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春运”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文本替换 - 替换“Category: 网络话语”为“分类:话语馆”)
第42行: 第42行:
 
#############################################################################################
 
#############################################################################################
 
-->
 
-->
[[Category: 网络话语]][[Category: 网络事件]]
+
[[分类:话语馆]][[Category: 网络事件]]
  
  
 
[[Category: CCTV论坛关键词]]
 
[[Category: CCTV论坛关键词]]

2023年8月11日 (五) 17:08的版本

春运,即“春节期间的交通运输”,是中国大陆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及堵塞的现象,一般发生在春节节前15天及节后25天左右,在此期间,民众返乡和外出活动增加,全国旅客数量持续上升,探亲流、学生流、民工流、旅游流叠加,出现交通拥挤状况。中国中央电视台形容春运为“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现象”,也號稱是「地表最大規模人口遷徙」。 1980年“春运”一词开始出现在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及新华社通讯稿的报道中,八十年代后被媒体及民众广泛应用。从1983年起,春节旅客运输工作由“铁道部统一协调,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协助”变为“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分工协作,全社会支持”,春运正式成为“全国性、大交通春运”。(维基百科春运)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