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婉莹

NGOCN | 翟明磊:十年,欣然在野

关注NGOCN,公益视野从此大不同 原创·作者:黄姝伦 近日,记者刘伟因对王林的报道被警方以涉嫌非法获▲取国▲家机密罪被刑拘,此前记者刘虎因涉嫌诽谤罪被批捕,随后被关押长达346天,而在央视“认罪”的队伍中也偶有记者身影。 所谓“无冕之王”在中国的境况使人唏嘘,因报道限制、薪酬待遇、发展空间而辞职的记者越来越多。...

阅读更多

共识网|朱学东:为什么要去香港上大学

“学东,一定让佩佩到港大读书。” 9月,我在港大访学期间,发了一条关于港大图书馆的微信,一位见多识广的前同事大姐这样给我留言。 这些年内地去港大上学的人很多,成了一股风潮。我在港大访学期间,参加港大新闻与传播中心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钱钢老师的一个关于近代史的公益讲座时,港大最大的一个教室,满满一屋子,绝大部分来自内地,包括在港工作的中小学生的家长。 为什么去港大上学?...

阅读更多

法广 | ICIJ的移动硬盘

1月22日,国际调查记者联盟发布调查报道,习近平的姐夫邓家贵、胡锦涛的侄子胡冀时、温家宝的儿子温云松和女婿刘春航,李鹏的女儿李小琳,邓小平的女婿吴建常诸多太子党在列。 2013年初,海外英文媒体开始调查报道中国高官的隐秘财富,典型报道即彭博社对习近平家族财富的报道和《纽约时报》对温家宝家族的财富的调查。 熟悉北京外媒圈的驻京记者一般的印象是,《纽约时报》驻华记者阵容强大,有普利策奖得主多名,写作华丽视角独到,但长期以来,并非以拿料调查见长。 有香港媒体评论认为,对温家宝家族财富的报道,张大卫做了许多的调查查证工作,但报道的核心财务文件,是作者张大卫在海外与爆料者见面后获得,而这些核心文件,至少有多家媒体记者曾在不同场合读到过。 对该机构发布的这一调查,政经新闻圈有怀疑,是否和传说中所谓周永康掌握政法机器十年间收集掌握的高官财富图谱有关?这一猜测原因很大程度上因为,目前披 露的掌控海外公司的高官子弟,除了习温等此前已被披露过的亲属,其他派系相关人实质性的信息很少,江曾贾等大家族的子弟更是完全不见踪影。 国际调查记者联盟(ICIJ)随后继续刊发了关于石化业界的调查报道,似乎某种程度上消除了这一猜疑。该报道叙述了石化巨头孙天罡和在新疆石油,和中石化发生冲突后被拘留关押五年,旗下离岸公司被变卖转手的故事。 2005年,孙从香港过关深圳时被捕,2007年,孙在大陆被控合同诈骗、虚假出资、行贿和挪用资金四项罪名。控方其后撤销控告 。2009年,孙第二次被起诉受审,罪名是挪用资金和行贿。法院没有判决,延期再审,没有判决。 2010年末,孙从拘留中心获释后,又被软禁了两年。他住在北京一间出租公寓,被24小时监控,没有电话,妻子只能在受限制的情况下探访,他只能在官方人员陪同下偶尔外出。 2012年3月,第二次起诉正式撤销,孙重获自由,随后,孙来到美国居住。目前,孙天罡正向洛杉矶联邦法院控告国企中国石化和中国的公安机关串通,非法拘禁他长达五年;在他被关押期间,中石化伙同孙的员工抢走他用来控制石油资产的离岸公司。 这篇报道提及,ICIJ密档显示,离岸金融中心和中国石油三巨头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关系密切。从1995年到2008年,中国的石油公司及其高管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库克群岛等地成立了几十家离岸公司。 这些石油公司以子公司的形式成立离岸公司,在母公司下属的上市公司的年报作出过披露,但看来也有很多离岸公司没有公开披露。这些国企有否按官方规定向上级 政府提交内部报告,不得而知,离岸公司的隐秘性使人无从知道其成立的目的,也无法得知高管设立海外公司究竟是公司行为还是当作个人资产。 ICIJ数据库中的石油高管名单里有中石油子公司昆仑能源董事长张博闻。张去年12月起任董事长,是BVI公司Adept Act Enterprises唯一的董事和股东,公司于2006年注册,2008年解散。 中海油的首席执行官杨华也有一间BVI叫Garland International Trading Company Limited。同样是该公司唯一的董事和股东。杨华的同事、中海油执行副总裁方志是两间BVI公司Xin Yue Lianping Company和 Xin Yue (BVI) Company的董事和股东。 昆仑能源、中石油和中海油都没有回应记者的询问,报道还特别提及了和周永康案关联的惠生和中旭系的海外离岸公司。 ICIJ的成员包括160名记者,分布在全球60多个国家,协作进行深度调查报道,有业界传闻,公开的中国籍的成员包括财新总编辑胡舒立、港大教授陈婉莹等三人。 这次中国报道项目组中,除了《明报》、台湾《天下》杂志、南德意志报和汉堡北德电台的记者外,还有中国大陆的记者。 中国调查开始几个月后,参与项目的中国媒体便被迫撤回其工作人员。一般认为,这一家被迫退出的媒体应该是胡舒立的财新传媒,他们的解释是,“有证据显示我们的报道人员正被密切监视,而且当局有可能会采取进一步措施。” 18大后,官方对海外媒体的监控和渗透高度重视,直接动因就是阻止报道至少获得报道的预警。国际调查记者联盟(ICIJ)的上述调查过程中,曾多次向被确认身份的被调查者发函求证,财新从项目推出,可见北京对上述报道早已知情,应有预案。 有香港媒体传言,胡舒立在习近平在厦门担任副市长期间任《工人日报》驻厦门记者,与习结识;有传言更说,胡在和财讯传媒的《财经》分家时,就曾得到习的协 助,在浙江取得了刊号;目前胡的杂志转往上海,胡和习的沟通渠道应该是存在的。很难相信,胡舒立之前的参与和随后退出这一调查,未得到北京的首肯。 目前来看,没有北京试图阻止这一调查报道刊发的可信的消息,但官方监控和影响这一调查报道应该符合逻辑。 ICIJ此前曾宣布,将在1月23日,公布他们整理的离岸金融解密数据库中37,000多名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离岸资产持有人名单,在ICIJ网站数据库搜索人名,就可以看到与此人相关的离岸网络。 根据他们的说法,目前,这一数据库里还有很多名字没有特定地址,加之中文拼音拼写方式不一,许多人“未被确认身份”。ICIJ说,希望公众从数据库中挖掘信息,协助记者找出更多新线索和联系,并预告,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继续报道中国精英们和避税天堂的故事。 一个多星期过去,这一数据库目前仍未上线。

阅读更多

江艺平:回忆南周改革

这是江艺平先生受邀所写的第二篇专栏,第一篇可以翻看历史消息《父亲的乌坎》。此文提到了南周新年献词的由来,以及当年她任主编之时的南周改革。扪心自问,当今在职的总编辑,有谁拥有这等闯禁区的勇气与智慧?从新快报陈永洲事件,到彭博新闻社的自我审查门,新闻界在政治管制、商业诱惑与新媒体三重挤压下,日子越来越难过,职业坚守变得奢侈,总编辑不可避免地成了审查官的代名词,加之媒体人的存量智慧与代际传承消失殆尽,但愿这已是新闻行业的低谷,之后能有强力反弹。...

阅读更多

法广 | 香港传真: 港大挑选校长的无奈选择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遴选委员会委员透露,其实从开始的五百人选到一百人,都有不少人才,但最后从一百人到三个人之间,就出现了问题。一些候选人中途退出,选到最后的三位,都不是什麼精采的人才,选到最后,只能在三位不理想的人选中选一个,就好像「矮个儿里面选高个儿」,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了。 但為何有些人才中途退出?这位遴选委员会委员推测,很可能是香港近年的政治气候突变,一切讲求「政治正确」,尤其经歷年前的「八一八事件」,即中国领袖李克强访问港大时引发保安风波,使校园走向泛政治化。一些人才不愿意捲到这些无谓的政治风波中。儘管港大校长年薪约五十一万美元,加上官邸和其他津贴,薪高权重,在全球很有吸引力,但最后还是无法找到人才。「没有更好,只求不差」似乎是这次港大招聘校长最无奈的选择。 港大学生会主席邓日朗认為,校长如非华人,则捍卫学术自由与表达自由的机率更大一些。他说,「我们不需要校长同意我们的活动,我们希望他在外国一直接受的那套价值观都可以坚持。」港大教授陈婉莹对此种看法表示相当失望,她在文中写道:「所谓洋人不会和『政治』打交道,也就不会『出事』,希图无知无為,等於从时代的责任中退却,这将是港大的悲剧,香港的悲剧。」 前港大副校长、教育学院讲座教授程介明对新校长人选很失望,让他最震惊的是新校长谈到高等教育的未来,新校长「认為未来是大规模的群眾性开放线上课程、社交媒体,这就说完了。作為一个大学校长,说出来好听,办不了是个缺点,但说都说不出,一定是连梦想都没有」。而港大校务委员会主席梁智鸿强调校务委员会绝非橡皮图章,「未必人人满意马斐森,但他肯定是适合人选」。 不少港大的校友认為,关键不是华人与否,而是马斐森的资歷和能力可说乏善可陈,最多只是勉强及格,或是「平庸」。在英国三十二家医学院中,布里斯托大学医学院排名倒数第二。这学校全球排名七十四,而港大排名三十五。他们指出熟悉香港和中国大陆的优秀洋人不少,而不应找一个「二、三流的洋人」,对香港及中国一无所知。 老校友认為:近年的港大歷史论述追溯到孙中山、许地山、陈寅恪、张爱玲等,更不要说七十年代香港的保钓运动和中文合法化运动,港大都有它的独特角色。而港大在八九民运中也全程参与,至今港大校园还有六四的雕塑,让来自北京的官员侧目。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