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林知阳 发自纽约

“内容暴力”“不能出现人体部位”……一支反性骚扰的公益广告,要进入广州地铁,为什么这么难?

张累累穿著粉色T恤、粉色纱裙、粉色拖鞋,举著“诱惑非借口,停止咸猪手”的广告牌,在广州不同地方进行“行走反骚扰”。网上图片

制作一个灯箱广告竟花费了整整一年时间。

这本应是中国第一支反性骚扰地铁广告。按照发起人张累累的原计划,她和她所在的广州“F女权小组”在2016年3月组织众筹,4月递交广告设计。5月或最迟6月,这支广告就能与广州地铁客村站的乘客见面。原定的广告标语是:“诱惑非借口,停止咸猪手”。

然而,在缴交了一万余元(人民币,下同)押金和四个修改设计之后,这支广告依然迟迟未能面世。她们收到的拒绝理由,包括“设计太暴力”、“内容可能引起公众恐慌”,以及最新的“缺乏发布公益广告的资质”。

中国现行法律并无针对性骚扰的明确定义,但相关事件依然屡见不鲜。2015年,《中国青年报》在针对1899人的小规模调查中发现,过半受访者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遭受过不同程度的骚扰——不当的肢体接触、言语羞辱、乃至偷拍行为时有发生。同年,《Vice中国》曝光了公交性骚扰人士聚集发布偷拍“战利品”的百度贴吧和QQ群。但由于取证困难,关于防范性骚扰的讨论并没有进入主流视野。

除此之外,性骚扰受害者也往往要面临来自私人与公共领域的指责与污名。2012年,上海地铁二运甚至发布了一条官方微博,写道“乘坐地铁,穿成这样,不被骚扰,才怪。”

“没想到审查得这么严”

反对和禁制骚扰的议题在公共交通空间隐匿不见,物化女性的一系列地铁宣传却沸沸扬扬。

2016年初,淘宝天猫在多个城市投放了数个带有刻板印象的地铁广告,其标语包括:“男人打拼是为了让女人更好地血拼”,“会买东西比会赚钞票,是对一个女人更好的表扬”,以及“妈妈是份美差”。同年,广州地铁官方发布一个旨在提醒人们请勿在电梯上奔跑的广告,广告词是:“真正的公主,只会在旋转楼梯上奔跑”。

广告词一旁,是一名身着公主裙的卡通女性,她的高跟鞋卡在了电梯上。

为了提升公众对地铁性骚扰的关注,“F女权小组”决定在2016年投放一次地铁广告——该活动的灵感,来自北京女权小组 BCome 在北京东直门地铁站发布的反逼婚广告。此广告在2016年春节期间发布后,在年轻人中引发了广泛讨论。

尽管 BCome 在发布反逼婚广告时也遭到了来自官方的审查,但只经过了一个修改版本就顺利面世。在与 BCome 沟通过后,F女权小组决定放手一试。

“当时预料到会有审查,”张累累说道,“但没想到审查得这么严。”

活动的发起十分顺利。2016年3月下旬,F女权小组的帖子在众筹平台“灵析”上线,目标四万——包括38888元的地铁灯箱租赁费和众筹礼物回赠费用。 不到两个月,超过1200人参与了捐款,目标顺利达到。

“希望一起创造性别平等和女性友好的环境,”一名捐款者兴奋地写道,“希望六月毕业离开广州前能在地铁站见到广告!”

筹款顺利进行的同时,广告的第一版设计也顺利出炉。当时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系就读研究生的王达其经朋友介绍,主动担纲。在美国留学多年的她表示,设计灵感主要来自纽约广告。图片里,一只涂着红色指甲油的手抓住一只黑手的手腕,表现女性阻止骚扰者的情形,周围则环绕着一圈字幕,“住手!”,“住手!”,“住手!”。

“(被骚扰者)不是孤立无援的,”王达其表示,她想通过字幕来给予公众反抗骚扰的勇气。

广告标语则列在一旁:“诱惑非借口,停止咸猪手。”





反性骚扰地铁广告的第一版到第四版设计。图片来源:F女权小组

“我们继续忍!”

有了资金与设计,灯箱广告却投放不进地铁。

在大陆投放地铁商业广告的步骤大同小异。在广州,广告投放者要把设计交给广告公司,支付三分之一的广告费作为押金,并选择好希望投放的地铁站和时间;之后,广告商将广告交予工商部门进行审批;审批完成后,地铁广告将在每月25日对灯箱广告进行更新。

F女权小组在广州找到了今世广告有限公司。根据客户经理张力的经验,广告在提交之后,一般一个月左右能上架。

虽然2016年10月出台的《广东省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提出,“鼓励、支持、引导单位和个人…参与公益广告宣传”,“支持和鼓励…社会公益团体积极参与公益广告活动”,但广东省全年的公益广告宣传重点,由各职能部门上报选题到一个专门工作联席会议再确定。而且,广告公司告诉女权小组,公益广告的发行必须挂靠政府机构。所以,女权小组的设计必须以“商业广告”形式提交——即必须明确宣传某个机构或产品。

但这一障碍并非不可逾越: BCome 的反逼婚广告就重点宣传了其组织的“反逼婚热线”,将公益信息以宣传热线电话地方式迂回地传递出来。借鉴了北京的经验,F女权小组也在广告中重点提到了自己的“反性骚扰热线”。

可2016年4月提交设计后,审批结果杳无音信。等待数周后,广州市工商局经过广告公司提出,该广告内容暴力,或引起公众恐慌。

比女权小组回应更积极的,反倒是广告公司。在未经张累累等组织者同意的情况下,广告公司修改制作了第二版广告,把黑手换成了拳头,再把标语大动刀斧,改成了“诱惑非借口,请安全出行。”

于是第二版设计变成了不温不火的安全出行小贴士——再加上有些不知所谓的插图。

“根本看不出这是反性骚扰广告了,”张累累表示,尽管感谢广告公司的努力,女权小组并不接受修改版——且他们很快就发现,即便是广告公司,也未必能摸清工商局的审查套路。因为不久之后,广告公司的洁版也遭到了拒绝。

女权小组第三次提交的设计,为求保险,一次过提供了好几个版本。这些版本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自我审查——把骚扰者灰色的手改成了肉色;把标语改成了“制止性骚扰,安全靠大家”;另一个妥协后的标语,则是“遇到性骚扰,大声说出来”。

每次修改都要经过反复沟通与确认,再加上漫长的等待,第三次上交设计已是2016年秋天。而官方通过广告公司给出的新答复是,“广告不能出现人体部位。”所有的黑手灰拳头,都被一票否决。

“我们继续忍!”张累累在女权小组的公号中写道,“作为让步,我们的设计抛弃了拳头和身体部位 。”

2017年5月1日,张累累宣布,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联合性别平等倡导公益机构“新媒体女性”,发起征集百人随身携带反性骚扰广告牌的活动。网上图片

“黄猫制止粉猪蹄”

提交第四版广告已是2017年1月——据传年初的审查会比较宽松。彼时原版海报的设计师已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回到了国内任教艺术。在于女权小组协商之后,最新版的设计,彻底推到了之前所有的版本,变成了一幅卡通画:

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一只猫伸出爪子,阻止一只猪蹄。猫大声说,“No!”,而旁观的一头牛则鼻孔大张,露出了生气的表情。

画中的动物都看不出性别,而理论上,卡通画里也没有出现任何“人体部位”。尽管标语仍保留了最初的版本,但光看图像本身,已与最初的设计语言相去甚远。

在漫长的等待之后,广州市工商局给出了最新的答复:广告设计已经过关,但此广告必须要挂靠政府机构才能发布。

讽刺的是,这种处理事实上将广告定性成“公益广告”,F女权小组试图联系广州市文化局和相关妇女团体,但并没有机构愿意为广告背书。

“当地铁中充斥着的各种物化女性的广告时,”张累累十分困惑,“为什么想要刊登一个反映性骚扰这么严重的问题、可以让女性更安全地出行的广告会这么困难?”

广告公司也决定放弃佣金。他们建议张累累联系公交广告或电视广告——也许那边的审查会宽松一些。或者换个城市,深圳地铁也许有不同的审查员,可以网开一面。

大部分的募款者,在经历了一年的翘首等待后,依然未能目睹中国第一支反性骚扰地铁广告的诞生。但许多人对此表示理解。

“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惊讶或特别愤怒的地方,”Lilith Li,一名24岁的捐款者表示,“(相关行动)又不是第一次被阻止。”

“就是无力感更多了。”她说。

但张累累不愿就这样对“无力感”投降。2017年5月1日,张累累宣布,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联合性别平等倡导公益机构“新媒体女性”,发起征集百人随身携带反性骚扰广告牌的活动,而她本人会每天带著那个“黄猫制止粉猪蹄”的反性骚扰广告牌出门,做行走的人肉广告板,并将每天的经历用图文方式在自己的微博号上公布。

一头亮粉色短发的张累累,穿著粉色T恤、粉色纱裙、粉色拖鞋,举著“诱惑非借口,停止咸猪手”的广告牌,在广州地标“小蛮腰”、珠江边、大马路上“行走反骚扰”。当然,还有广州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