监管之中,哪怕官方的监控可以深入任何一个QQ群和微信群,这种新概念也带来了“失控”的恐惧。

这是 AR+LBS 游戏最大的“原罪”,也是官方为什么一刀切暂停此类游戏审批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在《Pokémon Go》上市之后,中国有相当多的游戏厂商已经开始立项,其中包括支付宝曾经短暂推出的《萌宠大爆炸》、蓝港的《捉妖记GO》,腾讯试图引进的《Father.io》,然而这些游戏目前都陷入了停滞。

“总局业务主管部门正在与国家有关部门协调”,这个“协调”究竟是带来更严格的监管体系,还是对国产 AR+LBS 游戏的死亡通知单,目前尚不可知。而在今年农历新年之际,支付宝、微信、QQ和微博几大平台都开展了AR+LBS的抢红包活动,可以通过这些软件在现实的街头和商店领取红包——这可能是目前绕开政策监管的唯一方式了。

(楚大毛,游戏从业者和行业观察者,暂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