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不信谣不传谣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Eric Liu讨论 | 贡献2024年1月20日 (六) 22:39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是一种以污名化打压言论自由的官方话术。中国当局将不想看到的言论一律视为谣言,并以此为由治罪。中国以“打击网…”)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是一种以污名化打压言论自由的官方话术。中国当局将不想看到的言论一律视为谣言,并以此为由治罪。中国以“打击网络谣言”为借口大肆实施言论审查,“造谣传谣”已成为最常见的因言获罪罪名之一。有网民称“谣言是远远领先的真相”以反对其污名化,也有网民称“不信谣,不传谣”不仅是对真相的垄断,也是对说谎权的垄断。

谣言500转入刑

(2013年)9月9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表了打击谣言的司法解释。

该解释规定,所有在网络上发表的“诽谤言论”只要被浏览超过5000次,或者被网友转发500次,言论的作者即可能依照中国刑法第246条,获刑3年。

任何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或者文档只要“引发群体性事件,公共秩序混乱,民族宗教冲突,损害国家形象,造成恶劣国际影响”都可以被视为诽谤罪。

正如律师马钢权在9月初在媒体分析的,“谣言”这一词并没有法律上的定义。(…)这一法令本身就是对表达自由的直接侵害。

新的立法也是当局今年夏天推进的试图终结“网络谣言”运动的一部分。从2013年8月起,新任中国主席习近平发起了新一轮的“意识形态净化运动”,这一运动即被中共执政机关贯彻。

其目的是“收复新媒体阵地”,惩罚那些意图在中国推进“西方普世价值”的人,“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并不存在”,习近平说。

这一运动在中国互联网大会时开始落实。8月13日至15日会期中,大会通过了一个包含7点的决议,并且概括成为一本网上合法行为的手册,旨在创造的健康的网络环境。[1]

新冠大流行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