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别有用心”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第10行: 第10行: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div>
 
[[Category: 党国话语]]
 
[[Category: 党国话语]]
  
 
[[Category:草泥马语]]
 
[[Category:草泥马语]]

2023年6月19日 (一) 23:53的版本

Ulteriormotives.jpg

政府官方媒体在报导群体性事件时,惯常使用“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 被“一小撮别有用心者”所蛊惑的搭配。这种说法暗示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群众并没有对政府社会的不满而是由于无知被外部敌人所利用。由于这种对群体性事件的解释最为苍白也没有说服力的,这类滥用引起了网民极大的不满。网民因此常以“不明真相”自嘲,借此讽刺相关媒体。 新华社记者针对这一现象,写了《群体性事件中少用“不明真相”》一文,并得到一些媒体明确的转载,总算捅破了有关“真相”的那层窗户纸。南都日报也在同年八月反映了这一问题,形容每有群体性事件,一些政府机关的文宣必定是“不明真相”的群众是被“别有用心”的人蛊惑的。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