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微信公号:旧闻评论(ID: jiuwenpinglun);作者:宋志标

九寨沟8日夜间发生地震,新疆其次,然后在景区又有余震发生,就像所有地震区域展现的那样。这是地壳的苏醒,人事不可为,总之就是没办法。争那个云端的形状,赢了也不会有奖杯吧。

经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几次较大规模的地震历练,本次九寨沟地震后,社会响应倒是迅速,但很有一些响应过度的情况,因为与地震影响不成比例,反倒显出身形的笨拙。

评论对这次地震的介入,选题上面临尴尬。主要是因为它的单薄,无法撑起足够重的问题意识,但又要体现存在,所以只好呼吁一些既成的东西,比如秩序,或者争一争“谣言模式”。

谣言模式是为了说话方便所起的一个叫法。它对应的是悲情模式(下面再说它),谣言模式主要是指灾害出现后,官方用打击谣言来管理救灾现场,确立的是官方的主体地位。

但在后来,谣言模式遇到了有限的抗拒,反抗的理论依据包括“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官窑与民谣之辩”“民谣不可怕、官窑尤可恨”等。九寨沟地震后,谣言模式迅速现身。

比如社交媒体传播那个酒店大堂的事情,谣言模式指责是造谣,随后被证实是真的。谣言模式很尴尬却不会认错。不过,总体来看,因为震情震灾有限,谣言模式也没有派上大用。

相较于谣言模式,民间立场的悲情模式,在九寨沟地震中也没有用武之地。实际上,冷淡地看待这次地震,似乎才是主要的情绪。地震对唤起群体情感的能力,像是枯竭了。

不是说枯竭就不好,也不是说丰富就圆满。地震包括水灾等几大类型的灾难,在激发族群相帮的心理上,十年来也算是阅尽沧桑了,大有沧海桑田之感,最后导致是无感。

具体到这次,地震发生时除了在九寨沟的几万名游客,当地人其实只有数千人,地震死者都是外地人。所以,早早就有人呼吁,公益机构资源充足,不要过度地掀动捐赠,善用资源云云。

悲情模式被过早地看穿,对一些机构不利,因为它们无法借此筹集更多的资源积累,也算是不好的消息。当然,现在只说民房损伤两万多间,具体评估没出来,但至少紧急救援阶段的悲情模式已经失效。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想说这么一个意思,我们的媒体、公益组织、社会心理已经从过完几次地震中学会了理解灾难的宏大结构,可这次竟然没能派上用场,全体失落感油然而生。

这种落差带来许多尴尬,前文说的评论强行选题的尴尬,还有依托此上的地震云的科学真理之辩,也少不了商家祈福广告牌的尬舞——咦,它们为何点的是红烛,白事不该是白蜡烛吗?

无论谣言模式,还是悲情模式,都找不到合适的基础设施来建筑其上,所以卯足了劲要怎办?——谈谈机器人写稿有多快?这是多么荒诞的场景,如果是真的大灾大难,要机器人何用?

也只有在一个不需要记者深入灾区、或者笔触不能涉足灾区的情况下,才会发展出这么个结果:将机器人的效率作为地震后的高端话题,一本正经地谈论未来图景,没有比这更没有历史感的装逼范了。

总之,如果从灾难叙框架与灾难规模的对称角度看过去,拔高或明知走低又不得不勉力维持,挺尴尬的。灾难的大历史感经过这些年的现实埋汰,渣都不剩,偏又要在具体灾难中扯出营造的线索,人艰不拆可以吗?

20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