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火到现在,观众们褒奖不停的,除去剧本方面的“尺度大胆”,要数汉东省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丰富饱满的人物塑造。但这部剧是否真如网友们夸赞的那般“现实”、“刻骨”,单论它在官场人物的描绘方面,恐怕并不见得。最令人咋舌的,便是周梅森笔下对妇女干部群体的描述,不仅单薄刻板,而且与现实相差甚远。

周梅森笔下,女性人物似乎不是家中劳力,就是在外的“颜值”代表。女商人成功了,除了“睡上去”(山水集团董事长高小琴),就是“翅膀足够硬,不会体谅老公”(京州市城市银行副行长欧阳菁);女干部成功了,也不过整日“关心女儿嫁出去了没”(吴心怡法官)、“我家男人会不会在外乱搞”(梁璐)、或者“没事就和男领导出去喝酒”(省委书记沙瑞金言)。

有网友说,周梅森这么写,是反应了中国当下的现实:妇女在官场,确实如此嘛!那么,《人民的名义》对妇女干部的现实反映,到底做到了哪点?

首先,据国务院发表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指示,各级领导班子中,至少要有一名妇女干部。虽然白皮书给出的是最低底线,然而落实下来,这“一名妇女干部”却成了大多党政领导小组的实际安排——不多不少,一个正好。第八集沙瑞金组织汉东省常委扩大会,省委出席人员中,只有一位妇女干部,全程不见其发言,按说是附和当下省部级现实的。

另外,妇女干部晋升时,越往上越困难,因此省市层级罕见妇女身影,这在《人民的名义》中,确实如此。纵览高层女干部的官场之路,大多是按照“低级副职兼任高级闲(正)职,转升高级副职”的政治路线:人大体系中,最高是“副委员长”封顶;政协体系内,最高是“副主席”一职;政府体系内,国务院副总理、司法部部长、卫生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等非经济发展部门均见证过妇女干部的身影(主管对外经贸的吴怡副总理是例外);与党政机关牵连的妇女干部职位,大多则是各类党政学院的院长(比如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各级共青团、妇联等。

若将关注点聚焦至公务员官职中低部,我们或能更加明朗地察觉到女性参政的困难。中国官员从政的总体情况,历来均有年龄上的分界(比如市级后备干部大多在40岁以下)。虽然近些年有打破“年龄分界”的趋势,但在现实中,由于体系内对官员的筛选以及提拔的惯性缓冲,中层以下官员仍有较清晰的年龄分界。一名能力优秀的基层工作人员,按理说在30岁左右可以升至副处级。剧中,侯亮平的妻子钟小艾的设置是“三十多岁”,官居副厅(局)级,可以说是前途光明;京州市反贪局一处陆亦可处长,三十出头已任“正处级”多时,在剧中似乎没有“升迁”的戏码,也算应和了检察体系中妇女干部的仕途之难。

三十岁作为一个“官槛”,对于一名女性干部,掌握着生杀大权的“领导”便不得不结合其生育期做出考量。不知是巧还是不巧,据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国平均怀孕年龄在29岁上下。时常,女干部们的仕途会因为生育因素的影响(比如产期)而落后于同等资历的男性干部(见表1)。

由上表可知,2001年的山东省(即《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有关“后备干部的年龄要求”这一块仍然适用时),女干部25岁前任副科、正科、副处职务的比例均比男性高。但在26-30这个年龄段,男干部在除了“正处”这一级别外,占比均超过了女干部。学者钟曼丽给予的解释是,女性因为“生育原因”而耽误了成长的“黄金期”,因此落后于男性干部[1]。如今二胎政策开放,“谁知道她会不会再生一个”的考量或许要变成女干部生(升)路的又一阻碍。

回到《人民的名义》这部剧来,它罕有女官出场的剧情安排,到底是周梅森编剧为了反映现实,还是他本人缺乏性别意识呢?若只针对剧中妇女干部这一处来说,“反映现实”肯定有考虑,但周梅森确实缺乏对妇女干部现状的了解,并且无凭无据肆意诋毁妇联在党政机关中的位置,“男外女内”、“女大当婚”的男权情节贯穿了剧中女性角色的戏文。

宣扬周梅森只是反映现实,并没有刻意贬低妇女形象的言论,在TV版第八集不攻自破。汉东省常委扩大会上,一位省委人员针对“某领导和诸多妇女干部上床”表示:“让他去妇联看大门,发挥余热。”在场官员闻言而笑,唯一的一位妇女省委也随着笑起来。试想,若现实中哪个领导班子当真讲出这样地话,作为在场的唯一一名妇女干部,哪怕要附和着笑出声,也多少应该尴尬、不自在。然而第八集那位妇女领导,却好似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和男同事们笑的一般开心。恐怕编剧与导演在安排此处情节时,在男权思维的惯性下,全没想到要指示那位女演员“以妇女干部的身份,听到男同事对妇联的诋损,要尴尬而笑”。

周梅森写《人民的名义》,有多起案例借鉴了江苏省反贪史的经验,整部剧也受到了江苏省委宣传部的支持,然而却对江苏省先进的妇女干部现实视而不见,未加采用至其剧本。现任江苏省常务副省长黄莉新女士,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曾任南京市委书记。南京作为剧中京州的拍摄地点,市委书记李达康的角色完全可以安排由一位女性干部替代。现任江苏省委常委中,除黄莉新外,另有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王燕文女士,再考虑到江苏省人大妇女占比位居国内省市自治区前列,第八集省委扩大会的情节,按说也完全可以多加几位女性角色。周梅森自述选角过程,是“首先想到要老戏骨”,可见在其眼中,只有“男戏骨”才算得上“戏骨”,官场剧的女演员们,似乎从最开始便排不上类似李达康这类活跃深刻的角色。

TV版第八集之后,妇联宣传部出面,指责《人民的名义》“对女干部成长负面‘标签化’、对女性不尊重、对妇联组织形象调侃”。前些日子,优酷网存的《人民的名义》已删除有关妇联的负面桥段,然而关于“稍有姿色的妇女干部睡上位”的片段,仍未被修改。类似 “你再不嫁就耽误”、“请局里最美的两位美女陪你喝酒”、“只会做方便面可没人娶”等等男权言论贯穿全片,《人民的名义》迫于压力能改一处、但干不了整部剧的基调。周梅森可能志向反映反腐的现实,但这种“现实”,最多不过是沉淀着诸多性别刻板印象的男权官场致幻剂而已。引用:

[1]钟曼丽,《社会性别视角下我国女性干部选拔政策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