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

1945年4月,美国大兵解放了最臭名昭著的奥兹威辛集中营,解救了数万奄奄一息的幸存者,其中,就有后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走出集中营,箭头所指就是他

他的名字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但他在全世界拥有的名望却如同璀璨的指明灯,照耀着人类黑夜的前行。

1986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瑞典的委员会在他的授奖词中说,他是“人类的使者”,是“这个暴力、压迫和种族歧视依然充溢世界的时代里的一位最重要的精神领袖和向导之一”。

他的传奇,从被从集中营解救出来开始。前十年,他像所有犹太人一样,保持了沉默。这沉默的十年,他不是和其他人一样,不想去直面那段悲惨的历史,而是花费了十年时间,去“追杀”那些制造惨剧的恶魔,“追杀”的方式是写一部名为《而世界依然沉默》的自传体书籍,讲述了自己在集中营的亲身经历。

本来以为这样一手的重磅资料能够引起轰动,可是一年半时间只卖出了1000多本,十年过去,人们似乎不再对这样“苦大仇深”的题材感兴趣了。甚至有人批评他,说他这是在“煽动人们去仇恨”,让“孩子们从小去承载犹太人的悲剧”,太过残忍。

之所以受到这样的冷遇和评价,是因为这本书里不但写了纳粹的残忍,还直面了犹太人在被关押后心理的扭曲。

比如他写自己曾经非常讨厌父亲,因为父亲病中的呻吟会引来党卫军的殴打,在那样的环境下,很多人都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和亲情,为了活下去,大家曾经如此不堪。

中间床板从左往右数第七个人就是他

没有人愿意面对这些东西,迫害已是过去,现在大家好好过日子行了呀,你非得去揭大家的伤疤,这不是给人找难堪吗?

但是他不这么认为。

正是因为人人都习惯选择忘却和沉默,才有了犹太人的悲剧,当几百万犹太人被送进地狱时,欧洲是沉默的,沉默者是逃不了关系的帮凶。

他坚持认为,,幸存者的写作“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志业,一种义务。”

当时纳粹的重要战犯正在耶路撒冷受审,他带着这本《而世界依然沉默》四处演讲,再一次唤起了人们直面历史的勇气。

因为这次契机,他的那本书开始大火,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畅销百万册,一时洛阳纸贵。

后来这本书被改名为《夜》

他每一次演讲,都会告诉听众,“我不沉默,所以我还活着”。换成中国一句古话就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重回奥斯维辛集中营

2

最可怕的不是小人坏人,而是这种人

——

在他的那本书里,我还看到一个很震惊的故事。

一位奥斯维辛的年轻工作人员,刚到集中营的时候三观都崩塌了。到处都是暴力和杀戮,有个士兵还举起一个生病的小孩子,拿他的头去撞卡车的边缘。他撑不下去了,找到了上级,说:“我没法在这里工作了。我想离开,我宁愿死在前线。”上司微微一笑,没有处罚他,而是给他一个建议:“再干干看”。

后来呢?结果让我大跌眼镜。

这位工作人员不但很快就适应了环境,他还在那个到处都是人间悲剧的地方活得很开心,后来还回忆说那是一段让人愉快的日子。一句话,他习惯了。

这就有点超出我们的理解力了。地狱啊!正常人怎么可能会“习惯”地狱?习惯那些令人发指的罪恶?

但事实是,人就是会习惯,至少大部分人会在习惯中坦然接受荒谬的世界。当周围的人都觉得这样没什么的时候,时间长了你就会觉得就因该这样啊。你开始会惊骇,会愤怒,但当周围所有人都这么干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错了而大多数人才是对的。

既然犹太人这么坏,犹太人对德国干了这么多坏事,犹太人对世界的破坏能力这么强,除恶务尽又有什么不对呢?

这才是比小人和坏人更可怕的人,因为他们在每天潜移默化的洗脑中,变成恶魔而不自觉。

这就是为什么他要不厌其烦地写书、四处演讲来揭露纳粹的恶行,一辈子都在追杀那些凶手……如果大家都习惯了遗忘和沉默,每一个人都可能不知不觉变成恶魔。人类还将不可避免重蹈法西斯的悲剧。

3

和他们相比,我们都是懦夫

——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说他的名字,叫做埃利·威塞尔(Elie Wiesel),为什么要把名字放在最后来说,因为我觉得,他叫什么并不重要,他可以叫做曼德拉,或者昂山素季,甚至马拉拉。

好几位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人,都和他一样有着被长年囚禁的经历,他们是最勇敢的那一批人。当他们出狱的那一天,连狱卒都早已被他们的人格光辉所感染。

和他们相比,我们都是懦夫。

曾经历牢狱之灾的曼德拉与昂山素季

2016年7月2日,埃利·威塞尔,这位一生都在为那些永远无法再说话的人发声的“大屠杀活教材”,因病辞世。

最后来看看他的经典语录,以此纪念这位终身与沉默为敌的战士:

不管世上何时何地有人类受苦受辱,一定要选边站。保持中立只会助长压迫者,而不是受害者。

忘记罹难者就等于二度杀死他们。我无法阻止第一次死亡,但一定会尽力防止他们被二度杀害。

没有哪些人种更优越;没有哪些宗教较次等。所有的集体判断都是错的,只有种族歧视者才会做出集体判断。

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

在埃利·威塞尔逝世一周年的时刻,让我们祈祷,这个世界多一个勇敢的讲真话的人,少几个习惯作恶而不自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