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中国经济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中国经济”是指中国大陆的经济总体,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贸易投资等方面的总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从重工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由制造业和服务业推动,同时中国政府也正在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发展,推动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中国经济包括各个方面,不仅仅只是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和政策解读,既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贸易投资,也包括如就业形势房地产市场消费趋势等。经济发展对社会公正环境保护和人民福祉等方面有深刻和重大的影响。

自习近平执政以来,中国的经济政策与1990年代经济自由化的早期阶段形成鲜明对比,政府大力推行国进民退的经济政策,强力扶植国有企业,同时对民企进行规模性管控与打压,致使大量民企面临运营困难。从2018年开始中美之间进行贸易战两国关系日益恶化,中美脱钩趋势逐渐成形,导致中国外贸出口量显著减少。新冠疫情期间,习近平推行三年动态清零政策,对民众进行强制隔离,许多城市全面封城, 这些过度防疫政策也对中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近年来多方数据表明青年就业困难通货紧缩房地产暴雷金融机构暴雷资产负债表衰退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问题在经济,根子在政治》

2023年8月,根据中国统计局公布数据,中国经济正式进入通缩,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21日刊登刘梦熊的评论《问题在经济,根子在政治》,文章认为令经济逆转最根本原因在政治。

刘梦熊说,“中国是当今世上经济被政治捆绑得最厉害的国家,没有之一!”随后,他回顾了从“文革”到改革开放的历程,列举了此前中国经济上升的四大原因,以及当下中国政府的倒行逆施。

第一, 中国经济上升期主因是大陆政府政治上中止阶级斗争为纲,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因而解放了生产力。近年经济恶化,主因是政治上强化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是对的”、消灭私有制,强调斗争哲学,滥用国家安全反间谍概念,对投资者和专业人士造成动辄误触法网的心理威胁,导致外商和游客对中国裹足不前。

尤其在层出不穷的各领域反腐败过程中,拒绝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反而套用政治运动形式,到头来治标不治本,腐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有甚者,视司法独立为所谓错误思潮予以批判,根本不能培育出以法治为基石的自由市场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1]

“公安稳股市,国安抓经济”

《国家安全机关坚决筑牢经济安全屏障》截图

2023年12月13日、14日、15日,国安部连续三天聚焦经济,重磅发声。

12月15日,国安部在官方微信账号上发表题为《国家安全机关坚决筑牢经济安全屏障》的文章[2],指出:“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文章抨击:

“各类意图唱衰中国经济的‘陈词滥调’不断出现,其本质是妄图以种种虚假叙事构建‘中国衰败’的‘话语陷阱’‘认知陷阱’,以持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道路进行攻击、否定,妄图对中国开展战略上的围堵打压”。


参见 股市暴跌经济通缩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维基百科:中国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在建国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计划经济模式,1978年改革开放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代到90年代,经济还较落后,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中国经济开始提速,2000年時中国GDP为1.2万亿美元,人均僅為959美元。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積極融入世界贸易體系,大力發展制造业及出口加工貿易,2000年-2010年间,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0%,2010年中国GDP总量达6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2年中国GDP為121萬億人民幣,折合18萬億美元,人均GDP達到12741美元,跨过高收入經濟體門檻。(维基百科:中国经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